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界埠

新界埠坐落在美麗的江西省上高縣之北,旁邊就是新余,還有高安市華陽、相城。有錦江河,四季溫差不大,是個養生的好地方。此地盛產甘蔗、棉花、大豆、土豆。

基本概況

新界埠鄉原名界埠鄉,因與新幹縣界埠鄉同名,於1984年10月經省政府批准更名為新界埠鄉。

新界埠鄉位於上高縣城東南部,東鄰高安相城鎮,西連上甘山林場,北界野市鄉,西南與蒙山鄉和高安田南鄉接壤,東北與泗溪鎮毗鄰。轄區總面積107.24平方公里,鄉政府駐地新界埠集鎮,距縣城18公里。圩市有界埠、城陂、光明3處(其中,界埠逢農曆二、五、八圩日,城陂、光明逢農曆三、六、九圩日)。現轄城陂、三星、端溪、五星、桐山、橫江、洲上、堆峰、車溪、灣溪、光明、澤山、先鋒、富港14個行政村2個鄉林場農業隊和一個集鎮居民委員會,108個自然村,5156戶19800人,其中農業戶4653戶,17880人,勞動力8405人。

境內除錦江沿岸屬沖積平原外,均為丘陵地。最高點在三星坑尾村的碉堡山,海拔239.4米,最低點在洲上村艾家自然村,海拔38米。錦江和錦惠渠自西向東經過,在境內長約15公里,蒙水自西南向東北流經中部,在境內長約13公里。影響農業生產常見的自然災害主要有錦江及蒙水所引發的洪澇災害。境內氣候濕潤,平均氣溫17.7℃,年降水量約1700毫米,雨水多集中在春夏兩季,自然條件較好,適合於各種農作物的生長。

自然資源

新界埠鄉自然資源比較豐富,分布較廣,有杉、松、竹等豐富的植物資源,有穿山甲、鳳尾錦雞等多種野生動物資源,有豐富的赤鐵礦、石灰石、石英石等礦藏,還有久負盛名的堆峰明珠料(又名釉子、無名子)。

農業發展狀況

新界埠鄉是個傳統農業鄉。經濟歷來以農業為主。到2007年,農業生產總值實現713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252元。2007年末,全鄉實有耕地面積36727畝,其中水田面積32856畝,占耕地總面積的89.5%,旱地面積3871畝,占耕地總面積的10.5%,糧食總產29106噸,人平產糧1627.85公斤,主要高效經濟作物有西瓜、花生、棉花、油菜、冬瓜、甘蔗、紅薯、芝麻等,在農作物種植中的比例達30.1%。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投入逐步加大,1998-1999年,對光明村1000畝中低產田進行了改造,新增有效灌溉面積500畝,改善灌溉面積1500畝;2005年,又對洲上、車溪2000畝中低產田進行了改造。林業生產持續發展,森林資源培育成效顯著。1986年以來,全鄉累計完成人工造林面積3.1萬畝,稀疏林補植和低產林改造2.7萬畝,新增封山育林6.5萬畝。2007年末,全鄉有林地面積達6.8萬畝,森林覆蓋率達42%,2005年6月,新界埠鄉開始進行林業產權制度改革,分山到戶率達61.7%。

特色經濟

畜牧業主要有豬、羊、雞、鴨、鵝。1986年.全鄉出欄生豬12527頭,人平0.72頭.近年來,全鄉通過建立和健全良種繁育,技術服務和市場開拓三大體系,強化生產基地建設和培育專業大戶,主要畜禽產品產量和存欄有所增加。到2007年末,全鄉生豬出欄81615頭,人平4.56頭,建有五星、端溪、兩個生態畜牧小區。並在2005年被省政府授予全省“生態畜牧小區二十佳”稱號。漁業生產通過大力推進水產技術服務體系建設,基本實現了科技服務網路化,養殖品種名最佳化,產品銷售市場化。2007年,全鄉水產養殖專業戶24戶,水產品總量2320噸,魚苗產量達2200萬尾。

1986年,新界埠鄉有精製茶廠、石英礦廠等鄉辦企業12個,其中工業企業7個,農業企業2個,建築企業1個,交通運輸企業2個。鄉辦企業職工695名,總收入可達549萬元,精製茶廠生產的“崇嶺牌”精製茶葉以其“條緊毫顯,香高持久,滋味醇厚,色澤翠綠”而榮獲省優稱號,遠銷全國及東南亞各地。1996年以後,企業改制有新突破,全鄉有水泥廠等8家企業進行了轉體改制,通過“三有一加強”,大部分企業活力增強。1999-2001年,新界埠鄉對企業尤其是鄉辦企業進行了大刀闊斧地改革,全面實行了租賃、承包、兼併、拍賣、轉換經營機制,為企業注入了發展後勁,培植了新的經濟成長點。2001年全鄉完成工業總產值8860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48.2%,比1998年提高9.5個百分點,到2001年底,全鄉對鄉辦水泥廠、三豐茶廠、精製茶廠、鐵礦、石灰廠、搬運隊、果木林場等7家企業實行了租賃承包,對福利廠、機磚廠兩家企業遞交了破產申請。2001年,企業總收入1382萬元,上交稅金60萬元,經濟效益明顯好轉。新界埠鄉一方面對現有企業進行改制,一方面通過內引外聯,項目推介,政策優惠等形式,堅持以誠招商,以商招商,先後引進外部資金820萬元,創辦客商企業13個,嫁接鄉辦企業5個,實現了年招商引資增稅收30萬元,新增個體工商戶105戶。2001年全鄉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230戶,當年入庫稅金110萬元。2001年-2007年,新界埠鄉開放型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先後引進了利高水電站、萬寶皮革、順譽服裝、信仁醫藥等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9家大型客商企業,並逐步形成了以富港為中心,以皮革、建材、化工為主要產業的“富港工業聚集區”。到2007年,全鄉共有客商企業30家,其中入園項目6家,引進外資1.1億元,客商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1.36億元。

歷史文化

〔堆峰珠明料〕珠明料,又名無名子、釉子料,屬礦物質,是青花瓷釉的釉用顏料之一。

珠明料,散布在上高縣界埠等地,尤以堆峰村為多。堆峰村位於上高縣新界埠鄉錦江正北,東靠泗溪鎮,西連敖山華僑農場。堆峰村的山多以紅壤夾沙土為主,珠明料大多以片狀或塊狀散布在紅壤夾沙土中,每逢大雨沖洗過後裸露在外,據說堆峰村民早在明洪武年間(公元1368-1398年)就學會了撿料。堆峰山上出產的珠明料,也叫老山料,這裡的珠明料看起來是軟的,手摸卻是硬的,掰開來是墨綠色的。用這種料在青花瓷上畫動物的眼睛,不會擴散,經燒制後其動物眼睛明亮傳神,故叫珠明料,堆峰珠明料的品位極高,屬一等料。堆峰珠明料自明代起一直銷往景德鎮,到清朝末期,堆峰人在景德鎮經營珠明料的人多達200多人,並專門做有一條街,有“小堆峰”之稱。建國後一直到現在景德鎮每年都要 派專人到堆峰村收購珠明料。堆峰村民不但會撿,經過長期的實踐,還學會了珠明料的冶煉。據資料記載,堆峰村民在清康熙年間,就有人在景德鎮冶煉珠明料。1952年南昌成立了“東礦公司”,專門冶煉珠明料。該公司的師傅晏盛源就是堆峰人。珠明料,不但堆峰村的山上有,上高不少的山上都有,但品位不如堆峰山上的高。據明正德10年刊刻的《江西瑞州府志》記載:“上高縣無則崗有無名子,景德鎮用以繪畫瓷器”。又據康熙癸丑年(公元1673年)《上高縣誌》卷之一輿地誌中的山川志記載:“義鈞上鄉之上夫山及鐘鼓嶺為縣龍少祖山,關係最重,屢被近地居民射到,掘挖土青(即珠明料)崩陷、傷害龍脈”。據《上高地名志》記載:“釉子洞,……此地有釉礦,曾有人在此挖洞取釉子,故名”。雖然上高縣不少地方的山獨產釉子,但僅有堆峰村民會撿,而別地的人則不會撿,也不認識該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