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學位級別
博士論文
學位授予單位
中央民族大學
學位授予時間
2009
關鍵字
巴勒斯坦問題 中東問題 政治學
館藏號
D815.4
館藏目錄
2010\D815.4\1
內容簡介
巴勒斯坦位於中東的中心地帶,西瀕地中海,南鄰西奈半島,扼亞、非、歐三洲要衝,是聯結東西部阿拉伯國家的紐帶。中東地區是歐洲人以歐洲為中心而提出的一個地理概念,今天的中東地區,包括埃及、敘利亞、黎巴嫩、伊拉克、約旦、科威特、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等18個國家和地區,面積740萬平方公里,它銜接亞、非、歐三大洲,並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戰略位置十分重要。長期以來,巴勒斯坦一直是強鄰和大國爭奪的主要目標,在歷史上也出現過部族的遷徙和後來者征服先來者。 歷史上的巴勒斯坦,包括現在的以色列、約旦、加沙和約旦河西岸。歷史上,猶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此居住過。公元前1020年至923年,猶太人在此建立了希伯來王國。羅馬帝國征服巴勒斯坦後,多次鎮壓猶太人並將大部分倖存者趕出巴勒斯坦,流落世界各地。公元622年,阿拉伯人戰勝羅馬帝國,接管巴勒斯坦。16世紀起巴勒斯坦成為奧斯曼帝國的一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淪為英國的委任統治地。自此,阿拉伯人成為該地區的主要居民。英國占領巴勒斯坦後,將其分為兩部分:約旦河以東稱外約旦,即現今的約旦哈希姆王國;約旦河以西,稱巴勒斯坦(即目前所稱的巴勒斯坦,包括現今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1947年分治前巴勒斯坦地區總面積為2.7萬平方公里。1947年11月29日,聯大通過第181號決議,規定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國和猶太國,阿拉伯國領土面積為1.15萬多平方公里。猶太人同意該決議,並於1948年5月14日宣布建立“以色列國”。阿拉伯國家反對和拒絕該決議,於以建國的次日即5月15日向以色列宣戰,結果戰敗,以占領了上述決議規定的阿拉伯國家的大部分土地。 阿拉伯人和猶太人,都聲稱自己是巴勒斯坦的真正主人,巴以衝突和中東問題就此產生。隨著矛盾在歷史上的演變和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最終成為當今世界自上世紀以來,持續時間最長、影響最為深遠的民族和地區衝突。巴以民族衝突的核心是巴勒斯坦問題。實質是巴以兩個民族之間的領土之爭,利益之爭。自昔至今,巴以衝突就夾雜了民族的、宗教的和大國背景等各種因素,加之巴以民族衝突在歷史長河中的嬗變,使巴以民族問題更加錯綜複雜。 巴以衝突自上世紀爆發以來,已釀成無數次衝突和五次中東戰爭,是當今世界持續時間最長、影響最為深遠的地區衝突之一,已成為當今國際社會最為關注的熱點問題。歷次中東戰爭中,巴以雙方共死傷近20萬人,近200萬阿拉伯人流離失所,淪為難民。另外,在戰爭中屢戰屢敗的嚴酷現實使阿方感到,不可能將有美國作後盾的以色列“趕入地中海”。對以色列來說,雖然通過戰爭占領了大片領土,擴大了戰略縱深,但由於同周圍的阿拉伯國家長期處於敵對狀態,並沒有獲得絲毫安全感。因此,巴以雙方都清醒地意識到,戰亂和流血不僅未能解決以巴勒斯坦問題為核心的中東問題,相反使中東地區長期處於動盪和不安之中。那么,只有通過政治途徑,用和平的方式才能真正解決問題。雖然這條和平之路被事實證明是艱難和曲折的,但它卻是歷史發展的必然。2004年11月11日,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拉法特抱憾離世,溫和派人物阿巴斯上台。自巴以爭端進入後阿拉法特時代以來,巴以重開和談之路,中東再現和平曙光。巴以問題出現的轉機,為和平解決巴以爭端進而實現巴以民族和解,提供了難得的契機。但是,縱觀巴以民族衝突的歷史脈絡,歷史的和現實的諸種因素的影響,都決定了巴以和談之路荊棘叢生,全面合理公正地解決以巴勒斯坦問題為核心的巴以領土爭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縱觀巴以衝突的歷史,分析影響解決巴以衝突的諸種因素,兩個古老而優秀民族最終和解,還要走艱辛而漫長的道路。 二戰後的形勢是,帝國主義在戰後舊殖民主義體系瓦解後的殖民撤退中,絞盡腦汁維護其既得利益,企圖對新興國家繼續實行控制、干涉與掠奪,保持新興國家對原宗主國的依附性,維持舊的國際不平等關係和國際經濟舊秩序。當時,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在反抗殖民統治鬥爭中覺醒,激烈的反抗鬥爭使英美帝國主義舊有的統治秩序無法獲得穩定,迫於無奈撤出軍事占領,將巴勒斯坦問題交與由當時西方大國把持的聯合國處理,其結果是以地區代理人實行新殖民主義,繼續實施對巴勒斯坦地區的控制。巴勒斯坦地區老殖民主義的終結,是廣大阿拉伯人民日益覺醒、不懈鬥爭的結果。而隨後新殖民主義的出現,則又是廣大阿拉伯國家和整個阿拉伯民族力量不十分強大的結果。在地區新殖民主義體系中,帝國主義國家是主體,客體則是包括巴勒斯坦在內的廣大中東開發中國家,而以色列則是歐美在新體系中的地區代理人。中東地區新殖民主義體系的階級基礎是——帝國主義與地區資產階級的聯盟。 聯想到當今的巴以衝突,說到底其是民族利益問題,是以色列人侵占了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領土,這是事實,國內外有些學者曲解《古蘭經》和《聖經》,從中引經據典,把巴以衝突說成是兩個宗教之間的先天衝突,這不符合歷史的觀點,這是唯心主義的觀點。因為,照此說,巴以衝突真是“神”的安排了?將永無和解之日了?再聯想到美國學者亨廷頓所說的“文明衝突論”,其實質是有意誇大並敵化了思想信仰和文化傳統的差異,並對伊斯蘭教和阿拉伯世界採取了敵視的態度,其實質是為主張美國一超獨霸、構建單極主導的世界格局和希冀強化西方聯盟以此成功抵制任何外來挑戰製造理由,更是為當前美國強權政治和霸權主義縫製的一塊遮羞布,基於“衝突的不可避免性”,把美國和西方的軍事干涉當然化。一個世紀以來,國際形勢發生了多次變化,但資本主義的本質並沒有質的變化。資本主義從它呱呱墜地起,一貫奉行的就是經濟上殖民主義剝削,政治上國際霸權專政,這一點在其走向滅亡之前永遠不會變。 文明衝突的根本原因還是利益,西方人過分突出文明之間的差異,臆斷出這種差異的必然衝突性,是過分注重自身利益,物極必反,反而又過分擔心自身的衰落及其會給其他文明體帶來超越和威脅他們的機會。事實上在文明交往中,宗教文化的差異未必不可求同存異,這一點在歷史上已經多次得到證明。同時,“文明衝突論”又是“西方文明中心論”的翻版和延伸,現代化是人類社會發展中的一個必經歷程,不是西方的特產,不需要任何意識形態進行干預,從阿拉伯世界對現代化的態度而言,並不拒絕現代化,他們只是拒絕西方的意識形態和價值理念。因此,美伊戰爭根本不具有文明衝突的特徵,其實質仍是美英出於自身利益和中東戰略的考慮而發動的一場戰爭。一定人的民族,一定人的文化,一定人的宗教,因此,西方報導的美伊戰爭是不同宗教文化之間差異所引發的文明衝突,只是表象而己。 資本主義在變化,但它的生產資料所有制結構沒有變。帝國主義在變動,但它的本質沒有變。資本主義的所有制結構和帝國主義本質,決定了帝國主義對開發中國家的政策也沒有變,它也不會變。不過和歷史相比,它的形式和手法會有一些變化,這更需要引起我們的高度注意。全球民族問題的產生比較複雜,既有歷史上的積怨,又有大國霸權的干預,還有現實利益的爭奪。其中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和霸權主義統治所遺留下來的民族矛盾與衝突,是當代世界民族問題產生的歷史根源。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是當代世界民族問題產生的國際政治根源。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是世界民族問題產生的經濟根源。尤其是在國際經濟舊秩序下,全球化的發展對落後少數民族社會所帶來的衝擊,以及全球化進程中弱勢者的抗爭與不滿,成為當代世界民族問題產生的最大溫床。 巴以問題從產生到後來的發展,都與西方的干預密不可分。我國的台灣問題,是個民族問題,是國內戰爭遺留問題,但說到底,也是美國等西方敵對勢力軍事干涉的結果。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對社會主義國家和第三世界利用民族問題實施“分化”、“西化”,是其一貫的伎倆。事實已經並將繼續證明,和軍事侵略、政治干預、扶持持不同政見者相比,利用民族問題達到分化、西化他國目的所付出的代價和成本最低,而效率和收益卻最大。在打“民族牌”方面,西方世界能夠比較嫻熟地製造他國民族矛盾,又會利用他國已有的民族矛盾。當今世界全球性的民族問題,主要表現為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大國推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侵犯或損害世界其他國家的民族利益而產生的民族問題。這是當代全球性民族問題的突出表現。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古今中外民族問題發展、演變規律,無不警醒我們,民族、宗教無小事,只有我們準確把握當今國際階級鬥爭的新特點,從世界各種複雜矛盾的大背景出發,既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和世界一體化,又保持足夠的警備和對應措施,才能把當代中國的民族問題看得更長遠、更清晰、更全面,制定的政策措施才能經得起歷史的檢驗,經得起實踐的檢驗,經得起各種風險和挑戰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