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氏溫標

隨著測溫技術的發展,人們早就不使用玻璃汞溫度計作為定義溫標的內插儀器了。但是後來仍有人把水沸點為100度、冰點為零度的溫標都稱為攝氏溫標。1954年第10屆國際計量大會決定採用水三相點一個固定點來定義溫度的單位,冰點已不再是溫標的定義固定點了。因此,"攝氏溫標"這一術語也就不應再繼續使用了(見國際實用溫標)。
攝氏溫度
溫度的單位有了新的、更加精確和科學的定義以後,考慮到人們長期以來的使用習慣,仍然保留攝氏溫度這一名詞,但它有了新的意義。某一熱狀態的攝氏溫度,就是用它與一特定的熱狀態(比水三相點溫度低0.01K的熱狀態,即零攝氏度)之間的溫度差所表示的溫度。這個溫度差要用開爾文溫度來表示。即攝氏溫度就是按下式定義的溫度t=T-273.15,式中t就是攝氏溫度的符號,它的單位稱為攝氏度,常用符式°C表示。式中T是開爾文溫度。因此,攝氏溫度是從開爾文溫度導出的,是以零攝氏度作為計算起點的溫度。攝氏溫度和開爾文溫度相差一個常數273.15K,彼此可以互相換算。熱力學溫度可以表示成開爾文溫度,也可以表示成攝氏溫度;同樣,國際實用溫標溫度也可以用這兩種溫度來表示。在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中見到的攝氏溫度,都是國際實用溫標的攝氏溫度,即其溫度數值是按國際實用溫標的定義來確定的,而和攝氏溫標的原定義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