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欽

敖欽

南海龍王,名字是敖欽。傳說龍能行雲布雨、消災降福,象徵祥瑞,所以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就成為全國各地的一種習俗。作為中國民間的重要信仰,各地建有龍王廟來供拜龍王。廟內多設坐像,通常只立有一位龍王。 南海龍王是奉玉帝之命管理海洋的神仙,南海龍王的職責是管理海洋中的生靈,在人間司風管雨,統帥無數蝦兵蟹將。唐僧西天取經,南海龍王曾多次幫忙,或去興風作雨,或率兵助陣。

基本信息

龍王傳說

南海龍王 南海龍王

南海龍王,即南海之神(祝融、中國民間稱洪聖爺)的化身。清雍正之前,四海之神均為五行四方之神,雍正別出心裁加封“龍王”二字,而後才有龍王為海神一說。現為道教神祇之一,源於古代龍神崇拜和海神信仰。因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日本亦有信奉。被認為具有掌管海洋中的生靈,在人間司風管雨,因此在水旱災多的地區常被崇拜。大龍王有四位,掌管四方之海,稱四海龍王。小的龍王可以存在於一切水域中。龍王形像多是龍頭人身。

民間地位

南海龍王被認為與降水相關,遇到大旱或大澇的年景,百姓就認為是龍王發威懲罰眾生,所以龍王在眾神之中是一個嚴厲而有幾分兇惡的神。中國東部的廣大地區由於多受旱澇災,中國民間為祈求風調雨順,建有龍王廟來供拜龍王。廟內多設坐像,通常只立有一位龍王。

文獻記載

南海龍王 南海龍王

中國古代傳說中龍王「興雲布雨」之說,唐宋以來,帝王多次下詔祠龍、封龍為王,道教也有四海有龍王致雨之說,四海是指東、南、西、北四海,但四海龍王的名字卻有不同的說法。《封神榜》∶東海龍王名為敖廣,南海龍王名為敖明,西海龍王名為敖順,北海龍王名為敖吉。 乾隆17年《台灣縣誌》:「雍正二年敕封四海龍王之神,東曰顯仁,南曰昭明,西曰正恆,北曰崇禮。至於其名諱見於明代徐道《歷代神仙通鑑》。龍在中國民間文學藝術中都是人格化了的,海龍王有為民造福的,也有與民為害的。在神話小說《封神榜》、《西遊記》,戲曲雜劇《柳毅傳書》、《張羽煮海》中,都有善惡不同、性格似人的龍王出現。在《西遊記》中,有許多關於龍的描寫以及龍的故事。隨著民智開啟,佛教信仰開始傳入等因素,中國民間對龍王的形象有了改變。在這以前,龍王的印象大體都是正面的,但到了佛教開始興盛後,龍王的地位開始下降,在《西遊記》中已變成了配角,甚至是丑角。《西遊記》中,孫悟空大鬧的就是大家熟識東海龍王敖廣的龍宮,四海龍王面對孫悟空時也無力反抗,只能顫顫驚驚地獻上金箍棒、黃金甲等寶物,而出場時間也寥寥可數;而因為放火燒了龍宮,差點被玉帝處死,幸好被觀音菩薩所救,成為了唐三藏的白馬的龍王,正是另一個大家熟識的西海龍王敖閏的三太子。 《封神演義》中的四海龍王除了在《西遊記》中提及過四海龍王外,另一部章回小說《封神演義》中亦有龍王的出現。《封神演義》又叫《封神榜》,是明朝中葉至晚葉時期,由許仲琳編定,亦有一說法是由揚州道教思想家陸西星所改作。《封神演義》是以周武王討伐商紂王的故事為主幹,描述姜子牙封神的故事。在《創龍傳》中,田中芳樹多番提及到四海龍王奉玉帝的命令,協助周朝討伐商紂,而且在《封神演義》中亦的而且確有龍王的出場。但在《封神演義》中,四海龍王在周武伐紂的戰爭中並沒有擔當任何重要角色。事實上就如《創龍傳》中竜堂始所言,在任何文學作品和典籍中,並沒有提及過四海龍王曾參與周武革命的戰爭。龍王在《封神演義》中的角色,差不多跟在《西遊記》中一樣,變成了配角、丑角。

南海龍王 南海龍王

在《封神榜》中,哪吒扮演了孫悟空在《西遊記》中的角色。頑劣的哪吒不知自己身上帶著的肚兜和腕鐲是仙人的寶貝,在九河灣洗澡時將肚兜放在水中,做成了東海震動,連水晶宮也震動起來。東海龍王敖廣(亦有一說法稱敖光)派人調查,但派去的人卻被頑劣的哪吒以寶貝打死了。敖廣再派自己的三太子調查,但三太子也一樣被哪吒所殺,更被哪吒剝皮抽筋。最後敖光向哪吒父親李靖大興問罪,並聲言要向天帝奏告。哪吒心裡不服氣,追回在路上的敖廣揍了一頓。最後四海龍王向天帝上奏此事,抓著了李靖一家解上天庭審判。而且聲稱要大水淹城,這時哪吒一人擔當過錯,剖腹剜腸、剔骨肉還父母,這才平息了此事。最後哪吒在師傅太乙真人的幫助下復活,並擔當了武王伐紂戰爭中的先鋒。在這以後,在《封神演義》中便沒再提到龍王。由此可見,四海龍王協助周朝討伐商紂的說法,確實純粹是文學的創作,並無確切的神話和傳說的背景支持。 先民對南海的潮起潮落、碧波萬頃以及水患,當時不能作出解釋,於是有海神一說。關於海神,先秦的典籍裡面,即有許多記載。比較準確地說到四海海神的,是《禮記·月令》,這是對海洋里的海神祭祀的最早記錄。唐代的東、西、南、北四個海神,每一個神都有他的特定名號,南海神是廣利公,唐代文學家韓愈的名篇《南海神廟碑》說,四海海神中“南海神為貴”。大概因為這個原因,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進一步加封南海海神為洪聖廣利王。這不僅是在政治上國家對疆域控制範圍的象徵,而且也是中國民間廣大老百姓精神追求的標幟。 海南島的地理環境,尤其適合海神的傳播。這正如唐胄在明代正德年間所修《瓊台志》所描述的,海南島是“外匝大海”,要有“居安慮危之道,方稱保民”。當然,官府有“保民”的職責,但海洋遼闊無崖

南海龍王 南海龍王

岸,“滄海之曠也,人將以為險”,人們要化險為夷,當時最有效的辦法即依靠自然力:祭祀海神。聯繫到中華民族的主流文化中的龍文化,於是南海廣利王在海南的中國民間即演變成海龍王。據道光《瓊州府志》(卷八)載,陵水縣“龍王廟有三:一在城南。康熙三十六年知縣李聘率邑人創建,乾隆五十七年知縣瞿雲魁重修。一在洞樓港,一在赤嶺壁港。”又據成書於1935年的民國《儋縣誌》(卷四)記載,海南的古儋州即有龍王廟。該“龍王廟,在東門外觀音庵前。久圯。嘉慶十九年,知州言尚煒捐修。”又說:“清初,知州曹世華增建中座及頭門,中座祀龍王,故稱龍王廟。匾額有曹世華增建中座小引。”

其實,歷代自中原渡海到海南來的人士,都要先祭祀海龍王,以祈求安全渡海。唐朝貶官王義方,到儋州任吉安縣丞後,為黎族子弟講經授學,是島上傳播中原文化第一人。當他行至南海時,寫祭文與舟人一同祭祀海龍王。明誼修、張岳崧纂《瓊州府志》卷二十九載:“時當盛夏,風濤蒸毒”,而當他向海龍王禱告之後,“既而開霽,南渡吉安。”屈大鈞《廣東新語》卷六《218海神》中進一步作了描述:“溟海吞吐百粵,崩波鼓舞百十丈,狀若雪山,嘗有海神臨海而射。……海神甚靈,(明)嘉靖間有渡海者,見海神特立水上,高可丈余,朱髮長髯,冠劍偉麗,眾驚伏下拜,海神徐掠舟而過,有光經久不滅。次日有三舟復見,大噪拒之,風波大作,舟盡覆。語云:‘上海人,下海神。’蓋言以海神為命也。”諸如此類的奇異傳說,錄於古籍中或廣泛傳於中國民間。這足證海南中國民間信仰的海龍王祭祀的久遠普遍。中國中國民間傳說早有龍的許多故事,如果聯繫到上古時代的元典《周易》爻辭中“潛龍勿用”、“亢龍有悔”等的時空動靜觀念,知道龍是陽剛進取精神的象徵,又是在時空變易中時刻有對老百姓潤物廣利的功跡。所以說中國人都是龍種,龍的傳人。為什麼這樣說呢?據說人祖太昊帝伏羲就是龍和地母所生。遠古的時候,中國這片地方叫華胥氏之國。有位叫華胥氏的姑娘,她就是地母。有一天,地母華胥氏到風景優美的大沼澤雷澤去遊玩。正走之間,突然看到一個巨大的腳印出現在眼前。地母心想這是誰的腳印,這么大,可比我的腳大得多了。心裡想著,就伸過腳去踩住這個大腳印,想和它比一比。可這一踩不要緊,只覺得心中一驚,就懷了孕。後來就生下了一個兒子名叫伏羲。地母踩的是誰的腳印呢,是龍神的。這個傳說,恰好證明,《易》中的內卦曰貞,外卦曰悔,“貞”的涵義是“正”,“悔”是變動。所以龍是調節陰陽、潤濟民間萬物的正神,又是在時間移動中專事拯救災難的善神。海龍王護佑平安的功能,在海南可以區分為對在海上往來牟利的商家以及聚居海島的黎族同胞。  為利潤所驅動,宋代的商人知道海南的香料品質高且價格便宜。據《宋史·食貨志》載:“宋之經費,茶、鹽、礬之外,惟香之為利博。”宋代的外商頻繁來到海南,有的定居下來,形成番浦、番村,建廟祭祀,為往來求平安。宋·趙汝適《諸蕃志》卷下《海南》載:“瓊山、澄邁、臨高、文昌、樂會,皆有市舶。”“昌化在黎母山之西北,即古儋州也……城西五十餘里,一石峰在海州巨浸之間,形類獅子,實貞利侯廟,商舶祈風於是。”“萬安軍在黎母山之東南……城東有舶主都綱廟,土人敬信,禱卜立應,舶舟往來,祭而後行。”古儋州的貞利侯廟及萬安軍的舶主都綱廟,是不是如上文說到的早期龍王廟有承傳關係,今已不可考;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這些廟都設在海邊,是海舶商人所建,祭祀的為商舶祈求海航順風的南海海神,而且“禱卜立應”。宋代商人祈求平安的禱祝,一直綿延不斷。

出海人把自己的身家性命,繫於海龍王的保護之中。清代屈大均寫道:“祝融者,南海之君也。虞翻云:‘祝,大也;融,明也。南海為太明之地,其神浴月以開炎天,故曰祝融也’。”這類傳說,後面還有因海上颶風四起,霧雨迷朦,船上的人都涕泣呼號求祝融保命;片刻之間,天日晴朗,飄行萬里,“如度衽席。”這種拯救海上災難的傳說,在海南的海上航行中成為了一種信仰。

海南的黎族,除了島上的原住民外,也有“百越”人遷移而來。百越族的文身習俗,也與向海上龍王祈求護佑平安有關。《漢書·地理志》載:“其君禹後,帝少康之庶子,封於會稽。文身斷髮,以避蛟龍之害。”應劭注曰:“常在水中,故斷其發,紋其身,以像龍子,故不見傷害也。”海龍王護佑平安的祈求,不僅在中國流傳,在黎族也有著共同的民間信仰。

廣利眾生與“除國蠹”、“去民蟊” 有潤物廣利品德的海龍王,像一面無形的旗幟,飄揚在海南老百姓的精神世界裡。對於海龍王的信仰和崇拜,是隨著唐代以後海上絲綢之路對外貿易的發達而日益興盛。南海神被封為廣利王;所謂“廣利”,是“廣徠天下財利”之意,也為“廣利生民”之意。宋元以後,南海貿易日益繁榮,中外海舶互相往來,中國輸出的商品是絲綢、茶葉及手工藝品等,外國運來的是金、銀、琉璃、珠璣、象牙、各種香料,對外貿易的國家沿海一帶有數十個,如占婆(今高棉)、占城(今越南)、天竺(今印度)、獅子國(今斯里蘭卡)等。當海上絲綢之路的船舶頻頻來往於廣州、揚州、泉州等港口的時候,海南島是南海航行必經之地,一些港灣也成為往來商船避風的場所。海南島與南海諸國地理相近,貿易便利。《宋會要》刑法二之一三五載:“海南四州黎峒地與南蕃相望。”《嶺外代答》卷一載:“瓊州、萬安軍、吉陽軍……若夫浮海而南,近則占誠諸蕃,遠則接於六合之外矣。”宋代來海南貿易的外國商人顯著增加。宋人樓鑰《送萬耕道帥瓊管》詩寫道:“流球大食更天表,舶交海上俱朝宗。”他在《玫瑰集》卷一九《代謝知瓊州表》中說:“今瓊管邈在萬里之外,顓居一海之中……而賈胡遙集,實為舶政之源。”“舶政之源”,說到底是獲利之源。祀奉海龍王,在海南,人們所要達到的是“神人致喜”以及“佑我家邦廣利”。南宋高宗,曾經多次在上諭中強調過的一句話:“市舶之利,頗助國用,宜循舊法,以招徠遠人,阜通貨賄。”這是站在皇帝的立場上,確認“是國家大得濟”,即國家受益。國家財源廣進,老百姓也隨之獲利。

然而,關於宋高宗的“阜通”一說,海南的貶官另有議論。李光貶海南後,曾寫下《阜通閣》詩,也描繪宋時海南與海外通商情景。其詩有小序云:“元壽使君到官未幾,浚川築堤,以通商賈之利,急先務也。因為閣匾,其榜曰阜通,辱示佳章,因次其韻。”李光讚揚海外貿易的繁榮,“萬貨來從徼外舟”,外國商船停舶海南已呈繁榮局面;但他詩中指出,要使經濟繁榮,老百姓得到實惠,必須“除國蠹”,“去民蟊”。可惜在當時是無法實現的。這也從另一個角度去祈求海南的龍王在“廣利眾生”時必須做到的!

南海龍王 南海龍王

現今,南海之濱的三亞、驚濤拍岸的大小洞天處,建造了“南海龍王”別院,安座南海龍王原身像。這是中國龍文化又一次在南海岸邊的傳承、發展,是中國民間對龍的信仰意識及對龍的形象的藝術再現,也是中國傳統的主流文化與海南民間的邊緣文化相結合的體現。這將會豐富海南文化的內涵,促進旅遊業的發展。三亞大小洞天旅遊區位於中國最南端的濱海城市——三亞,是海南島最古老的道教文化遺蹟,至今已有800年的歷史。旅遊區背靠鰲山,面向南海,鰲山屬南方山脈之餘脈,傳說為海中巨鰲化成,鰲為龍子,負重載物,定海伏波,居有洞天更具福佑。山海相連,緣不可分,南海龍王給予了這塊神仙福地無限恩施,備受慧澤。本地的原住民對南海龍王更是敬畏有加,祈佑共供奉,世代相傳。為了從道家文化體系發掘南海龍王信仰的文化蘊涵,表現南海龍王廣利天下、福澤黎民的主旨,大小洞天旅遊區內修建有南海龍王別院,別院位於鰲山腹地,正對南海。院內供奉1.9米的南海龍王原身像,“頭頂王冠生龍角,赤髮長髯,濃眉睿目,雙耳垂肩,虎鼻朱唇,龍鬚橫出,慈祥威嚴,身穿龍鱗金甲,肩披龍紋披風,手扶鎮海寶劍,足踐雙蛇,迎風偉坐于海心浪濤之顛”,以護衛國土,威鎮海疆,燮理陰陽,潤濟萬物,興雲布雨廣利天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