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敖漢旗位於內蒙古赤峰市,是中國古代農業文明與草原文明的交匯處,境內分布著被譽為“華夏第一村”的興隆窪遺址和“旱作農業發源地”的興隆溝遺址。2001年至2003年在興隆溝發掘的碳化粟(穀子)和黍粒距今已有8000年的歷史,專家們由此推斷,西遼河上游地區是這兩種穀物的起源和中國古代北方旱作農業的起源地,從而證明敖漢旗是橫跨歐亞大陸旱作農業的發源地。此外,在敖漢旗境內發掘出的“小河西文化(距今8200年以遠)”、“興隆窪文化(距今約8200-7400年)”、“趙寶溝文化(距今約7200-6400年)”、紅山文化(距今約6700-5000年)、“小河沿文化(距今約5000-4500年)”遺址地,都發現了與旱作農業相關的生產工具,有鋤形器、鏟形器、刀、磨盤、磨棒、斧形器等,見證了敖漢旗的農業起源和農業發展歷程。
2012年8月18日,聯合國糧農組織批准敖漢旗旱作農業系統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暨“世界旱作農業發源地”,成為我國6個、全球18個農業文化遺產之一。2013年成為第一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資源
敖漢旗的農作物品種豐富多樣,最有名的粟分為黑、白、黃、綠四種顏色。黍的品種也很多,有大粒黃、大支黃、大白黍、小白黍、疙瘩黍、高粱黍和莊河黍等。除了粟和黍,敖漢旗旱作農業系統中還有其它很多糧食作物、經濟作物、蔬菜、瓜果和畜禽等。作為典型的旱作農業區,敖漢旗雜糧生產是其優勢產業,盛產穀子、糜黍、蕎麥、高粱、雜豆等綠色雜糧,其中穀子是第一大雜糧作物。該地雜糧絕大部分種植在山地或沙地,自然條件較好,極少使用化肥農藥,保證了雜糧生產的天然特性。
我國是世界第一大粟主產國,產量占世界的80%左右,出口占世界粟貿易量的90%,常年種植面積居世界第2位。粟和黍具有抗旱、早熟、耐瘠、耐鹽鹼、耐儲藏、適應性廣等適應乾旱、半乾旱地區氣候的特點,是乾旱、半乾旱地區發展可持續農業的支柱作物。同時,由於粟和黍的營養平衡、豐富,富含蛋白質、胺基酸、維生素以及硒、鈣、銅、鐵、鋅、碘、鎂等微量元素,近幾年隨著人們膳食結構的改變,以小粟和黍為代表的雜糧成為理想的健康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