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歷史
廊坊市文安縣第四中學成立於2003年7月。
辦學條件
辦學規模
學校占地面積21638.4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8000平方米 。
硬體設施
現有教學樓一棟、多功能科教樓一棟、宿舍樓一棟、餐廳樓一棟;學校先後改建了四個標準的籃球場,新建
三個羽毛球場和十個桌球台,教職工健身房一個、衛生室兩個。教學樓和科教樓均裝備了高標準的校園網,各教學班都配備了高標準的多媒體;裝備了計算機教室三個,校園網路管理中心一個,多功能廳一個,語音教室一個,電子備課室一個,音樂、美術專用教室各一個和現代化的實驗室八個,教學儀器設備均達省級一類標準;各種類教學用房建築面積、使用面積,堅固程度均達到國家要求。
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教職工200人。其中,教師190人,中學高級教師23人,中學
一級教師87人,初級教師80人。研究生6人,大學本科教師92人、大學專科教師92人,學歷達標率達到100%。教師年齡結構,中青年教師占總數的80%。我校現有教學班32個,共有學生1347人。
辦學成果
通過四中領導和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教學工作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在2004年、2005年、2006年三屆全縣中小學生運動會上,獲得兩屆團體總分第一名和一屆第二名的好成績,在歷年全縣中小學生越野賽中總體成績名列前茅,2009年全縣中學生籃球比賽中獲得團體第一名的好成績,每年全國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測試,達標率達98%以上,2010年獲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先進單位稱號;在2005年文安縣首屆中學生書畫大賽中文安四中獲得團體總分第一名的好成績;最為突出的是文安四中門球隊,代表河北省參加了“2005全國新安杯少兒門球大賽”,並榮獲全國冠軍,為廊坊市乃至河北省爭了光。全體學生,在歷年中考和全縣統考中,都是以總評全縣第一的好成績向家長和社會以及各級領導交了滿意的答卷。文安四中2008年被文安縣委縣政府授予“教育教學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文化傳統
學校秉承“以人為本,以德治校,全面發展”的辦學理念,制定具體的奮鬥目標,積極構建和諧校園,全力打造教師隊伍,努力把學校辦成社會滿意、家長放心、學生樂學的一流學校。
學校領導
一、加強學校領導班子建設,以教師為本構建新型師資隊伍
領導班子建設
領導班子是學校管理的具體執行者,是學校各項工作的主心骨和領頭羊。班子戰鬥力的強弱,直接決定著一個學校的發展情況。一支盡職盡責、銳意進取、品德高尚的管理隊伍,可以將一個學校打理得井井有條,發展得生機勃勃;由此學校自成立以來努力打造一支業務過硬,作風優良,愛崗敬業,團結和睦的領導隊伍,以確保學校教育健康、和諧的向上發展。
1.端正工作態度,營造共事氛圍,創建一支和諧型管理隊伍
學校管理者,是一個以校長為核心,副校長和各處室負責人為成員組成的班子集體。每一個班子成員是否具有各司其職、忠於職守的工作態度和團結協作,和睦相處的共事觀念,將直接影響和決定著這個班子的管理效率和學校各項工作的進展。因此,四中極力打造一支思想意識高,工作態度端正,行事作風優良的和諧型管理隊伍,以推進學校教育發展,構建和諧校園。
2.加強自身學習,提高個人素質,創建一支學者型管理隊伍
什麼樣的管理隊伍將管出什麼樣的學校。領導不僅是學校大小事務的“管家婆”,同時也是教師們工作和處世為人的楷模。四中領導班子成員作為學校管理的龍頭,不斷加強自身的學習和修養,提高個人政治、業務和學識水平,樹立堅定的終身學習觀,求實上進,勤奮好學,努力創建一支學者型的管理隊伍,給學校的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生機和活力。
3.細化目標任務,深入工作底層,創建一支業務型管理隊伍
一支和諧型、學者型的領導隊伍,同時還應是一支業務型的領導隊伍。學校的事情是紛繁複雜的,如果沒有完善的規章制度,沒有切實可行的措施,沒有系統的具體安排和嚴格的監督指導,一切的作為都是無章可循,蒼白無力的。這就在業務能力上給每位班子成員都提出了嚴峻的考驗和挑戰。四中班子成員有較強的開拓進取精神和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有統籌規劃教學研究,推進教育創新的能力,學校每一項工作的開展,都經過深層的思考和梳理,並作了明確的分工,將目標任務分解和細化到了每個領導頭上,責任層層落實,校長和班子成員經常深入到教學第一線,通過聽課、評課和示範課與教師交流、研究,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做到真正理解和深入到工作的底層,對每項工作都做到了如指掌、心中有數,成為教師面前的業務能手。
教師隊伍建設
1.以師德師風建設為前提,提高教師整體素質
文安四中通過常年開展師德師風教育、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學習科學發展觀等系列活動,倡導廣大教師淡泊名利,修身勵志,建立科學的人生價值觀,樹立抵制各種不良文化侵襲的思想道德防線,培養教師敬業愛崗、無私奉獻的精神。充分發揮骨幹教師、黨員和各類先進人物的榜樣作用,積極鼓勵教師建功立業,從教育教學的工作中體驗人生的幸福,從本職工作中實現自身的價值。
2.以制度為保障,加強教師隊伍管理
制定校本學習制度,主要採用個人學習和合作探究的方式,要求教師經常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做好學習筆記、讀書心得,不斷豐富自身的學科專業知識,建立學校領導聽課制度,校長每學期不少於40次,業務校長、主任、副主任不少於60次;建立教學研究制度,校長、業務校長、主任每月不少於一次對教師進行校本培訓,每學期組織不少於兩次的大型集體教研活動,集體聽評課或教科研經驗交流,每學期參與年級部或備課組教研活動不少於20次;每位任課教師每周利用半天時間參與集體備課、聽評課或主題研究。建立教師自我反思,參與教研活動的檢查制度,制定了《集體備課制度》《教學檢查制度》,每學期每位任課教師不少於兩次書面自我反思,每學期不少於16次集體教研活動,為每個教師創造平等的參與教研活動的機會,使校本研修成為每一位教師教學的內在要求。
3.以校本教研為載體,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開展多種形式的新課程標準和新教材的校本教研活動,注重“以老帶新、以強帶弱”,發揮骨幹教師的作用,以備課組為互助載體,促進教師間的對話,鼓勵教師大膽發揮,各抒己見,以教師提出的問題為研究內容,開展研究。個人備課與集體備課相結合,備教材、備學生,變以前的課後研究改為課前研究,每學期開展練兵課、展示課、示範課活動,每次活動都有反思和記錄,通過不斷的“磨課”提高教師的教學設計和教學預設能力,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並部分製成光碟進行自我反思。每位教師每學期不少於1次公開課,每學期聽課節數不少於16節,每學期撰寫教學案例不少於2篇,研究性論文不少於1篇(《教師園地》)。
4.以培訓進修為手段,促進師資水平提高
為更好的提高育人質量,學校下大力量抓好教師的各類培訓和教育教學理論的研究與學習,學校高度重視師資培訓工作,把師資培訓作為學校可持續發展的一件大事來抓,主要措施有:組織全體教師參加中學各學科遠程教育培訓,讓教師不斷更新知識,樹立新觀念,做到與時俱進;組織校長、後備幹部到名校參觀培訓,不斷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建立骨幹教師培訓制度,選派教師參加國家級、省級、市級骨幹教師培訓,傾力打造名師工程;建立信息技術培訓制度,在校內對教師進行全員電腦操作技術和多媒體技術培訓,豐富了教師的教研手段,最佳化了課堂教學效果,促進了教師的教育創新。實施“走出去,請進來”的戰略,加強校際交流,借鑑他人經驗。幾年來學校先後多次選派各學科教學骨幹外出學習、參觀或請專家來校講學,在學校內部廣泛開展新課程改革的理論研討和交流活動,個人學習,小組合作,專家引領等多種手段相結合,帶動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提高。
幾年來,學校先後湧現國家級優秀教師1人,省級骨幹教師2人,市級骨幹教師5人,市級優質課教師 18人,縣教學標兵2人,教學能手8人,縣級優質課教師40人,最為突出的是張志雲老師,在全國青年數學教師優質課評選活動中榮獲一等獎;有400多篇教科研論文在國家級、省級、市級交流獲獎,公開發表 60多篇;科研課題《三結合對學困生的影響及對策研究》獲國家級科研立項課題研究二等獎,《信息技術與各學科教學的有效整合》獲省級科研立項課題研究二等獎,《傳統經典文化誦讀對學生情感影響探究》獲市級科研立項課題研究一等獎,課題《經典文化對學生多元智慧型發展的探究》已通過省科學規劃辦申請立項。
教學思路
二、堅持質量立校,深化教學改革,穩步提高教學效果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文安四中在教學管理上重點抓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學校領導深入教學一線,加大了教學督查力度。一是堅持領導聽課。學校中層以上幹部每周至少聽課兩節以上,及時了解教師的教學情況,督促教師上好每一節課。二是加大常規檢查力度。從晨讀、下午自習輔導、晚自習上崗到作業批改等各個環節,每天有檢查,每月有總結。由於監督有力、反饋及時,對整頓教學工作秩序、規範教學行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證作用。
2.加強教學過程的監控。首先,規範教師的教學行為,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課堂教學常規》對每位教師“備、講、查、批、導”各個教學環節及教學目標完成情況進行檢查,對檢查結果進行如實記錄,並及時反饋。
3.進一步加強了集體備課,教研組和備課組在教學上的中流砥柱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學校堅持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動制度和集體備課制度,實行以老帶新,加強集體協作,開展教學攻關。對備課組提出了明確要求,要求各教研組、備課組做到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主講人。教導處定期檢查,定期總結。由於上下重視,措施有力,檢查督促到位,集體備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有了明顯提高。
4.抓好課堂主陣地,改革課堂教學摸式。倡導教師從多角度、多側面對學生進行評價,了解把握每個學生的最佳智慧型趨向,做到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別差異,實現小組合作學習交流。
5.重視音體美教學工作,為了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突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本著“發現人才、培養人才、輸送人才”目的,學校組織成立了一些課餘興趣小組,挖掘和發揮他們的特長,學校舉行的各種活動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展示特長的機會,如舉行拔河比賽、籃球比賽、桌球比賽、羽毛球比賽、書法比賽、繪畫比賽、歌詠比賽等,培養了學生的能力,發揮了學生的特長,同時他們也為學校爭得了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