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
上世紀七十年代,開挖茨淮新河,民工在河工地一待就是大半年,唯一的消遣,就是聽大鼓書。大禿子、二禿子弟兄倆,大鼓書說的最好,名氣大。大禿子並不禿,小時候長癩頭瘡,留落下了幾塊疤,二禿子一點兒都不禿,是沾了哥哥的光,工地上的領導免了弟兄倆的勞工,專門給民工說大鼓書。弟兄倆說大鼓書的水平就像《老殘遊記》里的白妮、黑妮,一個空谷靜音,一個餘音繞樑。弟兄倆把所有的戲書說完了,河工還沒有結束,民工們仍喜歡聽,弟兄倆白天編戲夜裡唱。一部《三打久安寨,解放斤溝城》,火了。外縣的民工聽得津津有味,太和的民工會心一笑,現編現掛,被傳為佳話。
大禿子就是久安寨的,久安寨又叫老斤溝,茨河岸邊的小集鎮。在茨淮新河工地,說茨河岸的故事,溫馨。
茨河古稱細水,自河南境內東西向進入安徽太和後,在境內拐了個直角彎折向正南,在直角彎外有一個小集,名曰斤溝,此名最早的官方記載,宋開寶六年(公元973年),劃汝陰北部的王家市(今利辛王市集)、斤溝、百尺(今原牆)、稅子步(今稅鎮)、界溝(今界首市)五鎮置萬壽縣,治設百尺鎮。屈指算來,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
斤溝店,原在茨河北岸、宋湯河西岸,也就是現在的久安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黃河泛濫成災,殃及集市,才於1941年遷移到宋湯河東岸,現在這個位置。
老斤溝店現在仍是一個大村子,清末及民國初,土匪橫行,數次攻寨,未破,故名久安。斤溝店北面有一條溝,中間一折後,注入宋湯河,三條河狀如“斤”字,這就是“斤溝”的來歷。一千多年前,這裡就是渡口,水運碼頭,重要商埠,從中原腹地下江南,經過斤溝店,可以不用涉茨河、渡潁河,可直達淮河岸邊,在古代,對走旱路的商賈、旅者,確實方便便捷。斤溝店人員往來紛雜,聚居在這裡的居民,至今尚有張、王、於、魏、阮、夏、薛、曾等十七個姓氏居民在此繁衍生息、瓜瓞綿綿,可見這裡的興盛和人員往來的頻繁。
宋湯河,據傳東漢時期,位於倪邱西南的宋國和亳州的湯國聯姻,公主貪玩任性,為省親方便開鑿。它連線渦河、西淝河、茨河,西淝河到茨河這一段,都在太和境內,《太和縣誌》記載,明清時期,宋湯河多次疏浚,是連線兩個水系的重要通道。
斤溝在五代時,就因位置重要而得名,北宋開寶六年,宋太祖詔令編纂,薛居正監修,盧多遜等同修的《舊五代史》里多次提到斤溝,比萬壽縣城百尺鎮的名氣還要大。
《梁書·列傳十二》記載,楊師厚,潁州斤溝人也。唐天復三年(903),迫降王師範。後梁開平三年(909),襲取長安破劉知俊軍。破李存勖軍而解晉州之圍。官至檢校太師,兼中書令,封鄴王。乾化五年(915)三月,於鎮州病逝。斤溝北有楊師厚墓,民國時期尚存宋制墓碑及鄴王廟。
斤溝店還有一位名人,東漢時的范滂。相傳范滂故里在斤溝店對面,茨河南岸范莊,西北角有范滂故里遺蹟。有范滂墓,墓前有石碑,民國十三年(1924年)太和知事丁炳烺立碑,上書“東漢明賢范滂之墓”,何時碑毀墓平,無從考證。
《舊五代史》記載的斤溝之戰有兩次:《梁書·列傳六》:唐中和四年七月,其(葛從周)從(太祖)入長葛、靈井,大敗(秦宗權),至斤溝、淝河,殺鐵林三千人,獲九寨都虞候王涓。《梁書·列傳十二》記載:唐中和四年,(王)檀在戰中,摧鋒陷陣,遂為太祖所知,稍蒙擢用。預破蔡賊於斤溝、淝河、八角,遷踏白都副將。
茨河、戰爭、名人,構成了三維立體畫面,歷經時空變換,歲月滄桑,人事浮沉。河水悠悠,滋潤著流域內的生靈,孕育著豐厚的文化。斤溝作為茨河邊的一個小集鎮,名字能夠傳承千年而不變,本身就是一種強大的文化。
教育資源
斤溝集擁有斤溝國小和斤溝中學兩所學校,學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設施不斷齊全。
清晨六點十分,人們還沉浸在夢鄉之中,斤溝中學九年級學生已經在班主任的帶領下邁開了整齊的步伐、喊著嘹亮的口號,慢跑在校園內的操場上。
隨著中考體育加試的臨近,畢業班同學們的學習生活也變得越來越緊張。為了幫助同學們緩解緊張的情緒,提高同學們迎考的信心,在最艱難的時候給同學們一絲鼓舞,斤溝中學連續幾年在臨考前的兩個月開展“師生晨跑迎中考”的活動,每天早晨沿著操場跑1500米。
迎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學校領導、初三老師和同學們準時步入校園。一聲哨響,老師和同學們迅速整隊集合,在優美的音樂聲中,邁開步伐………
自然資源
阮橋鎮斤溝村在80年代有過一次大規模石油開採,耗費了大量資金,後來好像是石油儲存量小井口被封,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