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簡介
利用巴基斯坦優質品種Basmati370為材料,經鈷60Co輻射誘變處理,1995年早季育成的優質早稻新品種。2003年通過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1]編輯本段
產量表現
1995年至今分別在福州、連江、龍海、廈門等地試種,產量性狀表現突出。一般產量每畝460kg至500kg。1999年、2000年連續兩年參加區試,表現高產潛力,平均比78130增產12.45%。[1]編輯本段
特徵特性
新科2號全生產期早季為125天左右,晚季倒種122天左右。株型緊湊,莖粗中等,葉色濃綠,葉片直披適中。後期轉色好,青枝臘桿。株高95cm至100cm,分櫱強,成穗率高。穗長22cm,每穗粒數平均為130粒,結實率達90%,千粒重22g。1998年,福建省農業廳優質米投標會入標。經農業部稻米檢測中心檢測,依據農業部NY122-86《優質食用稻米》標準,整精米率、堊白率、鹼消值、蛋白質含量四項指標達優質米一級標準;糙米率、精米率、粒長、長寬比、透明度、直鏈澱粉含量六項指標達優質米二級標準。特別是整精米率高達69.1%。米飯適口性好。經各地試種,較抗稻瘟病,白葉枯病和細條病。[1]
編輯本段
栽培技術
秧田栽培技術1、適時播種,早季播應掌握在3月上旬至中旬中為宜,於4月上旬未至中旬初插秧,秧齡25天至30天;合理密植,本田畝插2萬叢,每叢可插4至6株秧苗;
2、秧田肥水管理技術,播種前種子要求消毒,可採用強氯精300倍至500倍液浸種,防治稻曲病等真菌性病害發生;播種後肥水管理,可採用少量多餐的方法,具體是看葉施肥法,二葉期施好“斷氮肥”;三葉期施好“斷碳肥”,移栽前一星期施好“送嫁肥”和噴好“送嫁藥”;秧田水管應採用前乾、中濕、後煉的水管原則。
大田栽培技術
1、科學施肥,在本田施上應抓好攻頭、保尾、看中間的原則,施肥種類要注意適氮增磷鉀,要求施肥後達到“前期攻得起,中期穩得住,後期不早衰”的目的。才能奪取穩產、高產。
2、合理灌水,插秧後應寸水護苗促返青,插後5至7天應淺水勤灌促增櫱,插後15天左右(根據天情、苗情和地力),斷水擱田促壯櫱,先擱後烤促壯稈,抽穗後乾濕交替,促進根系活力,防止早衰,收割前一星期要灌好尾水增產量。
3、防治病蟲草鼠害。插後3至5天,進行化學除草,畝可用丁草胺100克結合水清肥撒施,施藥後注意保持淺水層;病蟲害以防治紋枯病、稻曲病、三化螟為主,兼治卷葉螟等其他病蟲害,在烤田和孕穗期間應做好毒鼠工作,確保豐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