斛姓

斛姓源於敕勒族,出自古敕勒族斛律部族,屬於以部族名稱漢化為氏。

 斛[斛,讀音作hú(ㄏㄨˊ)]
一.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源於敕勒族,出自古敕勒族斛律部族,屬於以部族名稱漢化為氏。
據史籍《姓氏考略》記載:斛姓為斛律、斛斯等複姓所改。按斛律、斛斯,均為南北朝時期北郡方少數民族之姓氏。
敕勒族是中國古代南北朝時期的民族,屬於原始遊牧部落,又稱赤勒、高車、狄歷、鐵勒、丁零(丁靈)。匈奴族人稱敕勒族為“丁零”,鮮卑族人則因其使用車輪高大的車子,因而稱之為高車族。
斛律氏為敕勒族中一支較強大的部落,族人皆驍勇善戰,以部族為姓氏,在南北朝時期曾出了斛律金、斛律光、斛律羨等著名將領,其後裔大多融入鮮卑族,後再漢化為漢字單姓斛氏。
第二個淵源:源於鮮卑族,出自古鮮卑族斛斯部族,屬於以部族名稱漢化為氏。
據史籍《姓氏考略》記載:斛姓為斛律、斛斯等複姓所改。按斛律、斛斯,均為南北朝時期北郡方少數民族之姓氏。
“斛斯”,為古鮮卑語對斛斯山的稱謂,即終南山,又名太一山、地肺山、中南山、仙都山、周南山,簡稱南山,是中國大陸秦嶺山脈的一段,西起武功,東至藍田,千峰疊翠,景色幽美,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稱。
南北朝時期,遷居於終南山一帶的鮮卑族人首領,將自己的部族即改稱為斛斯部,自己先改稱為斛斯足,取“征始斛斯足下”之意,即自己的部族要從終南山腳下開始興旺發達,此後始有斛斯氏,後漢化省文簡稱斛氏。
現在斛氏族人大多分布在山西省呂梁山一帶,人口有千餘人左右。
二.郡望:
洛 陽:戰國時期秦國的秦襄王置洛陽縣,該縣以在洛水之陽而名,屬於三川郡。西漢時期為河南郡治。東漢時期建為都城。三國的曹魏及後來的西晉、北魏、五代後唐皆建都於此,故城轄地在今河南省洛陽市白馬寺東漢水北岸。隋、唐兩朝故城轄地達今韓國首都漢城市以西九公里處,大周王朝的武則天曾以洛陽為都城達十四年。五代中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及北宋諸王朝亦以洛陽為陪都。故而現稱洛陽為“六朝古都”。
朔 州:朔州境內的“峙峪遺址”表明,早在二萬八千年前就有人類在此生息。史料記載,朔州唐堯時期為冀州之域,堯舜時期屬并州,夏朝時期歸葷育,商朝時期屬於下危,西周時期屬於北戎,春秋時期為北狄所據,戰國時期為趙國所轄,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在此築成馬邑縣,北齊時期設州延續到明清、民國初設朔縣。抗日戰爭時期,朔州屬晉綏邊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朔州歸查哈爾雁北專區。1952年查哈爾省撤銷後,朔州劃歸山西省雁北地區。1989年1月,國務院批准由原雁北地區劃出朔縣、平魯縣、山陰縣、設立朔州市。1993年7月行政區劃調整,又劃入應縣、右玉縣、懷仁縣。朔州現轄兩區四縣。
三.歷史名人:
斛 蘭:(生卒年待考),鮮卑族,著名東晉天文學家。
他與另一位天文學家在東晉義熙八年(公元412年)發明了鐵渾儀。

 斛律光(515~572) 中國北齊名將。字明月,朔州(今山西朔縣)人,高車族。出身將門,斛律金之子。初任都督,善騎射,號稱“落雕都督”。後拜大將軍、太傅、右丞相、左丞相。有一女斛律氏為高緯皇后。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