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人口
全鄉下轄6個農村工作站,56個行政村(林場、文龍、艾地、朝陽、花台、馬堡、太陽坪、大杉樹、大地坪、板橋、堰塘、鹿街、金龍、龍坪、高峰、新坪、青山、安山、天星、鬱江、聯峰、回龍、中原、火石埡、興隆、堡上、桐麻、龍口、沙嶺、石馬、鍾台、錦坪、桐油溪、梁家山、土池、黃土、核桃、坪上、仁合、黃蓮、三合、鳳凰、青龍、長順壩、農科、闞家壩、耳子山、花地坪、碑良子、新田榜、小寒坡、馬桑坡、莫家岩、石橋、大坳、青崗坪),596個村民小組,18106戶,70393人。經濟狀況
菸葉、畜牧是文斗的兩大支柱產業。2008年種植菸葉32000畝,收購菸葉7萬擔,菸葉特產稅突破1000萬元。畜牧業是文斗農民增加現金收入的主要來源,年牧業產值達1億元。鄉境內礦產資源貯量豐富,已勘明煤炭貯量占全市的1/3以上;水能蘊藏量極大,有鬱江、毛灘河兩大水系,已建成長順電站和毛灘河電站;黃土鋅礦資源即將立項開發。基礎設施
近年來,鄉黨委、政府立足長遠,著眼未來,結構調優,產業做強,社會事業蓬勃發展,基礎設施最佳化升級,交通幹線四通八達,利彭公路穿境而過,鄉村道路網路密布,通車裡程580公里。全鄉共有6個集鎮,城鄉差別逐步縮小。社會和諧,人民安居樂業。文物古蹟
文斗因開發較晚,明洪武二年始有人煙,境內文物勝跡相對較少。全鄉有州級文物保護單位――回龍董氏墓碑群。僅回龍村六組就有12所墓碑,其規模宏偉,保持較為完美,大多建於清朝中晚期,其中尤以董正才、董正舉弟兄二人的墓葬規模特別宏大,占地約60㎡,高達8米。
十字街道上的關帝廟是“十字路會議舊址”和賀龍軍部住地“大店子”。現正在申報省級革命文物保護單位。
除此而外有長順秦氏墓,和尚墳、石橋張公墓、酸草溝土家名人陳魁墓塟。堡上衙門遺址,文斗禹王宮、關廟、南華宮、魁興閣等遺址。除此而外郁江峽谷風光,毛灘河原始生態峽谷堪稱一絕。
另外文斗烈士陵園雖不算是文物,但為文斗解放事業而流血犧牲的烈士們長眠於此,供人們緬懷瞻仰。
氣候條件
氣候特徵
文斗鄉屬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因山嶺重疊,溪谷縱橫,垂直落差大,影響氣候變化亦大,成為顯著的山地氣候。低山四季分明,冬涼夏熱,無霜期長,適合多種農作物生長;二高山春遲秋早,濕潤多雨,光溫不定,對種植業發展有較多的限制因素;高山氣候冷涼,冬長夏短,日照較多,對發展黃連、貝母等藥材生產,養牛、養羊等畜牧業生產,以及退耕還林相對有利。文斗鄉主要氣候特點:一是由於地形、雲霧、陰雨等影響,光照不足,光能利用率低。二是熱量資源不足,常有低溫冷害,二高山以上的糧食只能一年一熟,春秋季的低溫連陰雨,常二至三年一遇,是水稻、玉米等糧食作物,菸葉等經濟作物的主要自然災害。三是降水充沛,雨熱同季,常有旱澇。年降雨量達1300毫米以上,能滿足各種農作物的需要,4—9月的降雨量,占全年的71%。文斗集鎮海拔1050米,直下艾地壩河沿海拔500米。有“甑子高山在下雪,官渡司河過六月,莫道時氣秋已過,艾地壩上仍炎熱”的民諺,生動地反映出地勢垂直高差引起的氣候懸殊。氣候要素
1、日照:低山平均日照1409小時,二高山年平均日照1298.9小時,高山年平均日照1519.5小時。2、氣溫:二高山年平均氣溫在12℃以上,穩定通過10℃的年活動積溫3849℃,由於海拔高差大,垂直變化明顯,低山氣溫比高山高9--10℃,比二高山高4--5℃。全年1月最冷二高山平均溫1.8℃,7月最熱,月平均溫度23.3℃。
3、降水:文斗全年降水量與全市持平,降水量為1471.7毫米,雨量主要集中在5—7月。
災害性氣候
對文斗鄉影響較大的災害性氣候,主要有低溫連陰雨、乾旱、暴雨洪澇、大風冰雹等。低溫連陰雨,平均每年7次,其中強冷空氣占13%,中冷空氣占27%,弱冷空氣占60%。
乾旱天氣多發生於春秋雨季,乾旱情況低山比高山嚴重。
暴雨、洪澇,從4—10月平均可發生暴雨,暴雨發生周期平均每年3次。
大風、冰雹,2005年文斗鄉發生嚴重的冰雹災,低山的長順4月8日發生百年不遇的冰雹災害,使數千戶農戶房屋受損,夏糧作物洋芋、油菜、春季蔬菜及桔柑、季橙、水稻、玉米等農作物毀於一旦。同年7月堰塘、板橋、天星、青山四個村發生冰雹、風災,導致菸葉、玉米等作物可粒無收。
歷史沿革
文斗清沿明制,為土司轄地,改土歸流以後屬忠路汛懷德里。民國時為利川縣第十五區。後改為文斗鄉。解放初屬忠路區,1950年為利川縣第六區,1958年為文斗人民公社。1961年復為文斗區,1975年將文斗區分為文斗、長順、黃土、三個人民公社。1984年將文斗、長順、黃土三個公社再合併為文斗區,轄12鄉1鎮,56村,596個村民小組。1987年3月撤消文斗區雙林鄉、仁合鄉、朝陽鄉。1996年1月區改鄉制,將原9鄉1鎮改為10個管理區(後改工作站),仍56村、596個村民小組。1999年7月1日將文斗分為文斗、長順兩個鄉鎮。文斗鄉轄文斗、楓木、沙壩、十字路、安山、堡上六個農村工作站;長順鄉轄長順、錦屏、黃土、五峰四個農村工作站。2001年3月合併文斗、長順兩鄉為文斗鄉,仍轄10個農村工作站、56村、596個村民小組。文斗同時還是老革命蘇區之一的部分,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賀龍領導的紅三軍在此開展了長期的武裝革命鬥爭,創建了湘鄂西革命根據地。1934年4月,在十字路休整6天,並於4月10日召開了具有重大革命歷史意義的湘鄂西中央局會議(即十字路會議)。會議由中央分局書記夏曦主持,紅三軍政委關向應、軍長賀龍等出席了會議,會議於四月十四日作了《關於發展鄂川邊區蘇維埃運動任務的決議》,十字路成了紅軍及紅軍鄂川邊游擊總隊在鄂西川東一帶活動的中心點。《決議》原件現存於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
抗日戰爭時期,蘇區人民捐款籌糧支持抗戰前線,解放戰爭時期,中共川東特委地下黨派郎中文等人深入文斗山區組織文斗人民抗丁、抗糧、抗捐稅鬥爭。解放初,在平息文沙暴動中,有30位解放軍官兵及工作隊員犧牲在文斗這片土地上。
文斗鄉人民政府所在地在文斗古集鎮東隅。集鎮座落在齊躍山支脈山腰寬闊的平崗上,仰瞻巍巍白虎雄峰,俯瞰鬱江西岸層層梯田。左有順鬱江而上的蜿蜒逶迤的連綿小山崗,狀如青龍引頸鬱江戲水,龍頭龍角栩栩如生;右有百丈懸崖對襯白岩坐蹲齊躍支脈主峰山巔,形似白虎雄踞;前有山崖如同黃鶯展翅,後玄武祠(已毀),魁星閣等古建築(均毀),故人們把文斗地形概括為“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內八井、外八井,八十六步天梯上岩門”。亦有人曰:“龍東固守,虎北輪睛,鳳翅凌雲,鬱江西逝”。考縣誌,文斗始建於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9年),原名“樂義場”,後改“悶頭場”。曾兩度遭焚。清嘉慶年間拔貢賀伯原募資重建,在禹王宮立碑序,以“文光射斗”之義(廟碑已毀僅存遺址),希冀地方廣出賢儒,故改名“文斗”。民國設區署、鄉公所,解放後一直為鄉人民政府、區公所、人民公社等政治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