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規劃

政策規劃是對政策問題進行分析並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或方案的活動過程。是在廣泛而具體的調查階段之後制定可選擇性政策發展方案和準備計畫的過程。是整個政策過程的核心環節。政策問題只有經過政策規劃才能形成政策方案,並最終得到解決。程式一般包括目標確立、方案設計、後果預測、方案擇優、方案可行性論證等五個方面。指導原則為:信息完備、社會公正、整體性、現實性、預測性和可行性。

政策規劃主體

1、政策分析人員及其關注的焦點

關注各類社會問題,關注問題背景與前景以及與公共政策的關係;

關注各類公共政策的具體內容;

關注決策者或政策制定者做了些什麼和沒有做什麼;

關注公共政策的後果及社會影響。

政策規劃的原則

1、信息原則: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2、系統原則:全局、長遠、綜合、統籌。

3、預測原則:預則立,不預則廢!

4、客觀原則:實事求是、不偏不岐。

5、智囊原則:專業化社會的生存之道。

6、最佳化原則:比較、鑑別、選優。

7、效益原則:不做虧本買賣!

8、可行與可操作原則:不練葵花寶典、不做空中樓閣!

9、兼聽原則: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政策方案制定的步驟

1.輪廓構想:正反邏輯推論、折中推論、分析羅列;資料蒐集;數學計算;預測推論;組合方法;非系統方法。

2.細部設計:具體、深入、細緻的推敲計算。

3.方案後果估計:各種可能條件下的後果;變化條件下的不同後果;各方案後果比較。

政策規劃中的思維方法

1、經驗思維

2、邏輯思維

3、直覺思維

4、創新思維

政策規劃的程式

1、政策目標的確定:事遂人願!

(1)如何確定政策目標。

(2)價值前提與事實前提。

第一,價值前提(願)。

第二,事實前提(事) 。

2、政策方案的設計

3、政策方案的評估(前評估)

(1)預測性評估。

(2)預測的方法。

1)專家會議法。

2)德爾菲(Delphi)法。

3)投入——產出分析。

4)時間序列法。

5)回歸分析法。

6)趨勢外推法。

7)馬爾可夫模型。

(3)政策方案的可行性評估。

1)政治可行性

2)法律可行性

3)經濟可行性

4)技術可行性

5) 行政管理可行性

6)社會可行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