內容提要
《新編中國通史》是按照國家教委擬定的《高等學校歷史專業教材編選計畫(1985-1990年)》編寫的。本書以大學歷史專業一、二年級學生為主要對象,即主要作為大學歷史專業中國通史(含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兩年課程)的教材之用,對文科其他專業也有一定的適用性。
歷史科學是研究人類社會過去發生過的各種歷史現象並探尋其發生髮展規律的科學。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是研究歷史的科學理論,只有唯物史觀才能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因果作出科學的解釋,對人類歷史發展規律作出符合客觀實際的論證,所以,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是研究歷史的惟一正確的理論。本書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作為指導。
目錄
第五編 晚清
第一章 中國近代社會的開端
第一節 道光時期的國情與世界
第二節 從正當貿易到鴉片走私
第三節 鴉片戰爭與中國開始半殖民地化
第四節 鴉片戰爭前後的新思潮
第二章 太平天國起義與英法侵華戰爭
第一節 太平天國起義
第二節 空想的改革和天國內訌悲劇
第三節 第二次鴉片戰爭迫使國門洞開
第四節 太平天國的失敗
第三章 洋務運動,中國近代化的起點
第一節 采西法求自強的洋務運動
第二節 軍工帶動民用企業的近代化模式
第三節 興學育才和派遣留學生
第四節 近代海關與郵政的設立
第五節 近代外交模式的形成
第四章 從邊鄰危機到中法、中日戰爭
第一節 同光年間的政局與邊疆危機
第二節 中法戰爭
第三節 台灣建省與開發建設
第四節 中日甲午戰爭
第五節 《馬關條約》與瓜分局勢的形式
第五章 民族危機與維新運動
第一節 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
第二節 維新運動和興中會建立的社會基礎
第三節 截然不同的變法理論
第四節 維新運動的高漲
第五節 百日維新和戊戌政變
第六章 從義和團運動到民族自衛戰爭
第一節 傳教士與晚清社會
第二節 義和團運動在山東、直隸興起
第三節 義和國運動在京津等地高漲
第四節 八國聯軍入侵和民族自衛戰爭
第五節 《辛丑條約》與義和團運動的失敗
第七章 從新政到預備立憲政體改革
第八章 辛亥革命與清朝覆亡
第九章 在屈辱中發展的晚清社會
第十章 社會思潮與科技文化的近代化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