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所藏痕都斯坦玉器特展圖錄

內容介紹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的玉器藏品中,有雕琢極細,或鑲嵌美石,或描繪金色文彩,形制圖案均異於中國所制玉器風味者,此即所謂「痕都斯坦」玉也。
痕都斯坦本為地名,原文為Hindustan,考其所在,據清高宗天竺五印度考訛云:「葉爾羌之西,過蔥嶺,即拔達克山。由拔達克山轉而南為克什米爾,又轉而西,為痕都斯坦。」溫度斯坦即痕都斯坦,蓋即今之印度北部。
痕都斯坦玉器,頗為清代宮廷所重,清高宗曾屢為詩歌詠嘆。宮中端凝殿北小庫擰藏頗多。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記述其製作,認為「今琢玉之巧,以痕都斯坦為第一」,蓋其形制新穎精巧,而削薄之雕琢,與國人琢玉,形製取其厚重者,可謂別開生面。

作者介紹

國立故宮博物院以『整理、保管、展出原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及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所藏之歷代古文物及藝術品,並加強對古代中國文物藝術品之徵集、研究、闡揚,以擴大社教功能』為設置宗旨。館內以收藏中華文化歷代古物、圖書、文獻為主,主要承襲自宋、元、明、清四朝宮廷的皇家收藏,數量達655,713件(2008年8月底)。由於館內典藏多為中國歷朝傳世之寶,遂有「中華文化寶庫」之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