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採購成本

③ 因原材料或零部件不合格而導致的對本公司的生產、交貨的影響; ④

什麼是整體採購成本

整體採購成本又稱為戰略採購成本,是除採購成本之外考慮到原材料或零部件在本企業產品的全部壽命周期過程中所發生的成本,它包括採購在市場調研、自製或採購決策、產品預開發與開發中供應商的參與、供應商交貨、庫存、生產、出貨測試、售後服務等整體供應鏈中各環節所產生的費用對成本的影響,概括起來是指在本公司產品的市場研究、開發、生產與售後服務各階段,因供應商的參與或提供的產品(或服務)所導致的成本,它包括供應商的參與或提供的產品(或服務)沒有達到最高水平而造成的二次成本或損失。作為採購人員,其最終目的不僅是要以最低的成本及時採購到質量最好的原材料或零部件,而且要在本公司產品的全部壽命周期過程中,即產品的市場研究、開發、生產與售後服務的各環節,都要將最好的供應商最有效地利用起來,以降低整體採購成本。

整體採購成本的發生

按功能來劃分,整體採購成本發生在以下的過程中:開發過程、採購過程、企划過程、質量過程、服務過程。

(1)在開發過程中,因供應商介入或選擇可能發生的成本:

① 原材料或零部件對產品的規格與技術水平的影響;

② 供應商技術水平及參與本公司產品開發的程度;

③ 對供應商技術水平的審核;

④ 原材料或零部件的合格及認可過程;

⑤ 原材料或零部件的開發周期對本公司產品的開發周期影響;

⑥ 原材料或零部件及其工裝(如模具)等不合格對本公司產品開發的影響等。

(2)採購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成本:

① 原材料或零部件採購費用或單價;

② 市場調研與供應商考察、審核費用;

③ 下單、跟貨等行政費用;

④ 檔案處理及行政錯誤費用;

⑤ 付款條件所導致的匯率、利息等費用;

⑥ 原材料運輸、保險等費用等。

(3)企劃(包括生產)過程中可能因採購而發生的成本:

① 收貨、發貨(至生產使用點)費用;

② 安全庫存倉儲費、庫存利息;

③ 不合格來料滯倉費、退貨、包裝運輸費;

④ 交貨不及時對本公司生產的影響及對倉管等工作的影響;

⑤ 生產過程中的原材料或零部件庫存;

⑥ 企劃與生產過程中涉及原材料或零部件的行政費用等。

(4)質量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採購成本:

① 供應商質量體系審核及質量水平確認(含收貨標準);

② 檢驗成本;

③ 因原材料或零部件不合格而導致的對本公司的生產、交貨的影響;

④ 不合格品本身的返工或退貨成本;

⑤ 生產過程中不合格品導致的本公司產品的不合格;

⑥ 處理不合格來料的行政費用等。

(5)售後服務過程中因原材料或零部件而發生的成本:

① 零部件失效產生的維修成本;

② 零部件供應給服務維修點不及時而造成的影響;

③ 因零部件問題嚴重而影響本公司的產品銷售;

④ 因零部件問題導致本公司的產品理賠等。

整體採購成本的作用

在實際採購過程中,整體採購成本分析通常要依據採購物品的分類模組按80/20規則選擇主要的零部件進行,而不必運用到全部的採購物料。整體採購成本分析需要由有經驗的採購、企劃、開發、生產、品質、經濟、成本人員一起組成跨功能小組共同進行,一般是先在現有的供應商中選擇最重要的進行綜合採購成本分析,找出實際整體採購成本與採購價格之間的差距,分析各項成本發生的原因,在此基礎上提出改進措施。通過對現有主要供應商的整體採購成本分析的規律性總結,在新產品的開發過程中再綜合運用於“上游”採購,以達到有預防性地降低整體採購成本的目的。

本條目在以下條目中被提及

關鍵字

整體採購成本,戰略採購成本.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