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撣王國,也被稱為“達光王國”,是傣族先民在公元一世紀至六世紀建立的政權,其疆域範圍相當於今天的雲南瀾滄江以西部分、緬甸北部、緬甸西北部。撣王國的淵源
公元一世紀,漢王朝在哀牢境內與滇國貴族展開廝殺、哀牢王族的反漢鬥爭,導致哀牢民眾陸續遷至怒江以西及伊洛瓦底江上游地區。哀牢各部族因戰爭與遷徙逐漸融合,形成勢力龐大的濮越族群,這些濮越人在發展中逐漸演化為“撣”。撣王國的發展
公元77年,哀牢王類牢因反漢失敗,率部逃亡到怒江以西的伊洛瓦底江上游地區,成為怒江以西及伊洛瓦底江上游各部族的領袖,很快又在伊洛瓦底江上游地區崛起,史稱“”,又稱“”。崛起的撣王國,與南部的驃人開始發生衝突,驃人不斷對撣國進行侵擾。東北有強大的漢帝國,南面有驃人侵擾,撣國受到兩面夾擊,開始向強大的漢帝國靠攏。據《後漢書·西南夷哀牢傳》載:“公元97年,撣國國王雍由調派遣使臣經永昌到洛陽向東漢王朝貢奉撣國出產的珍寶,漢和帝劉肇頒給金印和紫色的綬帶,同去的部落頭人也都得了印、綬和錢帛”。公元120年,雍由調又派遣了一支龐大的樂團和雜技團到洛陽獻技。公元131年,雍由調再次派遣使團經日南郡(今越南西北部)到洛陽貢象。
撣王國臣服漢朝後,吸取漢朝先進的文化,引進漢朝的曆法,農業生產得到提高,民眾開始富足,軍事也得到加強,南面的驃人逐漸停止了對撣國的軍事侵擾,只敢時不時試探性地對撣國進行侵擾。
東漢末期,中原群雄並起,有的擁兵自重;有的招賢納士,占州郡以待良時……。此時,地處漢帝國西南的永昌郡名存實亡,無暇顧及周邊的屬國,南面的驃國也在逐漸強大,開始大規模向北用兵,直接占領撣國尊莫、東帕一帶的領土,並繼續向北擴張。
公元234年,撣國瑪展王去世,尚穆達王被推舉為國王,為平定叛亂和抵禦驃人進犯,遷都補甘姆。公元242年,尚穆達王去世後,其女婿列米滿(貢瑪法)繼承王位,對內開始一系列改革,對外積極抵禦驃人。
列米滿執政時期(242-281),撣國國力大增,周邊小國紛紛歸附,成為東南亞地區最強大的王國。列米滿之後,經歷五任國王,天下太平,人民生活水平空前提高,社會文明達到歷史新高。
公元5世紀開始,南部驃人又不斷侵擾撣國南疆,民眾苦不堪言。尚列佐滿王為抵禦驃人侵擾,率補甘姆軍民沿伊洛瓦底江南下,在瓦南班地區砍伐森林、開墾田地、建立城鎮,並派兵鎮守瓦南班。
公元517年,尚列佐滿去世,驃人蠢蠢欲動,國內各地頭人也相互攻伐,內憂外患。為穩定局勢,大臣們擁立賢能的三等和尚繼位。公元562年,三等和尚去世,還政於尚列佐滿的後人尚列佐。公元565年,尚列佐去世,吳尚佐繼位。
撣王國的覆滅
公元6世紀中葉,驃國國勢強盛,人口猛增,不少驃人開始遷移到瓦南班一帶居住,驃國與撣王國的衝突不斷,吳尚佐忙於應對驃人的進犯,瑞麗江一帶的頭人混魯、混賴兄弟趁機做大,兼併周邊領土,於公元576年,在勐卯(瑞麗)建立“果占壁國”。公元586年,驃國為尋找新的都城,傾其全國之力北征,一舉攻下補甘姆王城,撣國土崩瓦解,王族四處逃難,各地頭人紛紛自立。混魯、混賴兄弟趁亂兼併撣國各藩屬,並率軍民抵禦驃人的進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