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連翹(去心,研碎)七分,防風七分,荊芥七分,黃連(不用酒炒)一分,牛蒡子(揀淨,炒香,研碎)七分,桔梗六分,陳枳殼(炒)五分,前胡一錢,紫草茸(酒洗,研末)五分,小川芎七分,升麻三分,木通七分,蟬蛻十二隻,如有閏月十三隻(洗淨,曬,去頭足),麥門冬(去心)一錢,甘草(生,去皮)二分。
用法用量
加生薑一片,燈心五十寸,水煎服。
功用
《痘科類編》:清熱解毒疏利。
主治
發熱一日,即見痘苗,極痘稠密,大熱蒸蒸,煩躁昏沉,不省人事,唇焦口渴。
方義
連翹清熱解毒,消腫散結;防風、荊芥祛風解表;黃連瀉火解毒;牛蒡子、升麻、蟬蛻發表透疹;桔梗排膿;枳殼行滯消脹;前胡散風清熱;紫草茸苦寒清熱涼血解毒;小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木通苦寒通經利尿通淋;麥門冬益胃生津;甘草調和諸藥。
加減化裁
若毒火內盛,大便結燥,二三日不解.小便短澀又黃,加酒炒大黃八分;毒火盛,加酒炒黃芩二分。
重要文獻摘要
1、《羅氏會約醫鏡》:“治小兒痘瘡,服前方微汗後,熱甚煩燥、口渴、妄語等證。連翹 牛蒡子 黃連酒炒,各七分 枳殼八分 防風 前胡 木通各五分荊芥 紫草茸酒浸 蟬退去頭足 升麻 小川芎 甘草各四分 麥冬八分 水煎服。人大加倍。如大便秘澀者,加大黃酒炒一錢微利之,不秘者勿用。如腹痛、腰痛者,此毒氣誠重。痘毒出外,其痛自止,切不可用純涼,以阻遏其毒出之勢,而使之內攻也。亦用此湯治之自愈。”
2、《近代中醫未刊本精選》:“或發汗之後身熱不退者,且勿峻攻,姑少待之。其或煩悶燥渴而妄語者,用敗毒和中散清之。大便秘者,加酒炒大黃微利之。不秘不加。服之後,覺煩躁少解即止勿服,聽其痘出外,而中自安。切不可輕用傷寒證柴胡、黃芩、花粉等清解之,此藥若用差一劑,則解虛其表,至七八日,漿必不行。”、“毒氣作腹痛者,痛稍延緩,而有作有止,多在臍以下,或連腰而痛,面紅而唇紫,手足不冷,敗毒和中散主之。”
3、《瘍醫大全》:“十神解毒湯,此方以涼血行血為主,而佐以桔、芎,有開提發數之義,引以腹通,有疏利之能,臣以丹、翹,有清解之良,視古方純用寒涼冰伏熱毒者大不同,痘已出未出,二三日問,煩悶燥渴,小便赤澀,睡臥不寧者,可甩之。可與初發熱條,敗毒和中散參用。”“紅紫:痘色深紅而帶紫色,必發熱二日即見痘苗也,身必熱微煩躁也,當以敗毒和中散主之;看其出齊,即用清毒活血湯催其長漿,漿足亦歸於順。”“紅紫乾枯:初見豆苗,即見如此暈腳⋯⋯若大便結燥二、三日不解,小水短澀又黃,此毒火內盛,急宜下之以清其毒火,仍宜用敗毒和中散加熟大黃以利之,毒火必從此而少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