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堰口,原名新堰湖。相傳明朝末年,牛蹄支河在此潰口,泥沙將湖淤塞成田,以後有40餘人家遷此居住,並在潰口處開設小店,後逐漸成小集鎮,名為新堰口,後簡稱“新堰”,沿用至今。
新堰口1940到1945年,是日偽聯保處的駐地。抗日戰爭勝利後,民國三十五年(1947)為新堰鄉公社所駐地。解放後的1951的為第七區(耙市區)新堰鄉鄉址。1958年7月為耙市區新堰鄉駐地。1959年為小廟公社新堰管理區駐地。1961年為小廟區新堰公社社址。同年9月,為燈塔人民公社新堰大隊駐地。1975年撤區並社,為新堰公社社址;1978年為小廟公社新堰管理區駐地;1984年3月,為小廟區新堰鄉鄉址。1984年小廟區改為新堰區,區機關駐岳口附近,1986年,新堰口與岳口合併,1987年撤區建鄉鎮,為新堰鄉鄉址。也是新堰口村村民委員會所在地。
集鎮包括新堰口、潭湖兩個村民委員會的9個村民小組,共920戶,3150人,其中城鎮居民220戶,808人。耕地面積2000畝,主產棉花和水稻。
解放初期的新堰口,是一條長不過200米的“一字街”,街心鋪有長條青石,兩側店鋪均為土木結構的小瓦房。1965年,街道從北至南延長到500米。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新堰口城鎮建設速度加快,街區占地面積擴大到1.2平方公里,形成了棋盤式的“三道六街格局,街道均為水泥路面。三道為“新堰大道”、“新龍大道”,“沿河大道”、六街為“元春路”、“市場街”、“沿河南街”、“新建北路”、“新龍大道”、“潭湖路”、“新建南街”。三條主幹道路總長2500米,配套建設了人行道、路燈、花壇、下水道。街道行道樹已根深葉茂,生機盎然。土地管理所、農業銀行等近20座大樓拔地而起,巍然矗立,集鎮企業區近200棟居民住宅樓,結構新穎,風格各異。尤為獨特的是天岳公路東新堰文明小區,占地50畝,總投資220多萬元,現已建居民住宅樓房25家。
鄉鎮企業辦有雷達水泥電桿廠、建材、冶金、造紙、服裝等廠,擁有八大類22個系列產品。1997年以來,引進資金突破1000萬元。中天彩瓦廠是一家民營企業,占地面積6600平方米,職工20餘人,主要生產適應“平改坡”需要的屋面瓦,產品遠銷應城、襄樊等地,年產值70萬元。個體作坊120家,主要有家具製作、精米加工、服裝製作、粉條加工、副食加工、瓜子加工、釀酒、豆製品等。新堰口的鐵鋪頗有名氣,人們總結出了順口溜:“柯南建的刀、徐才林的鍬、伍滿堂的鐮,吳耕師傅的貨等半年”(等半年的意思是鐵器質量好,需訂購半年才能買到手)。
民營企業“銀海度假村”,是199年由個體業主邱選明興辦起來的。度假村占地面積35畝,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總投資近500萬元。內建有花壇、游泳池和網球場。栽有花草樹木,樓內設有美容美髮廳、桑拿沐浴室和音樂歌舞廳。這裡美食風味獨特,既有僑鄉特色的飲食佳肴,也有清淡鮮嫩的遼菜和魚香麻辣的川茶,為四方遊客到此住宿進餐,休閒娛樂,營造了一個安全、舒適、幽靜、溫馨的生活環境。1998年開業以來,遊客應接不暇,經濟效益顯著,每年收入達120萬元。
農業經過產業結構調整,有了很大發展,傳統產品除了優質稻穀外,還有蓮藕、芋豆等。新堰口村以梨樹為主的林果業,面積200多畝,魚池250畝,花卉苗圃50畝。特別是新堰口的蓮藕的天、京、潛、沔等地小有名氣,新龍大道西邊有一徐潭,水面約150畝,盛夏的紅蓮綠禾,水清荷香,享有“小洪湖”之稱,所產蓮藕節水皮白、容易煨爛、湯香味美,成為春節期間家家不可缺少的佳菜。因此有一順口溜流傳,“蓮藕煨湯,越煨越香;藕白節長,名揚四方”。年產400噸以上,遠銷武漢和周邊縣市,成為村民致富的一項主要收入來源。
新堰口商業興旺發達,集體、個體商戶比比皆是,生意興隆。1998年,新堰口村通過廣泛籌資,投資32萬元,在天岳公路東西新修農貿大市場各一個,共占面積1200平方米,市場均為頂棚式鋼架結構,兩個市場可容納近100戶在此經營。
新堰口的傳統名菜主要有竹籠“三蒸”、“炮蒸鱔魚”、“清燉鯽魚”、“水煮才魚”、“肥腸湯”等;傳統小吃有“糯米湯圓”、“沖擔鍋奎”、尤其是“肥腸湯”倍受歡迎。製作工藝十分講究。吃起來味美,喝起來湯鮮。
新堰設有財政管理所,中國農業銀行新堰營業所、信用所、工商所等機構。
由於地處天門與岳口中間,李毛公路路過境直通南北,市內客車和到武漢、荊州、荊門、宜昌等地的長途客車都路經此地。尤其是岳口漢江大橋通車後,新堰口的對外交通更加方便。集鎮現有通村公路4條,共長15000米,均為瀝青路面。新堰口的居民,從1990年甩掉“搖把子”電話,使用上了程控電話後,1998年,又投資興建了通信發射台1座、塔高68米。
集鎮上建有初級中學1所、中心國小1所、幼稚園4所。國小在校生1104人。新堰中學現有教職職工63人,開辦14個班,學生1009人。1998年,對校園進行了改造擴建,修教工住宅樓2000平方米,教學樓擴建150平方米,學生宿舍1600平方米,其它用房1000平方米。設有生物園、理化生實驗室、微機室、語音室、圖書室等,教學設備和體育活動設施齊全。教學質量一直是全市同類學校中名列前茅,曾獲全市中考“十聯冠”。
新堰口福利院,始建於1991年。1998年,投資20多萬元進行了改造擴建。現有工作人員4名,收養孤寡老人和孤兒共28人,院民們高興地說:“進門是校園(開辦了服裝培訓班),進去是果園(栽有梨、桔、桃、柿等果樹),院中像公園(菜地、花卉、魚池)”。
1987年,由省衛生廳批准將原新堰衛生院升格為天門市精神病醫院,現有工作人員80人,副主任醫師4人,主治醫師20人,床位80張,每年住院病人600人(次),門診3萬人(次)。院設有腦電圖、B超、放射生化分析液等,業務上由省醫院精神病科具體指導,定期請專家前來坐診。
集鎮中心有條元春路,這是以明代文學家譚元春命名的,譚元春與鍾惺同為竟陵派創始人,二是曾合編《唐詩歸》和《古詩歸》,主張反對擬古,提倡抒寫性靈,詩文別具一格,曾風行一時,譚元春故居在新堰口集鎮以西約1.5公里處,故里有剪石台,傳說明代崇禎五年(公元1632年),元春過宜城,發現高達五尺的奇石一方,掘其根部,又得一石。空而多竅,“獨秀沙隈”“岩壁四周”,儼然三山五岳奇峰異巒的綜合縮影。元春欣喜萬分,即召集百餘人掘督換而出,運歸故鄉,築台供奉。他得石前,納襄陽女名剪,剪者為妾,石為妾均為元春所愛,故定名為“剪石”。據說該石預兆氣象變化非常靈驗,深受鄉民珍視。台之附近原有元春手植二松,盤根錯節,蒼鬱古拙、後人稱之為龍鳳松。後因兵荒馬亂,日久天長,有關名勝古蹟,漸漸淪為廢墟。而石獨存,但文化大革命中被砸破棄置塘中,1985年春,其家鄉民眾重修剪石台、將破石撈起拼接,置於台上,以為紀念。石邊新松一株,茁壯挺拔,主幹上端一分為二。猶如當年元春手植之龍鳳二松一般。
相關詞條
-
新堰
新堰是漢川西北中心鎮,距漢川市區42KM,處於國際大都市武漢第一輻射圈。全鎮人口愈4萬,國土面積94.8平方公里。境內水陸交通發達,分王公路切域穿境,直...
基本簡介 歷史溯源 -
新堰鎮
新堰鎮隸屬於湖北省漢川市,位於漢川市西北中心,西毗天門,北鄰應城,距漢川市區42公里,處於國際大都市武漢第一輻射圈。全鎮人口4.09萬,國土面積94.8...
區域概況 基礎設施 人口 經濟發展 招商引資 -
岳口鎮
天門市轄鎮。位於市境南部、漢江北岸。常住人口88095人(2010年六普)。轄10個社區、43個行政村、1個林場,距市區18千米。 岳口鎮,隸屬於湖北省...
沿革 歷史 地理環境 行政區劃 自然資源 -
天門岳口漢江大橋
天門岳口漢江大橋是一座位於湖北省天門市境內的特大橋樑,1992年動工,1996年建成通車。
簡介 所在公路 -
漢川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表彰為各級“文明單位”,城南分局、城隍分局、新堰分局被漢川市委、市政府...農場的工商行政管理工作。(3)漢川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馬口工商所。依法負責馬口...管理工作。(8)漢川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新堰工商所。依法負責新堰鎮、垌冢鎮...
詳情 人員概括 歷年榮譽 -
漢川市
2個街道、14個鎮、6個鄉、4個農場:仙女山街道、汈東街道、馬口鎮、脈旺鎮、城隍鎮、分水鎮、沉湖鎮、田二河鎮、回龍鎮、新堰鎮、垌冢鎮、麻河鎮、劉...。乾驛一沔陽凹陷等4個四級構造單元。境內地質構造複雜,地層出露不全,除馬口...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 -
漢川二中
孝感市示範高中 學校地址:湖北省漢川市馬口鎮二中路6號郵編:431602 學校簡介漢川二中始建於1946年,坐落在襄南古鎮湖北省漢川市——馬口鎮,前身為 直屬湖北省教育廳領導的省立馬口中學,1954年更名漢川市第二...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遷建工作 發展戰略 基礎建設 -
漢川市第二中學
當時湖北省教育廳領導的湖北省立馬口中學,1954年更名為漢川二中。學校...的“湖北省立馬口中學”(1954年改現名)。學校現有在校學生3400多人...年在湖北省教育廳任科長,同年10月受省教育廳派遣,到漢川縣馬口鎮創辦...
學校概況 歷史沿革 學校領導 教師風采 硬體設施 -
李江鴻[湖北省潛江市委常委、副市長]
——1996.10,湖北省天門市新堰鄉科技副鄉長;1996.10——1999.03,湖北省天門市新堰鄉副鄉長;1999.03——1999.11,湖北省天門市新堰鄉黨委副書記;1999.11——2002.12,湖北省天門市...
履歷 任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