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夷

攘夷

攘夷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rǎng yí,抗拒異族入侵擴張諸侯領土的意思,通常與尊王並列。

詞語釋義

rǎng yí ㄖㄤˇ ㄧˊ

攘夷

詞語解釋

抗拒異族入侵擴張諸侯領土的意思。 元 劉壎 《隱居通議·文章八》:“薦紳先生方且雍雍然,峩峩然,交誦致知格物之微言,深贊攘夷復土之偉畫。” 陳去病 《哭夢逋老友》詩:“ 同甫 當年負盛名,揮毫驚起攘夷聲。”

相關事件

公元前7世紀中期,齊桓公藉助周天子的權威來震懾和威服諸侯,並幫助天子樹立威望打擊不臣服的四夷。齊國任用管仲改革,積極改革內戰、發展生產、改革軍制、組建強大軍隊、以“尊王攘夷”為號召,擴充疆界。通過改革國富國強兵,齊桓公在召集諸侯葵丘會盟 ,周天子派人參加。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這個政策實施下遊牧民族就無法擊破像秦、晉、趙、齊、燕這樣的前線尊王攘夷諸侯來實現對中原的征服,遊牧民族反而要時刻面對來自諸侯侵奪牧場領地的威脅。

魯僖公四年(前656年),齊桓公率領諸侯進入楚國,質問楚國為何不按時向周天子進貢祭祀所用的茅草而導致祭祀大典無法及時進行,使得楚國承認自己的錯誤。魯僖公九年(前651年),齊桓公召集各路諸侯召開葵丘之盟,提出“尊周室,攘夷狄,禁篡弒,抑兼併”。周襄王派宰孔參加,並賜王室祭祀祖先的祭肉給齊桓公。

齊桓公二十三年(前663年),山戎攻打燕國,燕向齊求救,齊桓公救燕。齊桓公二十五年(前661年),山戎攻打邢國,管仲提出“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昵,不可棄也”,齊桓公再次發兵攻打山戎以救邢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