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創人員
河南省委宣傳部組織
製作單位:河南人民廣播電台
故事梗概
位於貧困山區的禾若鄉中學辦了七八年,人才沒出一個,校長和老師卻換了一茬又一茬。眼看就要開學了,老師沒來幾個,連個校長也沒有,村長帶領部分民眾要撤了學校辦豬場。吳叔齊受命於危難之際,來到這千瘡百孔的學校擔任校長。
吳叔齊很會做思想工作,在他的言傳身教下,教師高放和楊華又重新燃起了理想的火焰,決心安心在山裡教學。吳叔齊對家境貧困的學生像父親一般盡其所能用善心和愛心去幫助他們,關懷他們,體貼他們,決不讓他們有屈辱之感。
吳叔齊到任後,帶領師生清理茅蒿遍地的校園,使校園面貌煥然一新;在開學典禮上講故事,說明知識能使人變聰明的道理;升國旗,激發師生的愛國主義精神;請鄉糧店職工石老番給教師“上課”,揭示沒有文化的悲哀和無奈;講自己走馬上任時的見聞,激勵教師要成為立在人生三岔路口的石碑。通過這一系列舉動,大大溫暖了教師的心,增強了他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吳叔齊敢於同不正之風作鬥爭。在得知縣教委把一部分教育經費和學校危房改造費拿去買小轎車後,他十分氣憤,立即去找縣教委柳主任,要他先拿出10萬元來修一修貧民窟一樣的教師宿舍。在他的窮追猛逼之下,10萬元巨款終於拿到了。在高放和楊華舉行婚禮時,村民們自發前來祝賀,敘不盡對吳校長及老師們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