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明代時期,盛京城有四座大門,皇太極入主盛京後,將四門改為八門。關於清代盛京都城的建築布局,有個有趣的說法:當年是按周易八卦的學說規劃的,即“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應九宮”。這八卦指的是盛京的八座城門。東向,左為內治門(小東門),右為撫近門(大東門);南向,左為德勝門(大南門),右為天佑門(小南門);西向,左為懷遠門(大西門),右為外攘門(小西門);北向,左為地載門(小北門),右為福勝門(大北門)。八座城門兩兩相對:天佑對地載,德勝對福勝,內治對外攘,撫近對懷遠。其名字的寓意何其深遠啊。歲月滄桑,斗轉星移,如今盛京八門除懷遠門、撫近門外大多蕩然無存,殘存的僅僅是地名而已。撫近,有安撫近鄰之意。當年其他少數民族進入瀋陽,拜謁皇太極,都走撫近門,撫近門具備一定的禮儀功能。同時,撫近門位於古城的正東,是每天太陽升起的地方,也有紫氣東來的吉祥寓意。
清代一條街
清代一條街東起撫近門,西至懷遠門。原名新正街,建於清光緒31年,據說當時因臨近州衙,一般為訴訟、報告的人歇息侯信的地方,因此,這條街全是旅店、飯館和茶樓。時至今日,這條街仍以飲食業為主,全街有許多家店鋪經營著小吃、茶樓、餐館等生意。街北出口,街兩邊木柱上還有原資中學政、四川著名書法家包汝楷撰寫的對聯,依稀可見當年這條街的繁榮。漫步在懷遠門下,仰視這記憶歷史的宏偉壯觀的建築,真仿佛置身於清代的古城之中。步入這古老的小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路兩旁古色古香的樓房,一座座樓房重檐翹角,每層檐下都是漆棟畫染,那一幅幅精美的圖案,五彩斑斕;門前那一對金字黑匾,龍飛鳳舞;暮色降臨,那樓頂和每層樓檐上的彩燈交相輝映,把每層樓房勾勒得更加富麗堂皇。
現狀
現今,盛京八門除懷遠門和撫近門外其餘六門留下的僅僅是地名。現在的懷遠門和撫近門均為近年復建,但由於受到道路交通要求的限制,加上復建過程過於草率,兩座城門(尤其懷遠門)比例嚴重失調,但也算是對歷史的紀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