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龍研究史論

[127]三、《文心雕龍注》的詞語釋義 [137]五、《文心雕龍注》的理論研究 [323]四、《文心雕龍》研究的歷史考察

圖書信息

出版社: 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黃山書社; 第1版 (2009年10月1日)
叢書名: 安徽師範大學中國詩學研究中心學術叢書
平裝: 418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46108407
條形碼: 9787546108407
尺寸: 22.8 x 16.4 x 2.6 cm
重量: 599 g

作者簡介

李平,安徽蕪湖人,安徽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安徽省高校學科帶頭人,《學語文》雜誌主編,中國《文心雕龍》學會常務理事,長期從事中國古代文論和中國文化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中國文化概論》(主編)、《中國文化散論》、《文心雕龍綜論》、《道教文化》(合著)、《梁啓超傳》(合著)等。曾在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三十餘篇。

內容簡介

《研究史論》內容簡介:記得1990年11月,還是研究生的我陪恩師祖保泉教授赴汕頭參加《文心雕龍》學會第三屆年會。那是我第一次出遠門,又是到經濟特區,心裡充滿了憧憬。在軟臥包廂里(我當時只能買硬臥,是偷偷跑進去陪恩師的),我與恩師聊起了學位淪文的寫作及以後的學術研究方向問題。恩師告訴我,他對明清有關《文心雕龍》的批點和評點作過專門研究,寫過兩篇文章,發表在《文心雕龍學刊》上,這些研究屬於《文心雕龍》研究史的範圍,並問我是否願意在這方面繼續研究下去,協助他完成《文心雕龍》研究史的工作。我說當然願意,只是擔心能力不夠。恩師馬上鼓勵我:能力是鍛鍊出來的,先選一個點試試。於是我們商定先以范文瀾《文心雕龍注》為研究對象,並作為我的學位論文選題。“范注”是《文心雕龍》研究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攻下“范注”無疑是占領了一個制高點。可當時離我研究生畢業只有半年時間,且《文心雕龍》校注的研究與評點路數不同,能否在短時間內完成任務,我心裡沒有底。過完1991年春節,我除了白天帶孩子以外,其他時間都用在寫學位論文上了。經過兩個月的拼搏,4月份我拿出了初稿。恩師審閱完畢,改動了幾處用語,說可以定稿了。復旦大學蔣凡教授主持了我的論文答辯工作,並對論文給予高度評價。恩師大概對這份作業還算滿意,在我畢業留校後就對我說:以後《文心雕龍》研究史你自己繼續做下去。

目錄

緒論 《文心雕龍》研究的回顧與反思
[1]一、“龍學”開創期的研究狀況
[3]二、“龍學”發展期的研究狀況
[8]三、“龍學”繁盛期的研究狀況
[19]四、“龍學”研究存在的問題與發展前景
第一章 論楊、曹、鐘的《文心雕龍》批點
[22]一、楊、曹、鍾《文心雕龍》批點的共性
[28]二、楊、曹、鍾《文心雕龍》批點的個性
第二章 論紀昀的《文心雕龍》評點
[36]一、“紀評”寫於遇赦歸京之初
[37]二、“紀評”概說
[41]三、“紀評”提出了幾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第三章 論黃侃的《文心雕龍札記》
[47]一、《文心雕龍札記》的成書及版本
[55]二、《文心雕龍札記》的思想與內容
[92]三、《文心雕龍札記》的地位和價值
第四章 論范文瀾的《文心雕龍注》
[112]一、《文心雕龍注》的字句校勘
[119]二、《文心雕龍注》的典故引證
[127]三、《文心雕龍注》的詞語釋義
[133]四、《文心雕龍注》的材料適錄
[137]五、《文心雕龍注》的理論研究
第五章 論楊明照的《文心雕龍校注》
[150]一、《文心雕龍校注》四書的版本變遷
[154]二、《文心雕龍校注》對自身不足的修訂
[164]三、《文心雕龍校注》對前人缺漏的補正
[172]四、《文心雕龍校注》對“龍學”材料的搜求
[178]五、其他“龍學”問題研究
第六章 論王利器的《文心雕龍校證
[187]一、《文心雕龍校證》堪當校勘範例
[192]二、《文心雕龍校證》洵為可靠讀本
[197]三、《文心雕龍校證》可以還原別本
[200]四、王利器“范注”訂補考辨
第七章 論王元化的《文心雕龍》研究
[210]一、王元化《文心雕龍》研究的六部著作
[225]二、《文心雕龍創作論》“八說釋義”探微
[235]三、《文心雕龍講疏》對《文心雕龍創作論》所做減法之啟示
第八章 論詹鏌的《文心雕龍》研究
[248]一、《文心雕龍》版本敘錄的特點與價值
[257]二、《文心雕龍》字句校注的性質與特點
[276]三、《文心雕龍》風格學的建立
[288]四、《文心雕龍·隱秀》篇補文之真偽問題
第九章 論牟世金的《文心雕龍》研究
[294]一、《文心雕龍》字句的校註譯釋
[304]二、《文心雕龍》作者的身世考訂
[310]三、《文心雕龍》義理的探求研討
[323]四、《文心雕龍》研究的歷史考察
第十章 論王更生的《文心雕龍》研究
[331]一、教學與研究相長
[335]二、校注與釋譯並行
[344]三、微觀與巨觀互融
[354]四、資料與理論俱重
[360]五、普及與提高兼頤
[364]六、問題與不足摭談
第十一章 論戶田浩曉的《文心雕龍研究》
[369]一、不斷補訂,在“龍學”領域做“窄而深”的研究
[373]二、長於考證,在版本研究與義理闡釋上旁徵博引
[376]三、羅列排比,重視比較研究的方法
第十二章 論祖保泉的《文心雕龍》研究
[379]一、“龍學”研究淵源有自
[382]二、《文心雕龍解說》略評
附錄一 現當代《文心雕龍》五學人年表
[387]一、黃侃年表
[390]二、楊明照年表
[396]三、劉永濟年表
[401]四、新編《王利器年表》
[408]五、潘重規年表
附錄二 本書主要引用書目名稱全簡對照表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