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1973年,奧地利人Dr Ernst Fehrer受到非織造織物加工方法的啟示,提出了摩擦紡紗的概念,並申請專利。1974年,Fehrer公司研製成功世界上第一台摩擦紡紗機——DREF-1型。1975年,DREF-2型摩擦紡紗機第一次在國際紡織機械博覽會展出。之後,該公司陸續推出了DREF-3 DREF2000 DREF3000D等型號的產品。幾乎是與此同時,英國、捷克斯洛伐克、德國、日本、瑞士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國家,也都做了各具特色的研究和試驗,摩擦紡紗工藝日臻完善。
中國在上世紀80年代起,就有浙江、上海、天津、山東等地的有關科研機構和民間專家,對摩擦紡紗機及相關技術進行了研究和開發,並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也研發製造出了一批可用於實際生產的機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杭州蔣百申先生領導研發的FS系列摩擦紡紗機,在當時的廢紡工程曾風靡一時。但由於摩擦紡紗線的產品開發力度匱乏,主要是當時的工業化水平低下,加上當時的勞動力成本十分低廉。造成了無論是引進設備還是自主生產的設備,普遍存在著紗線產品單一、盈利能力不足的尷尬局面。摩擦紡紗技術曾一度被人冷落。
隨著中國國力的快速提升,中國製造風行全球。再有芳綸等功能性纖維的不斷被開發利用,個性十足的摩擦紡紗技術終於迎來了春天。摩擦紡獨特的成紗結構和紗線風格,成就了它其它紡紗形式無可替代的特性。
目前,國內生產摩擦紡紗機的廠家屈指可數,較具代表性的是大豐市華工摩擦紡織機械廠研發生產的MFS1000-6型摩擦氣流紡紗機。是一款較為實用的、盈利能力較高的摩擦紡紗機型。
技術特點
與環錠紡或轉杯紡等主流紡紗形式相比,摩擦紡紗機的特點在於:
1 配套生產流程短,用工少。摩擦紡紗最短的流程,只要開松出條機+摩擦紡紗機組合即可。
2 適紡纖維品種多、範圍廣。以大豐市華工摩擦紡織機械廠生產的MFS1000-6型摩擦紡紗機為例,凡長度在10-120mm,纖維纖度在1.2-15D之間的,天然纖維如棉、麻、毛、絨、絲等及其再生纖維;人造化學纖維如腈綸、丙綸、滌綸、維綸、粘膠等及其下腳料;特種功能性纖維如玻璃纖維、芳綸、芳碸綸、碳纖維等等。均可順利紡紗。
3 相對於環錠紡和氣流紡對紡紗的外部環境要求苛刻,摩擦紡紗可在較為惡劣的氣候條件下紡紗,溫濕度對紡紗過程的影響,也較為有限。
4 對於傳統紡紗難以成紗的功能性纖維,如玻纖、芳綸等。摩擦紡紗機也一樣可以將它們紡製成紗,這也是其它紡紗機不可替代的。
5 摩擦紡紗機可紡制各種不同風格的紗線,如包芯紗、複合紗、包覆紗、花色紗、膨體紗等等。紡紗產品開發空間無限。
適紡產品
目前,適用於摩擦紡紗工藝的主要產品,還是以粗號紗、特粗號紗為主。以下幾類產品是最為理想的代表。1 具有高強、隔熱、阻燃、耐磨等功能的摩擦密封材料骨架用紗線。如芳綸包芯紗、含金屬絲複合紗、亞克力複合包芯紗、芳碸綸高溫過濾紗等。此類紗線往往用於工業用品,如各式離合器面片骨架材料、高級剎車帶基布、隔熱盤根、阻燃輸送帶、防割手套等。其原料一般是傳統紡紗模式難以駕馭的功能性纖維,如玻纖、芳綸、碳纖維等等。
2 具有良好膨體和密度兼具的纏繞式液體過濾芯紗。如摩擦紡丙綸過濾紗,因其獨特的外層纏繞結構,使纏繞的過濾芯不僅過濾精度高,而且流量大。深得用戶的青睞。其它如摩擦紡脫脂棉濾芯紗、摩擦紡玻璃纖維耐高溫濾芯紗等也都各具特色,產品具有較高的附加值。
3 廢紡工程產品。在浙江溫州等地,精明的商家將各類纖維下腳料,通過摩擦紡紗機,開發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清潔拖把紗、擦地巾紗等,產品很是暢銷。而同樣用下腳料紡成的鋼絲繩、電線、電纜芯紗等產品,不僅做到了廢物利用,也創造了極為可觀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