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尼克森是全世界少數具有文采的政治領袖,他可能也是唯一一個能夠與影響世界的許多國際領袖親身打交道、抗衡、合作,並且寫出他的觀察的作家。本書寫的是過去的領袖,然而卻是為未來的領袖而寫的。尼克森界定偉大領袖是:當領袖的生涯結束,降下帷幕時,觀眾的生活就起了變化,同時歷史的進程也會發生深刻的變化。這些人物包括:邱吉爾、戴高樂、麥克阿瑟、吉田茂、赫魯雪夫、周恩來等人。他透過本書的研究,回答以下的問題:是什麼使這些領袖與眾不同?領袖和跟隨者之間那種特別的激情又是什麼?
在前言中尼克森說:「躋身偉大領袖之列的可靠公式有三:偉大的人物、偉大的國家和偉大的事件。」正值台灣總統大選的時候,我們展讀尼克森所議論的偉大國家領袖,相信不僅能給予從政人物深刻啟發,也給我們每個選民一個明確的提醒:在台灣遭逢關鍵時局的此刻,什麼樣的人物才足以稱為偉大領袖。
作者簡介
理察·米爾豪斯·尼克森 (Richard Milhous Nixon)於1913年1月9日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附近的約巴林達鎮。愛爾蘭人後裔。1934年獲惠特爾學院學士學位。後進杜克大學專修法學,1937年獲法學士學位。1937年至1942年在加利福尼亞州惠特爾當律師。1938年6月加入共和黨。1942年至1946年在海軍服役,升為海軍少校。
1946年,尼克森當選為美國眾議院共和黨議員,開始步入政界。1950年當選為美國聯邦參議員。1952年,他作為艾森豪的競選夥伴,當選為美國副總統。1956年他再度當選為美國副總統。1959年在競選總統中以微弱票差被約翰·甘迺迪擊敗。競選失敗後,尼克森先後在洛杉磯和紐約從事律師工作。
1968年尼克森重返政壇,在當年的美國大選中,他擊敗民主黨人漢弗萊和獨立競選人華萊士,當選為美國第46屆(第37任)總統。1972年1月連任第47屆總統。1974年8月因“水門事件”被迫辭去總統職務。
1994年4月18日傍晚,尼克森在新澤西家中突患中風,當即被送往康奈爾中心急救。21日下午起,他陷入“深度昏迷狀態”。22日在紐約康奈爾醫療中心逝世,享年81歲。
尼克森於1972年2月首次訪華,成為訪問中國的第一位美國總統。訪華期間中美兩國政府發表了著名的《上海公報》。尼克森為打開中美關係大門並為改善和發展中美兩國關係作出了重要貢獻。
尼克森1962年寫了《6次危機》一書,記敘他自己的生活經歷,自道短長,自言甘苦。退出政壇後,他在隱居式生活中大量讀書,尤其偏愛政治家的著作。讀書之餘以筆耕為樂,於70年代末和80年代先後出版了《尼克森回憶錄》、《真正的戰爭》、《領袖們》、《別再有越南》和《1999:不戰而勝》、《超越和平》。
1940年6月與瑞安結婚。他們有兩個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