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沒有出於任何策劃,本期適巧有三篇研究論文與一篇研究紀要出於華文的文學脈絡。中文背景的學術參與在中國大陸向來是文化研究的主力之一,這一期四篇不期然的會合(中國文學、台灣文學、馬華文學),是我們歡迎的經驗。余桂榕〈小米文化與原鄉婦女的生命力〉,外審結果是一推薦一不推薦。兩位審查人都給了相當精彩的人類學專業評審意見。在這個基礎上,編委會經討論決議策劃「批評與回應」,一方面得以呈現本文在人類學專業理論與學術期待之外在我們看來十分難得的田野洞察,一方面也得以藉著嚴格的批評意見來深化這篇紀要的可能意涵。可惜,未推薦本文的審查人來函指責本刊編委會未循形式審查流程送第三審, 表示不願參與「批評與回應」為本刊「背書」這篇紀要。我們遺憾因此未能刊出這位審查人對這篇紀要的寶貴批評意見。同時,我們也願藉此說明,本刊編委會並非總是消極依循外審意見來作形式裁決,跨領域的刊物宗旨也使我們不自限於某單一學科認識的學術形式與價值。本刊以「批評與回應」作為積極的接觸區(contact zone),我們不需要任何評審的「背書」,而是期待些許對話的善意與慷慨。
本期「思想論壇」,賀照田對高橋哲哉〈何謂戰後責任?〉(2007年12月,新竹交大)一篇演講的與談以及高橋的回應,有興趣的讀者可參閱讀本刊第四期「思想翻譯」高橋哲哉的兩篇文章。本期「思想翻譯」,子安宣邦論三木清〈讀書論〉,有興趣的讀者可參閱本刊第六期增刊子安宣邦專輯。
與Réne Schérer在法國席亞克(Chilhac,2007年9月),午後寧靜的艾里耶河畔,一場隨興而富有啟發的專題訪談。「專題」無他,就是Réne Schérer,跟他所折射的法國思想。我要謝謝楊凱麟幾位朋友的整理與翻譯。
本刊第二期曾經專訪攝影家張乾琦。2008年10月至2009年1月在新加坡國家博物館的《雙重:張乾琦的攝影藝術》(Doubleness: Photography of Chang Chien-Chi),我們獲得兩篇展評,觀點各異,同時併陳以饗讀者。也是攝影家的布希亞談攝影世界,dailymotion上流通一件六分鐘的專訪,法語訪談沒有字幕,我們為其作了中文「轉譯」。這也是今後本刊可能為讀者提供的一項新的服務:在youtube或dailymotion之類媒介影片流通的內容,若進行的語言不屬中文英文,又沒有中英文字幕,那麼在興趣相符、翻譯資源允許之下,可考慮提供「轉譯」並附上影片出處的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