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地理學研究

《文學地理學研究》是2012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曾大興。

內容簡介

“文學地理學”既是人文地理學的一個分支,又是一個獨立的學科。打破“以時間為順序來考察文學發展歷史”的傳統研究方法,提供“以地域為分界研究文學演變特點”的全新視角。《文學地理學研究》由12個章節4個附錄構成,主要講述了“文學家的地理分布”和“文學的地域性”及與其相關的內容。12章節劃分為上、中、下三篇:上篇主要是巨觀研究;中篇是兩河流域民歌比較;下篇是嶺南文學地理。
作者曾大興是湖北赤壁人,廣州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詞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文學地理學學會籌委會主任委員,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本書是作者幾十年從事文學地理學研究的結晶。

“文學地理學”既是人文地理學的一個分支,又是一個獨立的學科。本書由12個章節4個附錄構成,主要講述了“文學家的地理分布”和“文學的地域性”及與其相關的內容。

作者簡介

曾大興,男,1958年生,湖北省赤壁市人。 1982年畢業於武漢師範學院中文系,獲學士學位。 1985年畢業於湖北大學中文系古代文學專業,獲碩士學位。 1990年至1991年為北京大學中文系訪問學者。 1985年至1993年任教於中南民族大學中文系 1992年破格晉升副教授。 1993年至1999年,任職於廣州市文化局,從事新聞與文化傳播工作,先後任《東方夜報》副總編輯,廣州市國風影視製作中心主任。 1999年至今,任教於廣州大學中文系。曾兼任廣州大學廣州發展研究院副院長。 2003年晉升教授。

圖書目錄

自序
上篇巨觀研究
第一章建設與文學史學雙峰並峙的文學地理學
一、文學地理學的研究歷史與現狀
二、文學地理學的研究對象與任務
三、文學地理學的研究意義與目標
第二章文學地理學的幾個理論問題
一、文學的時代性與地域性
二、全球一體化背景下的文學的地域性
三、國家統一背景下的文學的地域性
四、中國文學的南北之別與東西之別
五、文學與地理環境的互動關係
六、文學家的靜態分布與動態分布
七、文學士族與文學庶族之關係
第三章中國歷代文學家的地理分布
一、中國歷代文學家的地理分布格局
二、中國歷代文學家的地理分布重心
三、中國歷代文學家的分布成因與分布規律
四、文學家的地理分布與文學的地域性之關係
第四章氣候與文學之關係
一、“氣候的影響是一切影響中最強有力的影響”
二、氣候影響文學的另一種形式
三、氣候的差異影響到文學家的地理分布及其變遷
四、氣候影響到文學家的氣質與作品的風格
五、氣候(物候)的變化觸發文學家的生命意識
六、氣候的地域差異導致文學景觀的地域差異
第五章文學景觀的定義、類型與價值
一、“文學景觀”的定義與類型
二、從名人故里之爭看文學景觀的經濟價值
三、文學景觀的經濟價值源於其文學價值
中篇兩河流域民歌之比較
第六章英雄崇拜與美人崇拜
一、英雄崇拜
二、美人崇拜
三、社會價值與個體價值
四、內陸文化與海洋文化因子
第七章農桑為本與捨本逐末
一、農桑為本
二、捨本逐末
三、重土難遷與重利輕別
四、“水土之風氣”與“君上之情慾”
第八章憂患人生與瀟灑人生
一、英雄情結與故土情結的衝突
二、愛情與婚姻的背離
三、物質與精神的雙重煎熬
四、快樂第一、責任第二的觀念
五、愛情第一、婚姻第二的意識
第九章駿馬秋風冀北與杏花春雨江南
一、高大為美與纖細為美
二、氣勢如虹與氣息如蘭
三、粗頭亂服與艷抹濃妝
四、功利的人生與藝術的人生
下篇嶺南文學地理
第十章廣東歷代文學家的地理分布及其背景
一、廣東歷代文學家的分布格局及其特點
二、廣東歷代文學家的分布背景
第十一章嶺南的氣候與文學
一、嶺南的氣候特點
二、嶺南文學所描寫的氣候與物候
三、嶺南氣候與物候對作家生命意識與藝術風格的影響
餘論
第十二章廣東文學景觀的地理分布與地域特徵
一、廣東文學景觀的地理分布
二、廣東著名文學景觀的地域特徵
第十三章建立廣州文學館的意義和構想
一、廣州的政區沿革
二、建立廣州文學館的意義
三、建立廣州文學館的基本構想
附錄一文學地理學的學術體系不應忽略文學作品
附錄二中國古代歌謠理論概觀
一、歌謠的音樂屬性
二、歌謠的地域風格
三、歌謠的文化功能
四、歌謠的審美特徵
附錄三從文化要素的地理分布看廣東在全國的文化地位
一、從古代文學家的地理分布來看
二、從古代書院的地理分布來看
三、從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地理分布來看
四、從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名村的地理分布來看
五、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地理分布來看
六、被深度誤解的地理原因
附錄四廣東歷代文學家的地理分布統計表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