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應當指出的是,古人發明之流體驅動、間些性工作擒縱機制與後來西方中世紀晚期機械鐘里的真正擒縱機構“僅在名稱上達到共識”;而該中世紀擒縱機構利用砝碼取代水力以產生源源不斷但平穩的節拍。
套用於手錶
擒縱機構是一個拉於輪列和振盪器(調速機構)之間的機構。其功能是每當振盪器通過死點時,將少量的能源分配給振盪器。"死點"的定義即振盪器停止時占用的休止位置。啟動時,振盪器從死點起擺,每次擺動,必須脫開擒縱輪的一個齒,使輪系和指針以極小的跳動鏇轉並使振盪器有很均勻的隨動頻率。在擒縱機構釋放輪列的極短瞬間,擒縱機構停止,而振盪器只在發條能量耗盡時停止。也即在這短瞬間,輪列將微量的能源分配給振盪器。從秒針上能目視這顫動。至今為止,已有十多種種類的擒縱機構開發於世。
當今,實際上所有機械手錶都配備相同型式的擒縱機構,稱之為"瑞士叉式擒縱機構"。其特點是由貌似船鉚的一隻裝於擒縱輪和擺輪之間的中間零件。兩塊鑽片交替地止停住擒縱輪齒並使其停止。每當振盪器通過死點時,不管在哪個方向,它將圓盤鑽瓦嵌入到擒縱叉的叉頭中。由此,釋放擒縱輪的一個齒,並向前跳過,同時,藉此機會分配微量的能量給振盪器。
除了擒縱機構通過叉頭中間與振盪器接觸的短暫瞬間,振盪器是絕對釋入並不受其維護機構影響的。這是一個使手錶能獲得準確校調基本條件。在鐘錶界,享有該種優勢的稀罕型式的擒縱機構稱為釋放擒縱機構。叉式擒縱機構即釋放式擒縱機構。第一代釋放式擒縱機構手錶還只是在十八世紀末才問世於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