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基礎與案例教程

教育學基礎與案例教程

《教育學基礎與案例教程》是2014年3月國防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焦鋒、姚玲。

內容簡介

本書介紹了教育學的基本框架和理論,在為學習者提供當前教育研究成果和教育案例的基礎上,從教育與社會和個體發展、教育目的、教師與學生、課程與教學以及德育工作和班級管理等多方面闡述教育學的基本內容,讓學習者形成對教育學的整體認識,獲得教師資格應有的教育理念和技能。本書可以作為普通高校教育學公共課教材使用,也可以作為各級教育學院、教育學函授班以及中國小教師培訓的教材。

圖書目錄

第一章教育與教育學1
第一節教育的發展1
一、 教育的概念1
二、 教育的要素3
三、 教育的形態4
四、 教育的起源與發展過程7
第二節教育學的發展12
一、 歷史上的教育學思想12
二、 教育學的建立與變革14
三、 教育學的研究方法18
第一章案例學習部分22
第二章教育與社會的發展36
第一節教育與政治經濟制度36
一、 政治經濟制度對教育的制約36
二、 教育對政治經濟制度的影響38
第二節教育與生產力39
一、 生產力對教育的決定作用39
二、 教育對生產力的促進作用40
第三節教育與人口42
一、 人口對教育的影響42
二、 教育的人口功能43
第四節教育與科學技術44
一、 科學技術對教育的影響44
二、 教育對科學技術發展的作用44
三、 信息技術與教育45
第五節教育與文化46
一、 教育與文化是相互依存、 相互制約的關係46
二、 學校文化47
三、 學生文化49
第二章案例學習部分50
第三章教育與個人的發展68
第一節個體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68
一、 個體身心發展的概念68
二、 個體身心發展的動因69
三、 個體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70
第二節影響個體身心發展的因素71
一、 遺傳對個體發展的影響71
二、 成熟對個體發展的影響72
三、 環境對個體發展的影響72
四、 學校教育對個體發展的特殊功能73
五、 個體主觀能動性的巨大作用74

第三節教育對人類地位的提升75
一、 教育對人的價值的發現75
二、 教育對人的潛力的發掘75
三、 教育對人的力量的發揮75
四、 教育對人的個性的發展76
五、 教育促進個體的社會化76
六、 教育促進個體個性化77
第四節普通中等教育的特殊任務79
一、 少年期的年齡特徵與國中教育的個體發展任務79
二、 青年期的年齡特徵與高中教育的個體發展任務79
第三章案例學習部分80
第四章教育目的87
第一節教育目的的概念和層次結構87
一、 教育目的的概念87
二、 教育目的的意義和功能88
三、 教育目的的特性89
四、 教育目的的層次性89
五、 教育目的的類型92
第二節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據92
一、 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於特定的社會政治、 經濟、 文化背景92
二、 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於受教育者的身心特點93
三、 教育目的體現了人們的教育理想94
四、 教育目的的價值取向95
五、 我國的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馬克思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學說基礎之上96
第三節我國的教育目的100
一、 我國教育目的的表述100
二、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102
第四章案例學習部分108
第五章學生與教師114
第一節學生114
一、 學生的本質特徵114
二、 當代中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115
三、 學生的地位117
第二節教師120
一、 教師職業的性質及其勞動的特點120
二、 教師的職業角色122
三、 教師的權利和義務123
四、 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養124
五、 教師個體專業發展的途徑和階段127

第三節師生關係130
一、 良好的師生關係的特點130
二、 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辯證關係131
三、 良好師生關係的建立對教師的要求132
第五章案例學習部分133
第六章課程138
第一節課程概述138
一、 課程的詞源分析138
二、 課程的幾種典型定義138
三、 課程的意義140
四、 課程的分類140
五、 制約課程的主要因素142
第二節當代課程理論143
一、 進步主義課程觀143
二、 要素主義課程論144
三、 永恆主義課程觀144
四、 後現代主義課程觀144
第三節課程目標144
一、 課程目標與教育目的、 培養目標、 教學目標的關係144
二、 制定課程目標的依據145
第四節課程設計147
一、 什麼是課程設計147
二、 課程檔案的三個層次148
第五節課程實施151
一、 課程實施的概念151
二、 課程實施的結構151
第六節課程評價152
一、 課程評價的概念152
二、 課程評價的主要模式153
三、 課程評價的過程154
第七節校本課程154
一、 校本課程的概念154
二、 校本課程開發的意義155
三、 校本課程開發的原則156
四、 校本課程開發的步驟156
五、 我國校本課程在開發中遇到的問題和應對157
第八節課程的變革158
一、 文化因素與課程變革158
二、 經濟因素與課程變革158
三、 科技革新與課程變革159
四、 學生髮展與課程變革160
五、 政治因素與課程變革160
第六章案例學習部分161
第七章教學(上)171

第一節教學工作的意義和任務171
一、 教學的概念171
二、 教學的意義171
三、 教學的一般任務172
第二節教學過程174
一、 教學過程的基本概念174
二、 教學過程的基本特點175
三、 教學過程的結構177
第三節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178
一、 教學原則178
二、 教學方法181
第七章案例學習部分183
第八章教學(下)189
第一節教學工作的基本程式189
一、 備課189
二、 上課190
三、 作業檢查與批改191
四、 課外輔導192
五、 學業成績考查與評定192
第二節教學組織形式193
一、 個別教學制193
二、 班級授課制194
三、 分組教學制195
四、 設計教學法和道爾頓制195
第三節教學策略196
一、 什麼是教學策略196
二、 教學策略的主要類型196
第八章案例學習部分198
第九章德育207
第一節德育的意義、 目標和內容207
一、 德育的概念207
二、 德育的意義208
三、 德育目標209
四、 德育內容210
第二節德育過程211
一、 德育過程的概念211
二、 德育過程的結構和矛盾212
三、 德育過程的規律212
第三節德育的原則、 途徑和方法215
一、 新時期青少年學生思想的特點215
二、 德育原則216
三、 德育的途徑217
四、 德育的方法218
第四節德育模式219

一、 認知模式219
二、 體諒模式223
三、 社會模仿模式225
第九章案例學習部分226
第十章班級管理232
第一節班級管理的意義232
一、 班級232
二、 班級管理233
第二節班級管理的幾種模式234
一、 常規管理234
二、 平行管理234
三、 民主管理235
四、 目標管理235
第三節當前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235
一、 當前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235
二、 建立以學生為本的班級管理的機制236
第四節班集體的形成236
一、 班集體的教育價值236
二、 班集體的形成與培養237
第五節班主任與班級管理238
一、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的地位與作用239
二、 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內容與方法240
三、 班主任應具備的修養242
第十章案例學習部分242
附錄250
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學教育學》模擬試題及答案(一)250
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學教育學》模擬試題及答案(二)257
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學教育學》模擬試題及答案(三)264
參考文獻27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