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性
創始人之一Sander曾經總結過DLA 的研究意義: a.模型用極其簡單的算法抓住了廣泛的自然現象的關鍵成分卻沒有明確的物理機制;b.通過簡單的運動學和動力學過程就可以產生具有標度不變性的自相似的分形結構,從而建立分形理論和實驗觀察之間的橋樑,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實際體系中分形生長的機理;c.界面具有複雜的形狀和不穩定性的性質,生長過程是一個遠離平衡的動力學過程,但集團的結構卻有穩定且確定的分形維數。
1983年,Meakin 對Witten-Sander的DLA模型進行了修正。他認為在DLA模型中有一個不動的核心是不符合客觀實際情況的,因此提出讓所有微粒都進入點陣進行無規隨機運動。當兩個微粒相遇後就結成簇團,簇團也作隨機運動,因而可以和其他粒子或簇團結合,生成更大的簇團。這樣不斷進行下去,也可以形成分形結構。這種模型即為簇團-簇團凝聚(Cluster-Cluster Aggregation)模型,也稱作動力學簇團(Kinetic Cluster Aggregation)模型,簡稱KCA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