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詞目】 援引
【釋義】
①引用;引證:援引條例|援引古今|凡三百六十事,而援引書百餘種。
②薦舉;提拔:援引賢能。
(《巴黎聖母院》中第49頁:並向主教援引了一三三四年頒布的黑皮書中的規定——黑皮書明文禁止任何女人,“不論老幼貴賤”,一律不許進入隱修院。這裡的援引指的是引用。)
【出處】
①引他說以為例證。何休《公羊傳序》:“援引他經,失其句讀。”
②指引進。《後漢書·宦者列傳序》:“其有更相援引,希附權強者,皆腐身熏子。”
詳細解釋
1. 引證。
漢何休《<公羊傳>序》:“援引他經,失其句讀。”《三國志·魏志·臧洪傳》:“重獲來命,援引古今,紛紜六紙,雖欲不言,焉得已哉。” 宋 趙與時《賓退錄》卷一:“凡三百六十事,而援引書百餘種,每一書皆錄一事。”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里事·茹韻香先生》:“四部七錄,信口援引,詩文奇速,頃刻萬言。” 章炳麟《駁康有為論革命書》:“謂中國只可立憲,不能革命,援引今古,灑灑萬言。”
2. 提拔;引薦。
漢 王充《論衡·效力》:“文章滂沛,不遭有力之將援引薦舉,亦將棄遺于衡門之下。” 唐 韓愈《縣齋有懷》詩:“名聲荷朋友,援引乏姻婭。” 宋 司馬光《遺表》:“喜則數年之間,援引登青雲;怒則黜逐擯斥,終身沉草萊。”郭沫若《魯迅與王國維》:“ 魯迅 的進教育部乃至進入 北京 教育界,都是由於 蔡元培 的援引。”
3. 猶指引。
太平天囯 洪仁玕《英傑歸真》:“常思闡明真道以援引世人,而提撕警覺之不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