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家
羊毛催富新泰興
二十世紀初,幾乎所有在中國大陸上的外資洋行都以出口中國土特產品作為業務主項。但是如果說到中國西北的羊毛出口,則不得不提及新泰興洋行。如今,在西北羊毛生產重地的甘肅、寧夏,他們的羊毛出口歷史上總忘不了要提及一個與天津有關的商戶,那就是“新泰興”。據說當年,新泰興派去的掌柜“只帶了500兩白銀”就打開了千萬兩白銀的羊毛市場。從寧星普到靳氏父子,新泰興的幾代買辦都將羊毛看成黃金,這條“掘金”之路,靳少卿也守到了新泰興的最後。
500兩銀子開啟金門
新泰興洋行創立於1876年,是天津開埠後早期來津的英國“皇家四大行”之一,以收購農副土特產品為主要業務,同時經營房地產。英國“皇家四大行”怡和、太古、仁記、新泰興在進入中國的最初都曾參與軍火交易和鴉片買賣,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四大行逐漸把主要業務轉向了正當行業,怡和、太古兩大行在航運、食糖等方面獨占鰲頭,仁記和新泰興則主要在土特產品的出口方面大發橫財。
甘肅、寧夏是我國出產羊毛產量最大、品質量優的地區之一。二十世紀初,中國西北的羊毛還不能暢銷各地被充分利用。新泰興洋行的買辦最早發現了這種情況,立刻派人到甘肅去作進一步的摸底。由於人生地疏,儘管看到了巨大的利益,卻對收羊毛的事兒無從下手。
新泰興派去西北的人眼看著羊毛干著急,就趕緊捎信回津請示。這時的寧星普已經七十多歲,新泰興的主要工作由靳翼卿(靳少卿之父)主持。與寧星普商議後,靳翼卿決定就在當地找一個熟悉情況的商人做代理,開設“外莊”。陝西省大荔縣有個皮毛加工商人名叫胡雨亭,經常去甘肅收購一批品質較好的皮毛運回大荔自家的加工廠硝制,然後再把硝好的熟皮運到天津販賣。胡雨亭與新泰興洋行素有往來,於是靳翼卿派到甘肅的人就去找胡雨亭,希望他來主持新泰興在甘肅等地收買羊毛的代理。胡雨亭早就知道新泰興的背景,所以雙方一拍即合,即刻跟著新泰興的人回到天津見寧星普和靳翼卿。
靳翼卿心裏面其實打的是另一個算盤,當時的新泰興雖位列“皇家四大行”,但並不像怡和、太古那樣資金雄厚,所以想要開拓西北市場,必須藉助當地人胡雨亭設法聯繫西北資本比較雄厚的大商號。有了胡雨亭這個聯絡人,新泰興向胡許以重利,但提出胡預先墊款收購羊毛,待羊毛運到天津出售後,才將本利一起付清。胡雨亭看重新泰興許諾的豐厚利潤,甘心拿出自己的積蓄代洋行收購羊毛。就這樣,新泰興以甘肅為中心的羊毛收購“外莊”就在胡雨亭的張羅下開業了,而靳翼卿交給胡雨亭的開辦費只有區區500兩銀子。
壟斷市場
搶占先機壟斷市場
在甘肅開設了“外莊”之後,新泰興洋行的招牌就開始在西北養羊的農戶當中流行開來。新泰興與西北各地知名商號簽訂契約,各商號墊款代收羊毛。各商號則派夥計到各家各戶,簽下“定貨折”,摺子上註明農戶餵養羊的頭數和秋季估計能剪下來的羊毛數量。一旦簽下“定貨折”,羊戶就不得再把收穫的羊毛出售給其他商販。為籠絡農戶,商號規定農戶憑摺可以去商號賒購布匹、煙、酒等生活用品,如遇農戶有喜慶喪事,還可以按照定貨折上估計的羊毛收穫量的30%預支貨款。這種定貨折極大刺激了農戶養羊的積極性,也為新泰興編織了一張穩固的羊毛供應網。
每年羊毛收購的季節,各地羊毛紛紛運到新泰興的收購“外莊”,經代理胡雨亭檢查核對後開出收貨票,各地收購的小商號再把成擔的羊毛用騾車運到黃河岸邊,裝上牛皮筏水運到包頭,再轉載火車運到天津。新泰興洋行收到西北羊毛之後,每擔一兩白銀買進的羊毛,轉手以每擔24兩白銀的高價出售給美國慎昌洋行。慎昌洋行再用輪船運往本國進行紡織加工製造成品,獲得更高額的利潤。自1917年至1919年,兩年左右的時間,新泰興從收購甘肅羊毛的經營中,由500兩銀子的開辦費,到有上萬兩白銀的周轉資金,獲得了20倍以上的利潤。
這時候甘肅當地豐富的毛源還未被其他洋行關注,為爭取時間擴大發展。新泰興繼續物色西北當地的大商人,把羊毛收購擴展到了寧夏。在寧夏設莊不久,又發現寧夏除了有豐富的羊毛資源,還有甘草、枸杞和灘羊皮等特產。新泰興在收購羊皮之餘,對這些特產也加大收購力度,大批運往京津一帶高價出售。
結交權貴鞏固勢力
新泰興通過收購羊毛賺了錢,就開始拉攏地方官員,鞏固其在西北的市場話語權。新泰興在西北的“外莊”通常都設有富麗堂皇的招待所,招待所內聘有上海、天津一帶的中、西名廚,隨時製備美酒佳肴。招待所中還有專供吸鴉片的吸菸室,並且雇用了許多歌女舞姬燒煙、陪酒。
1923年,傳說馮玉祥的軍隊將開赴甘肅。此時新泰興的主要事宜均由靳氏父子負責,他們了解到馮玉祥的為人,生怕拉攏不成反遭損失,於是決定放棄洋行在甘肅所有的外莊和分理處,撤回到天津總行。青海鎮守使馬麒便抓著了這個發財的機會,接續了新泰興在青海的經營。馬麒把羊毛運到天津後,仍全部賣給新泰興總行,新泰興雖然在西北撤回了分理處,但業務確能如往常一樣進行。
轉年馮玉祥到達甘肅,任命孫連仲為青海省主席,接了原青海鎮守使馬麒的職務。原本以為再也沒有機會收購羊毛,卻沒想到馮對於西北各省的商人除令按率繳納稅款之外,對商人的經濟活動一般不加干預。新泰興的心腹買辦胡雨亭、孫龍卿等很快就恢復了羊毛土產的收購,新泰興的西北財源繼續滾滾而來。
靳翼卿去世後,靳少卿繼任新泰興經理,其間兩大合伙人沈琢如、寧星普兩家先後退出經營,新泰興由靳少卿一人掌舵。新泰興業務蒸蒸日上,除在西北羊毛、土產等傳統業務上穩步進行,還逐步接觸金融行業,涉足國外保險公司的財險、火險等業務代理。1937年,新泰興大樓在解放路上新建落成,靳少卿躊躇滿志,本想大幹一場,把新泰興推向更高的輝煌。可是大樓落成不久,“七七事變”爆發,天津淪陷,新泰興勉強支持到1941年,不得不關門停業。
其他相關
唐山道54號
靳少卿舊居
特點:此樓東接新華路,南沿唐山道,西臨河北路,北抵營口道。建築面積1026平方米,原為靳少卿的私宅,後賣與曲姓資本家。該建築磚木結構、二層樓房,外檐通體作方形水泥花飾,首層中央為門廳,立柱上托長方形陽台,水泥護欄。兩側均建坡頂角樓。二層門窗以壁柱相隔。頂層坡頂出檐,中部作虎眼,兩側開人字天窗。建築對稱,線條優美,風格典雅。
靳少卿
(1880-1953)天津人。英商新泰興洋行買辦靳翼卿之子。青年時在銀號學徒。1918年任英商新泰興銀行職員,後升為經理。1934年兩大合伙人沈、寧兩家退出,靳少卿獨自經營至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結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