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德路[廣州文化第一街]

文德路[廣州文化第一街]
文德路[廣州文化第一街]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文德路位於中國廣州市越秀區,是一條呈南北走向的道路。該路是廣州歷史悠久的文化街,與北京琉璃廠、上海城隍廟和南京夫子廟齊名,沿路歷來有古玩文物、古籍字畫、陶瓷、字畫裝裱等商店。南起萬福路與文德南路相接,北至中山四路, 舊名府學東街,因明清位處廣州府學(廣州三大學宮之一)而得名,民國7年(1918年)拓闊為馬路,取路東街巷文德里改今名。從這裡向東行,有萬木草堂、番禺學宮和廣州貢院;向西行,有大、小馬站的書院群;南行則是南園詩社。沿文德路一帶還有秉政祠、鳳和書院舊址、無著庵、番山亭、城隍廟以及著名的南越國宮遺址,是與北京琉璃廠、上海城隍廟和南京夫子廟齊名的文化街。

基本信息

商業歷史

其在廣州城區中部偏東。南北向。史料顯示,明清時期,全省文人來省城會考都會來文德路,當時文德路附近遍布數十家文化書院。到了近代,這裡知名的書店、古玩、文具店多達40餘家,如文華閣、玩文齋、萃經堂等。同時,由於廣州面臨港澳,又是各種商品外運的主要通商口岸,許多國產貨物集散於此,來自北方、中原地區的貨商,特別是北京、鄭州、洛陽、開封、武漢、西安等地的古董、字畫、裝裱商雲集廣州。全盛時期,大大小小的古董、字畫、裝裱鋪鱗次櫛比,從業人員迅速壯大。據說,當年在文德路上做此類行當的商鋪也是不勝枚舉。

文德路字畫街的興起與當時“外銷畫”的出現有關。18世紀晚期到19世紀初,義大利傳教士羅明堅帶來的聖像西洋畫,以及後來法國的波塞爾與英國的錢納利在廣州收徒等活動,使廣州畫人在直接或間接學習了西洋畫技法後,便以西洋畫的材料和技法,來描繪東方古國的風情。這些作品除了成為旅遊者購買的紀念品外,大多輸出西方,人稱“外銷畫”。依作畫材料可劃分為“油漆畫”和“通紙畫”兩種。特別是從18世紀中後期開始,在廣州珠江北岸的文德路、西關十三行等經營中西貿易的範圍內,出現了一間又一間專售外銷畫的商鋪,一組組出自十八、十九世紀廣州畫人之手的“外銷畫”,活靈活現地再現了廣州百姓的市井生活———賣蓮藕的、賣油的、賣菸斗的、賣畫的、賣扇墜的、賣蔬菜的、賣點心的、賣肉的、賣花的,還有街頭小兒賽毽子,斗笠漢子戲花燈……

古蹟

文德路街頭賣畫者 文德路街頭賣畫者

廣州古稱番禺,以有番山禺山得名。番山,就位於文德路上的孫中山文獻館裡,明代羊城八景之一的“番山雲氣”便是此處,東側為文溪所流經,西側與禺山相對,兩山之間的坳口曾是唐朝時廣州城的南門。據說,南漢皇帝曾在山上修築宮苑,後來宋軍攻陷城池,燒為廢墟。番山上建有番山亭,此亭歷經千年滄桑,建了又毀,毀了又建,一直保留到今天。

廣府學宮,又稱廣州府學宮,現廣州市第一工人文化宮一帶。宋慶曆(1041~1048)中,皇帝下令興學,廣州在西城番市(今光塔路一帶)利用舊孔廟作學校。後經數次遷徙。紹聖三年(1096),廣州知府章次呆重視教育,認為教化所始莫先於學,人倫之序莫先於教,於是在廣州大興學校。因為原廣州府學宮與尼寺為鄰,有傷風化,遂將府學遷到城東南的番山(今廣州市十三中校園內)下。嗣後,又增建御書閣、亭齋泮池、觀德亭。淳祐四年(1244),經略使方大琮在廣府學宮建飛閣,旁邊排列文、行、忠、信四齋,因孔子的《論語 述而》有“子從四教:文、行、忠、信”。設此四齋有尊崇孔學之意。經多次擴建,宋代廣州府學已頗具規模,成為嶺南第一儒林。

廣州都城隍廟位於中山四路忠佑大街48號(正對文德路北入口),是廣州祭祀城隍的廟宇,始建於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是明朝時期嶺南最大城隍廟。根據清朝香山(今中山市)人黃芝的《粵小記》記載,清雍正年間(1723—1735年),整俗使焦祈年奏請朝廷,將廣州府城隍升格為管轄全省的都城隍。1920年,廟宇被拆除,建成約長280米的大街,當時拆剩的只有大殿和拜亭。現時城隍廟占地500多平方米,廟內供奉的是五代時期南漢國王劉龑,位於劉龑左右兩尊分別是海瑞和楊椒山。2010年10月底修復工程完工,10月30日,城隍廟重新開光,對外免費開放。

特色

文德路被稱為廣州“文化第一街”,路上綠樹成蔭,共有古玩字畫店300多家,包括手繪的國畫、書法、油畫作品、印刷海報、燈箱畫等高中低檔裝飾藝術品一應俱全。在一些字畫店的門前,還隨處可見文人即席揮毫,更顯這條千年古街的文化底蘊。
文德路上古蹟滿布。在孫中山文獻館裡有一座番山亭,經歷了千年滄桑。此處原為番山舊址,廣州的古稱“番禺”就是因有番山和禺山而得名,而明代的羊城八景之一“番山雲氣”正在此處。從文德路往東行,有萬木草堂、番禺學宮和廣州貢院,往西行,則有大、小馬站書院群,南行還有南園詩社。因此,文德路可說是最適合文人雅士的好去處。

公交線路

13路 文德路——海珠客運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