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廟[四川省渠縣文廟]

文廟[四川省渠縣文廟]

文廟地處四川達州市渠縣縣城內,2013年經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國以後,文廟幾經培修,並開闢為渠縣人民文化宮,以作人們觀賞、休息、娛樂和進行各種文化活動的場所。

歷史沿革

渠縣,古屬賨國,秦置宕渠縣。1376年(明洪武九年)更名渠縣。歷年文風極盛,對孔子的尊奉特別推崇。

渠縣文廟建於宋代嘉定以前,在渠縣城內西隅石於崗頂,公元1297—1307年(元代大德年間)重修;公元1368—1398年(明代洪武年間),邑侯梁從義移建於縣城南外西岩側,公元1621年(明天啟元年)邑侯邸居正又於南郊將文廟遷回舊址,公元1643年(明代祟禎十六年)九月初九,文廟被農民起義軍焚毀。《渠縣誌》載:“癸未重丸之交,‘賊’由西城毀堞而入,學宮焚焉。”隔二十年後,公元1663年(清代康熙二年)再度興建。康雍、乾、嘉亦相繼修葺。後存的文廟建築,是公元1820年(嘉慶二十五年)動工重修的。整個工程於公元1821年(清道光元年)秋季才告竣工,前後歷經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四個皇帝,費時達一百五十八年之久。

2013年5月,渠縣文廟作為清代古建築群被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縣文物部門正依照相關規定,認真做好文廟的規劃編制、保護維修、宣傳展示、安全防護等工作。

景觀特點

渠縣文廟 渠縣文廟

文廟氣勢雄偉,構思精巧別致,建築工藝精湛,文化氣氛濃郁,布局嚴謹有序,保存基本完好,堪稱巴蜀一絕。文廟大門雄偉壯觀,朱紅照壁,十分耀眼。正北面“宮牆萬仞”四個遁勁有力的楷書鎏金大字,相傳為康熙皇帝手書。宮牆兩邊大門懸匾,左有“聖域”、右有“賢關”,即聖賢所能至。橋護欄雕刻文房四寶、花鳥蟲魚、祥雲怪獸等。中橋兩頭為精雕蟠龍,只有狀元衣錦還鄉才可過此橋,寓意金榜題名,獨占鰲頭。兩旁的二橋,也只有功成名就的讀書人,才夠資格過一趟,稱做“游泮”,且要舉行一定儀式,即所謂“泮水生香”,始能走過。過了泮池,則為青砂細石砌成的“欞星門”牌坊,高大壯觀、精巧絕倫。牌坊上的“二龍戲珠”、“雙鳳朝陽”、“仙鶴祥雲”、“五蝠歸真”、“麒麟送書”、“魚跳龍門”等浮雕圖案,皆為上好石料,精雕細刻而成,被譽為巴蜀牌坊之首。能工巧匠砌成的“寶珠山”、七個小巧玲瓏的八角亭以及宛如玉帶、碧波蕩漾的渠江盡收眼底,使人遙思無限、心曠神怡。後來的文廟,通過當地政府維修,既保持古樸典雅的風貌,又成為全縣人民開展各種文化娛樂活動的中心。

建築結構

渠縣文廟全景 渠縣文廟全景

走進文廟,最引人注目的是雄偉壯觀的的朱紅甬壁,正背兩面皆書鎏金大字“宮牆萬仞”,其正面四字,相傳為康熙皇帝手書。宮牆建成於公元1794年(清乾隆五十九年)。“宮牆萬仞”四字,來源於《論語·子張篇》,“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古代人們以七尺或八尺為一仞,“萬仞”是形容高的意思。宮牆兩邊的大門左邊懸扁額為“聖域”二字,右邊為“賢關”即聖賢所在之地,門前一眼石井,曾立有石碑一塊,上刻行書“文武官員到此下馬”諸字。

進門後為泮池,呈半月形,池上三橋九洞,橋下游鱗戲水,碧波盈盈。正中橋頭為精雕蟠龍,封建社會時只有狀元衣錦還鄉才得過,乃是一種“獨占鰲頭”的特殊榮譽。就是兩旁二橋,也只是有了“功名”的讀書人才能走得一趟,稱做“游泮’,還有一定的儀式,即所謂“泮水生香”。泮池建於公元1783年(清乾隆四十八年)。

過了泮池側為青砂石“欞星門牌坊”三楹,高大壯觀,精巧絕倫。牌坊建於公元1794年(清乾隆五十九年)。石料采自渠縣三江小山峽,用大船從渠江水運。當時無大型起重器械似用“壘土法”豎立而成;石條全用接榫,墨法準確,雖近兩百年日曬夜露,風吹雨打,而今基本完好,沒有走性。牌坊頂端是六條蟠龍,昂首朝天,奮欲入雲,栩栩如生,正中刻“欞星門”三字。牌坊的石刻作品皆為鏤空雕,具有很強的立體感,如“二龍戲珠”、“雙鳳朝陽”,“仙鶴穿雲”,“五蝠歸真”,“麒麟送書”、“魚躍龍門”等圖案,生動活潑,端莊和諧,曾被譽為“蜀中牌坊之首”《渠縣誌》載:“欞星門揀選石材美而巨,雕刻尤精,絕川中未曾有之”。1926年(民國十五年),商務印書館編輯的《東方雜誌》曾載專文和圖片於以介紹。

文廟建築群落成階梯狀,工程浩大,廂房亭閣渾然一體,坐北朝南,金碧輝煌,氣勢雄偉。文廟主體建築為大成殿,高峨莊嚴。脊頂為江西景德鎮燒制的臥龍兩條,殿頂純為金黃琉璃瓦鋪蓋,殿堂正中原供奉孔子本主,本主上有九龍捧聖的浮雕,正中用金底紅字書寫“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神位”,八卦藻井下懸掛著“萬世師表”的扁額,東西兩廂還供奉有“四配”、嚴十哲”先賢牌位。

大成殿雕花石台之下為祠的東西兩原,供奉所謂“先賢”七十九人,“先儒”七十五人,東西兩原為碧綠琉璃瓦鋪蓋,壁上浮雕文房四寶及祥雲怪獸,木雕穿花,窗欞門扇,典雅莊重。

再下幾級石階就是戟門,列二十四戟(古兵器),使人屏聲息氣,派顯赫森嚴的氣勢。

門下有四祠:有所謂“以道為君,澤及庶民者入祀”的名宦祠,有“言行端莊者入祀”的鄉賢祠,有“忠義激烈者入祀”的昭忠祠,有“節女、孝子入祀”的節孝祠,都是供奉一些封建統治階級視為“忠、孝、節、義”的代表人物。但可惜以上四祠及戟門已在文革中毀壞了。

大成殿後還有崇聖祠(又名崇聖殿),是供奉孔子父母、祖先的地方。站在大成殿門首,可以下視各祠及牌坊、泮池、宮牆。抬眼望去,正面可見距文廟一百公尺開外人工堆砌而成的“珠寶山”和山上小巧玲瓏的八角亭。東邊可望一瀉千里的藍色渠江,西面可望龍盤虎踞的青黛色馬鞍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