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該書作者為南京大學童星教授。由童星教授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網路社會對交往行為的影響》(批准號為01BSH010),最終成果為專著《網路與社會交往》。
成果
概述了網路社會交往的形成、動因、方式、類型、特徵、過程與發展趨勢,探討了情感性交往、商務性交往和公共信息交往等三種基本網路社會交往,剖析了網路社會交往主體的構成及其行為和心理特徵,對網路社會交往同日常社會交往的異同之處進行了比較,構建了關於網路社會交往的理論和解釋模型,分析了網路社會交往對日常社會交往的衝擊。
書中相關原文引錄如下:
網路社會交往的結構--"散點式互聯"
技術與規範--"散點式互聯"的產生在剛剛過去的半個世紀裡,計算機領域先後發生了三次具有革命性的"浪潮"。首次浪潮的關鍵是信息的處理,所依託的是體態臃腫的大型計算機;第二次浪潮的關鍵是信息的獲取,所依託的是辦公自動化和微型計算機;第三次浪潮的關鍵則為信息的存取革命和資源共享,所依託的是計算機網路。所謂計算機網路,就是使相對獨立的計算機處理節點通過線路組構成一個信息系統,每個節點間可自由交換信息。通過網路集合分散於各處的信息系統,使人們穿越時空界域以便協同合作,實現信息網路資源的拓展和共享。
網際網路較之於傳統的信息媒體,其最大的也是最無可替代的優點就是信息的雙向交流。計算機網路事實上就是一個"互聯的自主的計算機集合"。互聯即是指計算機之間由通信線路聯通,藉助網路軟體施展資源共享;自主即是指網路中的計算機是平等的,無主從之分。多媒體技術、高速寬頻通信技術、信息壓縮技術及超文本技術等等,在信息網路中得到了極大的運用。在這裡,人們不論何時何地均可享用網路上取之不竭的信息資源,實現千里之外的計算機互訪。用戶不僅可以在網上傳送電子郵件,參與電子集會,傳獲電子物品,享用免費軟體,也可以接受不同層次、不同內容的教育。信息網路的資源互動共享這一特性,使得身臨其境的人們互通訊息,優勢互補,大獲其益。"網路社會"這一概念,現在人們大多用來指稱由無數電腦通過區域網路站,以互聯的形式,使分散在不同地域的人們連結起來,所形成的既獨立又互聯、既接收又傳輸信息的國際網路系統與國際網路存在形式。網路空間與現實空間有著巨大的差異;現實空間是基於地緣的、物質的乃至觀念的種種設定,人們熟悉並生活於其中的實實在在的現實情境;而網路空間則是基於人們的認同,由能滿足人們生活興趣、關係、幻想和交易等需要的計算機網路,所建立的人類交流信息、體驗情感的"虛擬時空"、"微縮世界"、"克隆社會"。正如有的學者所言,前一個是由原子構成的物質世界,後一個是由數位化架構的虛擬世界;前一個是現實的自然平台,後一個是虛擬的數字平台。網路社會交往就是在這樣一個虛擬世界、數字平台上展開的,因而也就有了全新的環境、規範和文化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