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來源
嶗山不但以它的自然風光秀美天下,更有摩崖石刻聞名全球。其中有孫曇記事刻石,刻石共兩塊,相距不遠,東石上有線刻帶佛光蓮座的菩薩像,字為“敕孫曇采仙藥山房”,為唐代僧人孫曇來嶗山為玄宗采長生藥之遺蹟。 西石之東側刻有一篇文字,因年久風化,字跡多已漫漶不可辨認。據清代資料記載,此摩崖共69字,當時尚可辨識37字。其文為:“大唐天寶二年三月初六日孫曇遠行至元山海於見仙藥因為使山房郡之以俟來命”。這篇刻石是嶗山最古老的成篇刻石,也是研究嶗山歷史的重要史料。刻石與唐朝玄宗李隆基有關,愛江山更愛美人的皇帝為長命,派人到嶗山採藥,可是遇四大美女楊貴妃“從此君王不早朝”,小命不保。從石刻的文字中可知唐時已有方士在明道觀一帶"采仙藥",並修築過"採藥山房",著名道觀——明道觀的建立恐怕與此有關。
相關景點
華樓景區古詩、題詞刻石保存數量最多的地方。從元代以來,嶗山的華樓景區就成為來嶗山旅遊的達官文士必到之處,現在華樓景區仍然是古詩、題詞刻石保存數量最多的地方,共有30多處。元代尚書王思誠、明嘉靖二年進士藍田、明代山東提學陳沂、明代山東提學鄒善、全真教華山派道士雲岩子劉志堅等都有真跡刻石在華樓山。華樓山自然景觀壯麗,地質構造奇特,摩崖石刻薈萃,歷史文化底蘊豐厚,交通便利是嶗山旅遊必到之處。
太清宮也稱下清宮,是嶗山中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一處道場,上清宮、明霞洞等都屬於它的範圍。初建於公元前140年,距現在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太清宮的石刻有元太祖成吉思汗的聖諭,邱處機的詩詞、也有近代康有為的真跡。當然地界、地契文書也經常“刻石為證”,由此可見嶗山歷史上地產之爭經常發生,為避免起糾紛,刻石為憑。在上清宮院外東北角有一石崮,有石刻的田畝地契文書,其內容精確記錄清嘉慶十五年時量清的廟產數目。另據“嶗山志”文載:“在太清宮三官殿通往三清殿的夾道旁石上刻有一段文字,記載著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太清宮復宮後,萊州府查明的太清宮之宮界四至,文為:“廟產藏經香火山場地二四一畝。東至張仙塔,西至八水河,南至大海及腳庵一處,俱供香火,並無民地,永不起課。劃清宮界,刻石為證。”此刻石為官府所立,以避免後世當地農民與太清宮爭地而引起糾紛。在嶗山八水河上游發現古石刻。這塊摩崖石刻,保存完整,刻字清晰,其書法藝術端莊古秀,令人嘆為觀之。上面刻的字是“太清宮界”旁邊略小的字為“化化浪子”。因為此地地勢險要,人跡罕見,故“養在深閨無人識”,所以有關嶗山刻石的記錄了沒有記載,而在同一地方不遠還有一塊“太清宮界”,幾次尋找因地勢險惡,不得而歸。據了解,在八水河停車場曾經發現有過界碑橫躺在地上,現界碑不知所蹤,在舊時嶗山旅遊路線神仙梯邊也有太清宮界石刻一處。
邱處機詩十首 詩刻於太清宮三皇殿後山的巨石上,字徑約10厘米,詩刻已漫漶不清。詩文末署:“棲霞長春子書,庚寅上石。”南宋慶元元年(1195年),邱處機首次由寧海之崑嵛山到嶗山太清宮,留詩二十首,其中十首在庚寅年(1230年)鐫石。詩文為:
煙嵐初別上清宮,曉色依稀路徑通。
纔到下方人未食,坐觀山海一濛鴻。
雲煙慘澹雨霏微,石洞留人不放歸。
應是洞天相顧念,一生嗟我到來稀。
雲海茫茫不見涯,潮頭只見浪翻花。
高峰萬疊連雲秀,一簇圍屏是道家。
松風澗水兩清幽,盡日清音夜末收。野鶴時來應不倦,閒人慾去更相留。
溪深石大更松多,鬱鬱蒼蒼道氣和。不是歷年樵採眾,浮雲蔽日滿岩阿。
貫世高名共切雲,游山上士獨離群。仙鄉貴重三茅客,仕族尊榮萬石君。
西天仰視刺天高,山上仙家種碧桃。桃熟幾番人換世,洞中秦女體生毛。
清歌窈裊步虛齊,月下高吟鳳舞低。談笑不乾浮世事,相將飛過九天西。
煙霞紫翠白雲高,洞府群仙醉碧桃。鼓透碧岩雷震駭,滿山禽獸盡呼號。
道力神工不可言,生成萬化獨超然。大山海岳知輕重,沒底空浮萬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