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和諧新論

“主義”之爭與政治和諧的關係 方法論與政治和諧的關係 政治制度與和諧政治的構建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11月1日)
叢書名: 學習型領導新視野叢書
平裝: 337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11902375, 7511902375
條形碼: 9787511902375
尺寸: 23.2 x 16.4 x 2.6 cm
重量: 522 g

內容簡介

《政治和諧新論》內容簡介:建設學習型政黨是實踐政治文明的核心所在。以提高黨的學習為重點,從理念、組織以及行為上進行全方位的變革,這個變革的方向就是將我們的黨建成一個學習型政黨。
“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這是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對“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這一任務的定位。從“學習型社會”到把“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作為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首要任務,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與時俱進的鮮明特徵。
學習力是一個國家的重要的軟實力。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制度,就是中央新一屆領導集體從戰略的高度加速推進中國的“軟實力”建設的一項偉大實踐。每一次的學習,都在一個新的層面將學習型政黨的建設引向深入,極大地推動中國軟實力邁向一個新的高度。

目錄

第一篇 政治和諧的現實可能性分析
·利益多元化與政治和諧
利益、政治和諧
何謂利益多元化?何謂政治和諧?
利益多元化對政治和諧的影響
當代中國的利益格局與政治和諧
利益表達:政治和諧的前提
利益表達對實現政治和諧的推動作用
利益表達的政治途徑
現階段我國利益表達的現狀
完善利益表達機制,推動政治和諧
利益協調:政治和諧的實現機制
利益協調:政治和諧的現實訴求
為實現政治和諧,利益協調須遵循的原則
我國利益協調機制存在的問題
完善利益協調機制,促進政治和諧
·政治參與:政治和諧的助推器
政治參與與政治和諧
政治參與的一般理論
政治參與與政治和諧
當代中國政治參與的若干分析
當代中國政治參與的基本特徵
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促進政治和諧的路徑選擇
·政治合法性呼喚政治和諧
政治和諧與政治合法性
政治合法性的基礎
政治合法性與政治和諧的關係
政治合法性危機與政治和諧
關於政治合法性危機
利益多元化時代,我國政治合法性面臨的困境對政治和諧的挑戰
利益多元化時代,我國政治合法性的提升
第二篇 西方“主義”之爭的反思
——尋找政治和諧的理念皈依
·“主義”之爭與政治和諧
“主義”之爭與政治和諧的關係
“主義”:政治理念的理論形態
“主義”:政治和諧的內在動力
“主義”之爭:政治和諧的觀念性障礙
“主義”之爭:政治理念的碰撞
“主義”之爭:政治和諧的觀念性障礙
西方“主義”之爭
西方“主義”之爭的特點
“舶來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方法論與政治和諧
——自由主義與保守主義關於個人主義與
整體主義之爭
方法論與政治和諧的關係
方法論的重要性
方法論:政治和諧的導航者
自由主義與保守主義關於方法論的爭論
自由主義的流派及觀點
提高個人能力絕非個人所能(大政府——新自由主義)
不能夠不等於不自由(小政府——保守自由主義
殊途同歸:個人自由至上(新自由主義和保守自由主義的共性)
保守主義的流派及觀點
精英政治(傳統保守主義)
能者統治(新保守主義)
捍衛團體自由(傳統保守主義與新保守主義的共性)
自由主義與保守主義之爭的反思
自由優於平等(自由主義與保守主義的共性)
個人主義與整體主義現實困境的反思
政策啟示:尋求個體主義與整體主義的結合,建構政治和諧
·理想道路與政治和諧
——新左翼激進主義與社會民主主義關於暴力革命與和平改良之爭
理想道路與政治和諧的關係
理想道路的意義
理想道路:政治和諧的實現方式
新左翼激進主義與社會民主主義關於理想道路的爭論
新左翼激進主義的流派及觀點
總體革命(新馬克思主義的流派及觀點)
遊牧革命(後現代主義的特點及觀點)
社會民主主義的基本價值及觀點
社會主義是一種倫理價值要求(社會民主主義的基本價值)
“同意的革命”(社會民主主義的民主道路)
新左翼激進主義與社會民主主義之爭的反思
批判資本主義(新左翼激進主義與社會民主主義的共性)
激進與保守,革命與改良的現實因素
政策啟示:順應時代潮流,和平建構政治和諧
·生態文明與政治和諧
——生態主義“紅色綠黨”與“綠色綠黨”關於
“人類中心主義”與“生態中心主義"之爭
生態文明與政治和諧的關係
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必然要求
生態文明:政治和諧的物質基石
生態主義的流變“人類中心主義”與“生態中心主義”
生態主義的流派及特徵
“紅色綠黨”與“綠色綠黨”(生態主義的兩大流派)
後物質主義:工業資本主義罪惡的滅火器(生態主義的特徵)
“人類中心主義”,還是“生態中心主義”
——“紅色綠黨”與“綠色綠黨”的分歧
“人類中心主義”(“紅色綠黨”的價值觀)
“生態中心主義”(“綠色綠黨”的價值觀)
“紅色綠黨”與“綠色綠黨”之爭的反思
“紅”與“綠”兩派生態政治價值觀的幾點啟示
政策實證:俄羅斯生態政策的具體內容
·兩性和諧與政治和諧
——女權主義各流派關於生理差別與社會差別之爭
兩性和諧與政治和諧的關係
兩性和諧的含義
兩性和諧:政治和諧的內在要求
女權主義的流變:生理差別與社會差別
女權主義的特徵、流派及觀點
溫和色彩的情緒宣洩(女權主義的特點)
性別正義(女權主義的流派及觀點)
女權主義各流派之爭的反思
生理差別不是社會差別的根據(女權主義各流派的共性)
家務勞動社會化及工資化訴求等女權運動反思
女性參政執政實例:政治:讓“她時代”大步走來
·西方“主義”之爭的反思
西方“主義”之爭的趨勢
適應社會需要,關注現實問題
題材日益豐富深化、領域日益拓展泛化
流派紛墾且相互交融
重視政府與市場關係的協調
中庸、變化及矛盾觀的價值
中庸的價值
變化的價值
矛盾觀的價值
觀念的力量——政治和諧的理念皈依
觀念的力量——深圳的明證
轉變政治思維——政治和諧的理念皈依
第三篇 夯實政治和諧的基石
——政治和諧視野下的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建設研究
·中國當代的政治制度與和諧社會
制度、政治制度基本理論
制度的基本理論
政治制度的基本理論
當代中國政治制度概述
廣義的角度
狹義的角度
政治制度與和諧政治的構建
·當代中國選舉制度
——政治和諧的民主基石
我國選舉制度概況
我國選舉制度的內涵
我國選舉制度的基本原則
我國選舉制度的歷史沿革
我國選舉制度對於和諧政治建設的重要意義
我國選舉制度的現實狀況分析
選舉方式
選區劃分
選民登記
提名代表候選人
候選人介紹
選舉的救濟
完善我國選舉制度的建議
擴大直選範圍
選區劃分科學化
改革選民登記制度
候選人提名制度
引入競選制度
加強選舉過程和結果的救濟
·當代中國的人大制度
——政治和諧的重要體現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內涵
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的特點
我國人大制度在和諧政治建設中的作用
當前人大制度研究中的若干理論問題
執政黨與人大的關係
人大代表和選民的關係問題
關於“議行合一”問題
構建和諧人大制度的構想
我國人大制度的理論建設
加強人大代表的隊伍建設
改進我國人大制度的工作機制
·當代中國的政黨制度建設
——政治和諧的根本保障
當代中國政黨制度與政治和諧
政黨和政黨制度的基本理論
從政黨比較中看當代中國政黨制度的特點
中自政黨制度的歷史選擇與多黨合作制度的建立和發展
發展我國政黨制度的優勢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現實需要
和諧社會語境下有關中國政黨制度的理論熱點
黨的先進性建設
民主黨派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關於民主黨派進一步發展的問題
促進和諧政治建設,完善我國政黨制度
完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推動政黨制度的“三化”建設
增進互信和共識,發展各黨派之間的合作與團結
正確處理矛盾和差異,保持寬鬆和諧的政治環境
高舉民主、團結兩大旗幟,充分發揮人民政協優勢
·當代中國行政制度建設
——推進政治和諧的主導力量
有中國特色國家行政制度的基本架構
行政制度的概念
中國特色行政制度的基本架構
和諧社會與政府
和諧社會與有限政府
和諧社會與服務型政府
和諧社會與透明政府
當代中國行政體制的改革探索
中國行政制度改革的歷程
行政體制改革的路徑選擇
·當代中國司法制度建設
——實現社會公平正義、促進政治和諧的必由之路
中國司法制度概述
司法權與司法制度
我國司法制度的基本原則
中國當代司法制度的特點
我國司法制度建設對於和諧政治的重要性
我國司法制度中阻礙和諧政治建設的不和諧因素
司法權的地方化
司法機關係統內的監督機制疲軟
重實體、輕程式的法律傳統
法官懲戒制度的缺陷
司法腐敗
促進和諧政治建設,改革新時期司法制度
建立獨立的司法系統
改革監督機制,強化司法監督
改革司法機關內部的管理體制和工作程式
建立法官懲戒制度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