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閣和甲秀樓

文昌閣和甲秀樓

位於貴州省貴陽市城區,分別在中山東路文昌巷月城上和城南的西湖路側南明河口鰲磯上。文昌閣始建於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為祭祀性建築,閣三層,上、中、下分祀星官、文昌帝、武安王。占地1200平方米,是以文昌閣為主體的木結構建築,四合院形式。甲秀樓為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在南明河上建浮玉橋時建造。以科甲挺秀之意取名。

基本信息

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

甲秀樓甲秀樓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建築
貴州省
文昌閣和甲秀樓VI-736

簡介

..

文昌閣俗稱觀音閣。位於老城北端一小石山上,坐北朝南,略偏西。始建確切年代待考,至遲在清嘉慶初年。

..

文昌閣為一處古寺廟建築群總稱,包括山門、魁星樓、文昌宮、韋馱亭、文昌閣、東西配殿等。東西寬48米,南北長60米,占地面積2900平方米。其中,文昌閣系水城尚保存較完好之一處寺廟餘部,尚存文昌閣及東西配殿,而山門、魁星樓、主持房、韋馱亭等已不存。文昌閣自50年代以來,曾用作單位宿舍而折修改裝。繼而毀於1958年。據老人回憶,文昌閣坐落之小山上,長滿松柏、皂角、冬青、竹子及花草,文昌閣掩蔭於高大樹木之下,清淨幽雅。每當夜幕降臨,千百隻白鶴、鷺鷥棲息於樹上,倍添生機。
今樹木絕大部分已伐。尚存之文昌閣,占地面積216平方米。通面闊五間24米,明間面闊4.6米,一進9米,次間面闊4.1米,一進9米,梢間面闊4.1米,二進9米;通高9.3米。單檐歇山頂,穿斗抬梁混合構架,磚石砌築四壁,蓋青筒瓦。除筒瓦有部分換蓋外,木構架、板壁、牆壁、滴水等,

..

均系清代遺物。東西配殿各為面闊三間,8.7米,一進6.5米,通高5.6米.為單檐硬山,穿斗式,磚木結構,蓋小青瓦,占地面積各為56平方米。文昌閣為此建築群中主要建築之一,為三層三檐六角攢尖頂,翼角起翹,蓋青筒瓦。底層直徑約4米,中上兩層高約3.6米,屋頂高約2.1米,通高約13米。底層有6道隔扇,隔扇上段以透雕手法雕有象徵吉祥之飛禽走獸圖案,裙板上為花草浮雕,垂脊上塑有仙人走獸,翼角均系有鐵鈴。底層門楣掛一橫匾,鐫貼金正書“慈航普渡”大字。中層檐下掛一橫匾,鐫貼金正書“星垣書桓”大字。清道光三十年(1850),於上層檐下懸一橫匾,鐫貼金正書“人文蔚起”四字。門前左右座有石獅一對,天井中央置一化錢爐,重約500公斤,鑄造較精細。

文昌閣建築群

集釋、道於一地,系一處具有綜合代表性寺廟建築,對研究清代水城各種宗教文化和建築有較高參考價值,

..

1988年6月3日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甲秀樓

2006年05月25日,甲秀樓作為明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

著名古樓閣甲秀樓矗立在貴陽南明河中的萬鰲礬石上(這塊石頭酷似傳說中的巨鰲),明萬曆年間(1573-1620)巡撫江東之於此築堤聯結南岸,並建一樓以培風水,名曰“甲秀”,取“科甲挺秀”之意。天啟元年(1621年)焚毀,總督朱燮元重建,更名來鳳閣。復毀。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巡撫田雯重建,仍用舊名。有浮玉橋銜接兩岸。從古到今該樓經歷了六次大規模的修葺。歷經四百年的風吹雨打而仍舊矗立不倒,是貴陽歷史的見證,是貴陽文化發展史上的標誌。甲秀樓在貴陽市城南的南明河上,以河中一塊巨石為基而建。始建於明,後樓毀重建,改名“來鳳閣”。清代多次重修,並恢復原名。現存建築是宣統元年(1909年)重建的。樓上下三層,白石為欄,層層收進,由橋面至樓頂高約20米。南明河從樓前流過,匯為涵碧潭。樓側由石拱“浮玉橋”連線兩岸,橋上原有小亭一座叫“涵碧亭”,現已拆除。甲秀樓朱梁碧瓦,四周水光山色,名實相符,堪稱甲秀。

甲秀樓外觀構造

甲秀樓是三層三檐四角攢尖頂,高約二十米,石柱托檐,護以白色雕花石欄桿。浮玉橋為九孔,稱“九眼照沙洲”。解放後臨河修公路填埋二孔,現能見七孔。樓基和橋雖經多次洪水衝擊,歷近四百年,仍然砥柱中流。

..

樓前原豎有鐵柱二根:一為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鄂爾泰鎮壓古州(今榕江)苗民,收聚兵器,鑄鐵柱標榜功績;二為嘉慶二年(1797年),勒保鎮壓興義布依族王囊仙起義,收聚兵器又鑄鐵柱立於樓下。解放初,政府維修甲秀樓,拆除鐵柱,移存省博物院。十年動亂中,樓危亭毀。1981年,按原式樣重修,樓基部分,採用現代建築材料和技術。重建涵碧亭,重修過程中,發現樓閣底層石牆中嵌有詩碑,重修後有八塊詩碑復嵌於底層樓壁。樓額“甲秀樓”三字,系宣統年間謝石琴所書。十年動亂中散失,後尋回刻有“秀”、“樓”二字的兩塊,另據過去照片,配寫“甲”字,按原式樣懸掛樓頂層外面。甲秀樓是三層三檐四角攢尖頂閣樓,這種構造在中國古建築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可以在這一特色上大做文章,來提高此樓的知名度和可鑑賞性,以吸引廣大的旅遊愛好者和建築專家來觀光、考察。樓高約20米,飛甍翹角,12根石柱托檐,護以白色雕塑花石欄桿,翹然挺立,煙窗水嶼,如在畫中。登樓遠眺,四周景致,歷歷在目。浮玉橋如白龍臥波,全長90餘米,穿過樓下,貫通兩岸。橋上有涵碧亭,橋下有涵碧潭、水月台,橋南有翠微閣,遙相呼應。

甲秀樓分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浮玉橋;

..

第二部分甲秀樓主體建築;
第三部分翠微園。
浮玉橋頭立有“城南遺蹟”石木牌坊,牌坊中央設有“城南遺蹟”四個大字,橋上建有“涵碧亭”。主體建築甲秀樓飛甍翹角、石柱托檐、雕欄環護。翠微園是一組由拱南閣,翠微閣,龍門書院組成的明清古代建築群。同時新建的貴州少數民族傳統服飾陳列院,收集收藏了貴州省苗族、侗族、彝族、水族、革家、土家族、布依族等民族傳統服飾、手工刺繡品、民間蠟染數百餘件,令人嘆為觀止。該館所陳列展示的民族傳統服飾和民族工藝品,是貴州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的體現,也是貴州各少數民族的驕傲。

文昌閣與甲秀樓是貴陽文化教育史上里程碑

明萬曆年間,貴州人文蔚起,貴陽風氣大開,人們不僅希望“采芹”而且渴望“折桂”,

..

於是修建“保佑”文人榮登榜首的文昌閣、甲秀樓。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鐫立的《重修文昌閣碑記》稱:“會城東郊外,有峰突起,是為木筆文星,支衍蟠曲而入城中。”“術家嫌其末盡聳拔,思有以助之,乃於子城之上建閣三層,中祀文昌,上以祀奎,下祀武安王,而總名之‘文昌閣’。”果然,“閣成而人文蔚起,科目奪省榜之半。”為求貴州“科甲挺秀”而建的甲秀樓,亦不負眾望,於建成288年後的光緒十二年(1886年)和整整300年後的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相繼成就了趙以炯和夏同和兩位狀元。

文昌閣的主要特點

集中反映在建於月城之上的主閣樓。閣為三重檐九角攢尖頂。九角不等邊,世上極罕見。梁架結構頗為特殊。貴陽文昌閣,因其結構、造型奇特罕見,且建於明初修建的古城之上,具有重要歷史、藝術、科學價值。

..

甲秀樓古建築群,無論是從建築品種、建築功能看,或從建築年代、建築工藝看,都堪稱古建築薈萃之地。在甲秀樓古建築群中,有全木結構的拱南閣、翠微閣、龍門書院和翠微園山門;有全石結構的浮玉橋、鰲頭磯、水月台;有石木結構的甲秀樓、涵碧亭和甲秀樓牌坊;此外,還有眾多的古代碑刻和記“功”鐵柱等等。

甲秀樓古建築群是研究歷史文化重要基地

自從甲秀樓古建築群建成後即為騷人墨客聚會地,其地人稱“小西湖”,一直沿用至今。甲秀樓古建築群的主體——閣樓,為明代貴州巡撫江東之首建於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甲秀樓古建築群不僅以主體建築著稱於世,其附屬建築乃至匾對楹聯,亦不乏獨到之處。清人劉玉山為甲秀樓撰寫的長聯,竟比昆明大觀樓長聯還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