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權傾天下II

文明:權傾天下II

本作與前作一樣,延續文明2的領袖風格,仍為一男一女2個領袖,相比前一代,有少數作了變更。以Sid Meier這部富有傳奇色彩的妙筆佳作為藍本,但《權傾天下》卻試圖推陳出新,對遊戲基本理念進行拓展和改進。不幸的是,《權傾天下》並未迎來如潮的喝彩。十八個月後,Activision重整旗鼓,再次衝擊這款經典帝國建造遊戲,嘗試給它以新的詮釋。其成果被剝奪了“文明”二字(由於許可證問題,因為“文明”一名實際所有權歸屬Hasbro)名稱被簡化為《權傾天下2》,這是一款有較大改觀——如果說尚存缺陷的話——的計算機遊戲。

遊戲簡介

【代理公司】:第三波地區: 大陸

文明:權傾天下II 文明:權傾天下II

遊戲內容

文明:權傾天下II 文明:權傾天下II

原創《文明:權傾天下》(又名《文明天賦神權》)本意是作為Sid Meier的《文明2》而推出的——儘管其遊戲系統明顯以Sid Meier這部富有傳奇色彩的妙筆佳作為藍本,但《權傾天下》卻試圖推陳出新,對遊戲基本理念進行拓展和改進。不幸的是,《權傾天下》並未迎來如潮的喝彩。十八個月後,Activision重整旗鼓,再次衝擊這款經典帝國建造遊戲,嘗試給它以新的詮釋。其成果被剝奪了“文明”二字(由於許可證問題,因為“文明”一名實際所有權歸屬Hasbro)名稱被簡化為《權傾天下2》,這是一款有較大改觀——如果說尚存缺陷的話——的計算機遊戲。

在眾多方面,《權傾天下2》可能才真正實現了Activision對首款《權傾天下》的遊戲構想。許多玩家因不滿首版遊戲粗陋笨拙的界面而毫不留情地將之摒棄,該界面似乎公然藐視一切邏輯和常理。顯而易見,Activision將這些玩家的滿腹牢騷銘記在心,因為《權傾天下2》的界面可謂舊貌換新顏,得到了極大的改觀。遊戲的對話框設計編排更趨合理,玩家可以隨心所欲地在各個統計螢幕間切換,所有設定也更貼近於人們的直覺感受。因此,即使是那些與“文明”的遊戲理念只有“一面之交”的玩家也能夠即刻上手,暢通無阻地縱情於《權傾天下2》的遊戲世界。這是對原創《權傾天下》的一個重大突破。

遊戲的圖象也徹底洗心革面,作了全面大返工。儘管畫面風格仍與《權傾天下》如出一轍,但經過一番去粗取精,經過設計師巧奪天宮的粉飾與包裝——現在,它們已散發出誘人的吸引力。此外,新遊戲的動畫和相當比例的聲音要素也具有卓而不群的超一流水平。從視覺效果角度講,《權傾天下2》簡直就是視覺上的盛宴,絕對讓玩家大飽眼福。

首版《權傾天下》對《文明》的遊戲系統所做的最大改進就是去除了一些具體繁瑣的城市微觀管理,而這種管理方式是整個“文明”遊戲理念與生俱來的組成部分。玩家無需點擊進入每個城市去決定個體的工人是否應在草地或是平原地塊勞作,《權傾天下》首次引入了“公共工程”的概念。玩家只需指定將一定比例的帝國稅收用作“公共工程”,便可無需操勞,使用這筆錢大興土木,進行“地塊改良”了。這些“地塊改良”可被執行於城市影響範圍內的任何地塊,並不需要指派一個具體工人來完成。相反,一個城市能將“地塊改良”作為一種人口規模功能而廣拓財路。

這種相對巨觀的調控正是“權傾天下”系列遊戲的終極目標。大多數帝國建設遊戲過分倚重於微觀管理,玩家得長出三頭六臂,同時兼顧十幾個因素。通過剔除諸如個體城市對軍隊的增援等細枝末節的因素,《權傾天下2》進一步簡化了這一特色。新遊戲的外交體系也以全新面目粉墨登場,而乍一看,這是此款遊戲最完滿的改進之一。現在,玩家可以展現更加靈活務實的外交姿態,主動提出包含多項內容的外交和解。玩家的建議可以包含多個部分,並提出互換條件。玩家可以為自己的外交接觸選擇“語調”,而你在外交領域的所做所為,一言一行都將影響其他國家對你國的印象。

外交方面的唯一缺憾是,玩家獲得的反饋信息遠遠少於你的投入。複雜而具體的建議只能得到諸如“你的建議已被拒絕”之類簡單、生硬的回應,而不指明原因或這種回應對於兩國未來關係有何影響。而像Sid Meier的《Alpha Centauri》等遊戲中的外交體系——雖然這款遊戲絕非什麼天王巨著——卻帶給玩家一種真正與其它國家互動的感覺,因此感覺上就更像真實的外交。

新版遊戲的勝利條件也略有調整。《權傾天下2》並未簡單地承襲原創遊戲中的三個“全部征服”目標,而新設了和平取勝條件,即一國與遊戲中的其它各國均締結永久聯盟。原版《權傾天下》中的“外星人克隆式”勝利方式也被取而代之以“科學式”勝利。其中,玩家的目標是成功建造Gaia控制器及其全部構件。這與《文明》系列最初一款遊戲中的“Alpha Centauri式”勝利頗有幾分相似之處。

遊戲資料

本作與前作一樣,延續文明2的領袖風格,仍為一男一女2個領袖,相比前一代,有少數作了變更。

文明數量仍然是41個,另外還有1個不可選擇的蠻族;相比前作只更換了一個文明,即去掉牙買加,增補波蘭。

文明男領袖備註女領袖備註首都
中華 Chinese 孫子 Sun Tzu 軍事家 武則天 Wu Zhao 女皇 北京 Beijing
蒙古 Mongol 鐵木真 Genghis Khan 首任大汗 博爾特 Bortei 鐵木真之妻 哈拉和林 Karakorum
高麗 Korean 李成桂 Yi songgye 李朝首任國王 洪惠京 Hung Hyegyong 漢城 Seoul
日本 Japanese 源義經 Minamoto 鎌倉幕府首任將軍 紫式部 Shikibu Murasaki 女詩人、小說家 京都 Kyoto
泰 Thai 拉瑪一世 Yot Fa 曼谷王朝首任國王 暗香 Son Klin 曼谷 Bangkok
印度尼西亞 Indonesian 埃爾朗加 Airlangga 室利佛逝國王 印度亞納 Indoiana 雅加達 Jakarta
印度 Indian 穆罕達斯·甘地 Mohandas Ghandi 聖雄 英迪拉·甘地 Indira Ghandi 女總理 德里 Delhi
波斯 Persian 居魯士二世 Cyrus the Great 皇帝 大帝 謝赫拉莎德 Scheherazade 《天方夜譚》 故事人物 希爾卡尼亞 Hyrcania
亞述 Assyrian 提格拉特帕拉沙爾三世 Tiglath-pileser III 國王 薩穆-拉瑪特 Sammu-ramat 女王 尼尼薇 Ninevah
腓尼基 Phoenician 海勒姆 Hiram 提爾城邦君主 阿塔莉婭 Athaliah 猶太女王 巴爾貝克 Baalbeck
希伯萊 Herbrew 大衛 David 國王 果爾達·梅厄 Golda Meir 以色列開國者 之一,女總理 耶路撒冷 Jerusalem
土爾其 Turkish 奧斯曼一世 Osman I 奧斯曼首任蘇丹 狄奧法諾 Theophano 安卡拉 Ankara
俄羅斯 Russian 伊凡四世 Ivan the Terrible 沙皇 大帝 葉卡捷琳娜二世 Catherine the Great 女皇 大帝 莫斯科 Moscow
波蘭 Polish 萊赫·華勒沙 Lech Walesa 總統 雅德維加 Queen Jadwiga 女國王,立陶宛 大公亞蓋洛之妻 華沙 Warsaw
維京 Viking 斯文一世·弗克比爾德 Sweyn Forkbeard 丹麥、英格蘭國王 提拉·丹涅博 Thyra Danebod 丹麥國王高姆 之妻 特隆赫姆 Trondheim
德意志 German 腓特烈二世 Frederrick 國王 大帝 布倫希爾德 Brunhild 北歐神話人物 柏林 Berlin
荷蘭 Dutch 威廉一世 William I 首任執政 威廉明娜 Wilhelmina 女王 阿姆斯特丹 Amsterdam
英吉利 English 溫斯頓·邱吉爾 Wenston Churchill 首相 伊莉莎白一世 Elizabeth I 女王 倫敦 London
威爾斯 Welsh 歐文·格蘭道爾 Owain Glyndwr 傳說中的王子 里安農 Rhiannon 神話人物 卡迪夫 Cardiff
蘇格蘭 Scottish 威廉·華萊士 William Wallace 蘇格蘭義軍首領 瑪麗一世 Mary Stuart 女王 格拉斯哥 Glasgow
愛爾蘭 Irish 布萊恩·博茹 Brian Boru 國王 伊莎貝拉·奧古斯塔·格葛瑞 Isabella Gregory 女詩人、戲劇家 都柏林 Dublin
法蘭西 French 拿破崙·波拿巴 Napoléon Bonaparte 皇帝 大帝 埃麗諾·阿基坦 Aliénor d'Aquitaine 阿基坦女公爵 英法百年誘因 巴黎 Paris
西班牙 Spanish 斐迪南二世 Ferdinand 阿拉貢國王 西班牙共治國王 伊莎貝爾 Isabella 卡斯蒂利亞女王 斐迪南二世之妻 馬德里 Madrid
葡萄牙 Portuguese 瓦斯科·達·伽馬 Vasco da Gama 航海家 瑪麗二世 Maria II 女王 里斯本 Lisbon
羅馬 Roman 尤利烏斯·凱撒 Julius Caesar 終身獨裁官 大帝 莉薇婭·杜路希拉 Livia Drusilla 凱撒之妻 羅馬 Rome
希臘 Greek 亞歷山大 Alexander the Great 馬其頓國王 大帝 海倫 Helen 傳說中特洛伊 戰爭的誘因 雅典 Athens
埃及 Egyptian 拉美西斯二世 Ramses 法老 大帝 哈特謝普蘇特 Hatshepsut 女法老 開羅 Cairo
衣索比亞 Ethiopian 海爾·塞拉西一世 Haile Selassie I 皇帝 佐迪圖 Zauditu 女皇 亞的斯亞貝巴 Addis Ababa
奈及利亞 Nigerian 班傑明·納姆迪·阿齊克韋 Azikiwe 首任總統 恩津加 Nzinga 貝寧 Benin
祖魯 Zulu 沙卡 Shaka zulu 國王 沙卡拉 Shakala 烏倫迪 Ulundi
美利堅 American 喬治·華盛頓 George Washington 首任總統 蘇珊·布朗奈爾·安東尼 Susan B. Anthony 女權運動領袖 華盛頓 Washington D.C.
北美土著 Native American 坐牛 Sitting Bull 拉科塔酋長 薩卡賈維亞 Sacajewa 應為Sacajawea 肖尼部落婦女 蘇 Sioux
加拿大 Caradian 皮埃爾·埃利奧特·特魯多 Pierre Trudeau 總理 瑪麗-馬德琳·加雷特·獲卓勒 Madeleine de Verchères 傳奇女英雄 魁北克領主 渥太華 Ottawa
墨西哥 Mexican 桑塔·安納 Santa Anna 將軍、總統 胡安娜·伊內斯·德·拉·克魯茲 Juana Inés de la Cruz 女詩人、作家 墨西哥城 Mexico City
瑪雅 Mayan 烏納普 Hunahpu 神話人物 西穆卡娜 Xmucane 母神 科潘 Copan
尼加拉瓜 Nicaraguan 蒙特祖瑪二世 Moctezuma II 阿茲特克酋長 阿扎樂 Azzalleh 應為Azaleh 馬那瓜 Managua
古巴 Cuban 何塞·馬蒂 José Martí 獨立之父 比爾馬·埃斯平 Vilma Espin 婦聯主席 哈瓦那 Havana
印加 Incan 維拉科查 Viracocha 傳說中的君主 馬納科查 Manachocha 應為Manacocha 海神 庫斯科 Cuzco
巴西 Brazilian 曼努埃爾·德奧多羅·達·豐塞卡 Manuel Deodoro da Fonseca 首任總統 多米蒂拉·卡斯楚·桑托斯 Marqueza de Santos 佩德羅一世皇帝 情婦 巴西利亞 Brasilia
玻里尼西亞 Polynisian 卡梅哈梅哈 Kamehameha 夏威夷國王 麗留卡拉妮 Liliuokalani 夏威夷女王 哈拉奇 Haraiki
澳大利亞 Australian 愛德華·高夫·惠特拉姆 Gough Whitlam 總理 卡門·勞倫斯 Carmen Lawrence 州長 首位女聯邦議員 悉尼 Sydney
蠻族(不可選) Barbarians 阿提拉 Attila 汗 大帝 坦尼斯 Tannis 汪達爾 Vandals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