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中文名稱( chinese )→ 擬鳥龍
含義( meaning )→ 模仿鳥的恐龍該龍的翻譯出現了重複的問題 與似鳥龍(ornithomimus)一樣,擬鳥龍的拉丁文翻譯都是 "bird mimic" ,於是我們統一其中文名稱 擬鳥龍科所屬的全部龍稱 擬xx龍 ;似鳥龍類所屬的全部龍稱 似xx龍
類( infraorder)→ neotheropoda 新獸腳類
tetanurae 堅尾龍類
avetheropoda 鳥獸腳類
coelurosauria 虛骨龍類
maniraptorifromes 手盜龍形類模式種( type species )→ a. portentosus
其它種( other species )→ ...
錯誤歸屬種( misassigned species )→ ...
發現地層( stratum )→ ...
食性( diet )→ 肉食
典型狀態( length up to )→ 長1米
推測體重( mass )→ 15公斤
發現者( discoverer )→ kurzanov,1981
命名者( first described )→
kurzanov,1981
名稱含義:“鳥的模仿者”因為它看起來很像鳥
時代:8500萬年至7500萬年前
化石產地:蒙古
大小:體長1.5米
它沒有牙齒,是具尖利牙齒的肉食性恐龍的後裔.它是跑得最快的恐龍之一,可能以昆蟲為食。我們不知道它是否像某些恐龍那樣具有羽毛。
擬鳥龍是擬鳥龍科下的唯一一屬,生活於上白堊紀的蒙古,距今約75百萬年前。它的學名意思是“鳥的模仿”,因為它的樣子很像鳥類。
擬鳥龍的化石是由Sergi Kurzanov於1981年在Djadokta地層所發現。模式種是“A. portentosus”。
於1991年,查吉特(Sankar Chatterjee)設立了擬鳥目,並包括了擬鳥龍在內。但是大部份古生物學家都不使用這個目。
擬鳥龍是一細少的恐龍,臀部高約2.5呎。頭顱骨與身體比較相對地細少。在有關的偷蛋龍科及近頜龍科,擬鳥龍有著鸚鵡後的喙及沒有牙齒。但是,在前上顎骨的尖端有一列像牙齒的伸出物,使喙有鋸齒的邊沿,估計它會是草食性或雜食性的。頸部細長,頸部脊骨較其它偷蛋龍下目更長。
不像偷蛋龍科及近頜龍科,背部脊骨沒有開口供氣泡之用,可見擬鳥龍是較原始的生物。前肢較短,手掌骨像鳥類一樣是融合在一起,尺骨上有隆起物,Kurzanov解釋這是羽毛的接觸點。腸骨差不多是水平的,形成很闊的臀部。腳部亦很細長,估計擬鳥龍是很專長跑步的。
物種分類
由於擬鳥龍的外形類似鳥類,而非當時常見的恐龍,因此一度被認為是鳥類的近親。Kurzanov當時針對擬鳥龍而提出,與始祖鳥相比,擬鳥龍更接近鳥類的直系祖先;而始祖鳥並非鳥類祖先的近親,與過去的理論不同。
在1981年,Kurzanov建立了擬鳥龍科(Avimimidae),以包含擬鳥龍屬。於1991年,薩克·查特吉(Sankar Chatterjee)設立了擬鳥形目(Avimimiformes),並包括了擬鳥龍在內。但是大部份古生物學家都不使用這個目。
發現過程
擬鳥龍的化石是由俄羅斯挖掘團隊在蒙古發現,並於1981年由古生物學家Sergi Kurzanov命名。在過去,擬鳥龍的出土地點被認為屬於德加多克塔組(Djadochta Formation)。在2006年,另一個擬鳥龍標本被發現;而研究人員推測Kurzanov可能搞錯擬鳥龍的化石出土地點,應該是來自於更年輕的納摩蓋吐組(Nemegt Formation)。
模式種是奇特擬鳥龍(A. portentosus)。由於發現化石時,缺乏尾巴部分,Kurzanov當時認為擬鳥龍沒有尾巴。後來的其他擬鳥龍化石則具有尾椎,確定尾巴的存在。
在1996年,第二個擬鳥龍的化石被發現,是個接近完整的標本;後在2000年,這個化石經過正式的研究敘述。此外,該地區發現了許多小型獸腳類的足跡化石,被認為是擬鳥龍留下的。在2001年,一些零散化石被歸類於擬鳥龍屬,但不屬於奇特擬鳥龍,可能是另一個種,被標名為Avimimus sp.。
在2008年,菲力·柯爾(Phil Currie)帶領一個由加拿大、美國、蒙古的古生物學家團隊,宣稱發現一個有大量Avimimus sp.化石的屍骨層。這個屍骨層來自於納摩蓋吐組,位在巴魯恩戈約特組(Barun Goyot Formation)的上方10.5米處。這些化石來自於至少10個擬鳥龍的個體,但地底下可能還有更多化石。這些化石包含成年個體、亞成年個體。成年個體的體型差異不大,顯示它們是有限生長的動物。成年個體的跗蹠骨(Tarsometatarsus)、脛跗骨(Tibiotarsus)癒合程度高,也許多明顯的肌肉附著處。研究人員認為這些集體化石代表擬鳥龍是群居動物。
物種特徵
擬鳥龍是一小型的恐龍,臀部高約45厘米,身長1.5米。與身體比較,頭顱骨相當小型,但眼睛與腦部相較而言較大。保護腦部與眼睛的骨頭很大。科學家推測擬鳥龍具有大型腦部。
與相關的偷蛋龍科及近頜龍科相比,擬鳥龍有著類似鸚鵡的喙嘴,沒有牙齒。但是,在前上頜骨的尖端有一列像牙齒的伸出物,使喙有鋸齒的邊沿,它被估計是草食性或雜食性的動物。Kurzanov則認為擬鳥龍是以昆蟲為食。
擬鳥龍的枕骨大孔(Foramen Magnum)相當大,枕骨大孔是頭骨上的洞,連線腦部與脊髓。枕骨髁(occipital condyle)小,顯示頭部的重量輕。頸部修長,頸椎較其他偷蛋龍下目更長。不像偷蛋龍科及近頜龍科,背椎沒有開口容納氣囊,可見擬鳥龍是較原始的動物。
前肢較短,手掌骨像鳥類一樣是癒合在一起,尺骨上有隆起物,Kurzanov解釋這是羽毛的附著點。在1987年,Kurzanov宣稱擬鳥龍的化石具有羽莖瘤;路易斯·齊亞比(Luis Chiappe)則宣稱在尺骨發現類似的腫塊,功能不明。Kurzanov認為這些羽莖瘤是羽毛的附著處,因此擬鳥龍可以初步的飛行。腸骨長而且幾乎是水平的,形成很寬的臀部。對於尾巴的了解甚少,但從臀部顯示它們的尾巴很長。腳部亦很修長,擬鳥龍被估計是很專長跑步的。擬鳥龍的脛骨比股骨長,這是善奔動物的特徵。它們的腳部擁有三個腳趾,上有狹窄的尖狀趾爪。
重大發現
2009年3月17日依據中美古生物學家最新研究顯示,0.9億年前在現今中國內蒙古西部戈壁上一群年輕類似鳥類的恐龍身陷湖泊旁的沼澤之中,成為一片“恐龍墓地”。
國際探險小組發現一群年輕擬鳥龍陷入泥潭中集體死亡,進而揭示擬鳥龍更多的生活習性。
這群年輕恐龍在沼澤的突然死亡提供了罕見的恐龍社會習性快照,這群恐龍全部由似鳥龍(ornithomimid dinosaur)組成,它們的集體死亡暗示著未發育完全的恐龍幼體缺少成年恐龍群體的照顧,很可能成年恐龍群體都忙於築巢和孵化。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保羅-塞里諾(Paul Sereno)是《美國國家地理雜誌》駐外探險家,他說:“身陷沼澤的這群恐龍中沒有成年體或剛孵化出來的恐龍。”內蒙古龍昊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所長譚琳強調稱,這些年輕的恐龍形成一個群體獨立地生活著。
在塞里諾的實驗室里有一對保存完好的骨骼化石,其中完整地保存著該動物胃中的最後晚餐和胃內碎石。據悉,這對骨骼化石於2月底運回中國。據悉,2001年譚琳、中國科學院的趙希金(音譯)和塞里諾領導一支國際探險小組發現這些擬鳥龍骨骼,該探險小組成員還包括:美國蒙大納州立大學的大衛-瓦里奇奧(David Varricchio)、密西根州立大學的傑弗里-威爾遜(Jeffrey Wilson)和《美國國家地理雜誌》駐外探險家加布里埃爾-里昂(Gabrielle Lyon)。
瓦里奇奧說:“對於現今存活的物種而言,很難發現它們陷入泥潭的‘群體墓地’,這是最好的蹄形狀哺乳動物化石樣本。”這個恐龍墓地中第一塊恐龍骨骼化石是由中國地理學家1978年在內蒙古戈壁一處荒涼風化的小山丘底部發現的,20年之後,中日考古小組挖掘到第一具恐龍骨架,並將這種恐龍命名為擬鳥龍。
探險小組認真記錄了所有恐龍骨骼的位置和相應岩石層的詳細情況,試圖理解有多少相同種類的恐龍數量在同一地點腐爛死亡。他們發現這些恐龍骨骼都面朝一個方向,暗示著它們很可能是在短間隔時間內集體死亡。
這次考古挖掘工作證實了一次遠古時期悲慘的災難,雖然多數骨骼都位於同一平面,但是它們的後腿深深地陷入泥潭之下。僅有它們的臀部骨骼消失不見,這很可能是當這些年輕死亡之後,食腐動物以它們的屍體為食。塞里諾說:“這些恐龍在泥潭中逐漸死亡,它們拚命地掙扎只是更加吸引了附近的食腐動物或掠食動物。”通常風化、腐食動物清掃和骨骼轉移將清除遠古動物死亡的直接證據,但是該考古地點卻提供了這群年輕恐龍死亡的最佳證據。
在泥潭周圍的骨骼標記顯示它們在死亡前曾試著逃脫。瓦里奇奧指出,對於此次考古發現我感到興奮,但又感到難過。我感到難過是因為這裡有大批的恐龍死亡,令人感到興奮的是這是很罕見的深入全面考古挖掘。除了展現了恐龍群的構成和習性,該考古地點挖掘出的微型骨骼讓科學家頗感興趣,依據頭部骨骼結構,研究人員甚至能準確分析恐龍眼球的大小。塞里諾說:“擬鳥龍將會成為科學家最全面熟知的恐龍物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