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思維方式轉向之透視研究

內容介紹

《教育思維方式轉向之透視研究:從實體性思維到生成性思維》以中國傳統的老子生成哲學思想為基本原則,以懷特海的過程哲學中的核心概念“生成”為主要視角,並採用以實體性哲學思維與生成性哲學思維相對照的基本方式,為解讀教育提供兩個參照系或兩種透視方式。研究方法是以實體性和生成性的認識論和本體論相結合、教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育學科與其他學科相結合的方法,特別是通過本體論的透視方法和思維分類方法相結合的方法,以期通過以廣度達到深度的途徑對現代教育的性質進行探索。

作品目錄

摘要Abstract目錄第1章導論:教育思維方式轉變概論1.1問題的提出與本文研究的方法 1.1.1問題的提出 1.1.2本文研究的方法1.2教育思維方式轉變的背景 1.2.1教育思維方式轉變的社會背景 1.2.2教育思維方式轉變的哲學背景:兩種思維方式的哲學歷史回顧 1.2.3兩種思維方式轉變的科學背景 1.2.4兩種思維方式的基本特點及其在教育上體現 1.2.5兩種思維方式發展的時代走向1.3教育思維方式轉變的基本假設 1.3.1教育思維方式轉變的基本內涵 1.3.2教育思維方式轉變的核心:是一種教育範式的大轉變 1.3.3教育思維方式轉變的基本體現:價值觀的轉變 1.3.4教育思維方式轉變中的學習觀轉變 1.3.5教育思維轉變中的發展機制觀 1.3.6教育思維方式轉變中的學生觀 1.3.7教育思維方式轉變中的教師觀、學校觀和管理觀 1.3.8教育思維方式轉變中的課堂觀、教室觀和班級觀 1.3.9教育思維方式轉變中的家庭觀、社區觀與社會觀第2章教育思維方式轉變的內涵之一:實體性思維參考系中的教育2.1實體性思維教育觀的總體性假設2.2實體性思維視野中教育的特徵 2.2.1實體性思維在教育理論價值取向上的特點 2.2.2實體性教育在教育實踐價值取向上的基本特徵2.3實體性思維的教育之反思與評價 2.3.1關於實體性教育的反思 2.3.2約翰·杜威對傳統的實體性教育的反思與批評2.4實體性教育的模型之建構第3章教育思維方式轉變的內涵之二:生成性思維參考系中的教育3.1生成性教育的理論假設3.2生成性教育的特徵 3.2.1生成性教育的基本特徵 3.2.2生成性教育的模型之建構3.3生成性教育的機制 3.3.1自我教育的自組織生成機制 3.3.2豐富模式的他組織教育生成機制3.4生成性教育的核心指標 3.4.1生命力指標 3.4.2自主性指標 3.4.3聯繫性指標 3.4.4轉變性指標 3.4.5流動性指標3.5生成性教育內涵的探析一不同視角下的生成性教育 3.5.1懷特海過程哲學視野中的生成性教育 3.5.2老子生成演化哲學中的生成性教育 3.5.3複雜性科學哲學視野中的生成性教育3.6相關教育理論與實踐變革對生成性教育的支持 3.6.1蒙台梭利的幼兒教育實踐的歷史性啟示——重視教育中的生命力之典型 3.6.2杜威教育實驗的革命性啟示——重視個人與世界經驗性聯繫、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的代表 3.6.3生本教育的現實啟示——探本求源的的中國教育變革之里程碑 3.6.4因時而化的德育觀——魯潔教授的德育理論變革3.7生成性視野中的教育人生之構想第4章教育思維方式轉變的外延之一:教育思維轉變的大趨勢及其結論4.1教育思維變革的方向與大趨勢4.2教育思維方式轉變的結論第5章教育思維方式轉變外延之二:教育思維方式轉變的複雜性及其討論5.1教育思維方式轉變的複雜性 5.1.1教育思維方式轉變在觀念與理論上的複雜性 5.1.2教育思維方式轉變在實踐上的複雜性5.2關於教育思維方式轉換的討論結束語:關於教育與教育學性質的討論參考文獻後記(一)來自內心的感謝(二)感謝之外的話(三)寫在出版前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