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繡

揚繡是揚州刺繡,是中國的一種文化藝術。


揚州刺繡有著悠久的歷史,揚州古代繁華富庶,人們衣著起居,多以刺繡為飾,大多家庭婦女,自幼即工刺繡,古有“廣陵女子善繡”之說。
早在漢代揚州刺繡就已達到較高的技藝水平,1980年在揚州西北天山漢墓出土的漢廣陵王劉胥夫人墓中的刺繡品,這些繡品採用辮子股針法,運針用線設色頗為細緻,可同長少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繡品相媲美。唐代揚州刺繡業已很發達,據《唐鑒真過海大師東征傳》記載,鑒真和尚於天寶二載(743)年十二月東渡日本隨行人員就有揚州繡師多名。清代揚州戲曲業繁榮,佛教興,除名聞名遐邇的天寧寺,福祿寺等八大名寺外;其它中小廟宇則不勝枚舉。揚州庵觀、寺、院的殿宇,佛事用具均以刺繡裝飾,使揚州刺繡業空前發達,清代揚州刺繡為貢品之一,乾隆三十六年,進貢的三藍緞繡洋線九龍袍,繡石青緞四團洋金龍褂就有10襲。乾隆年間,揚州著名畫家管希寧夫人廣陵王氏,才華過人,精於繡藝,曾繡“玲瓏繡塔”此繡塔層層周密,神采飛揚,高縣於堂中,凡禮佛者,無不吟詩頂禮讚嘆,汪士慎稱管夫人“東家善女性智慧,縷縷蟬聯縴手忙”以贊其巧藝。清末,揚州一位慶溶女士刺繡帳沿、桌圍,在1910年南洋勸業賽會上獲獎。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9年揚州繡品廠建立。手繡精品恢復生產,所繡體裁主要以宋元及清代工藝筆山水、花鳥,揚州八怪作品為範本,兼繡近現代名人名作。揚州“仿古繡”已見皺形。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品有“仿古繡”《柳塘花塢》、《春深高樹》、《春禽花木》、《仕女紈扇》等。繡工極為精細、山水層次分明、亭台樓閣及人物樹木比例準確,稜角挺括,花鳥作品設色古雅,艷而不俗,整體繡面厚重,富立體感。水墨寫意繡有鄭板橋的《蘭竹》、黃慎《抱琴圖》、金冬心《梅花》、李復堂的《魚》、李苦禪的《魚鷹》、劉旦宅的《唐人擊鞠圖》等,所繡作品疏密有致,濃淡相宜、靈秀古雅,筆墨神韻極佳。1964年有十一幅刺繡精品被外交部選中,作為國家禮品,1972年全國工藝美術展覽在北京舉行,參展的作品有《椰林戰鼓》《風景這邊獨好》《全國人民大團結》等,1978年刺繡作品李苦禪的《魚鷹》錢松岩的《棗園曙光》宋文治的《廬山新裝》等入選全國工藝美展。
進入八、九十年代由於全國性刺繡行業的盲目發展,產品過剩,內外銷市場萎縮等多種因素,加之管理不善,不能很好地適應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新形勢,逐步以生產時裝為主。揚州繡品廠於1999年解散手繡精品的車間,以致手繡技藝人員流失。在此期間,我帶領有志於揚州刺繡事業的徒弟和師妹,進入揚州民間藝術館,更加潛心專研繡藝,發奮自強,歷時兩年,繡製成了大型落地式仿古山水雙面繡《蓬萊仙境》,其作品繡作者巧妙地運用多種針法,淋漓盡致地表現了中國畫的瀟灑俊逸的筆墨神韻,精緻嚴謹,古樸傳神,把“揚繡”的技藝水平提高了一個新的階段。該作品入選2002年“江蘇省文化月精品藝術”赴北京世紀壇展出,國家領導人李嵐清、丁關根觀看了展覽,當聽說繡制遠景用線僅為一根絲的四十八分之一時,頻頻點頭,給予了高度讚賞,新華日報,揚子晚報均頭版頭條作了詳細報導,仿古山水雙面繡《華岳高秋》、《棧道圖》入選江蘇省大師級作品赴台灣展出並獲省輕工廳頒發的精品證書。同年作品《華岳高秋》獲全國第六屆藝術節“新人新作”獎,2002年刺繡作品《雙魚圖》、《西施浣沙》、《行旅圖》、《荷塘遠眺》等八件作品參加上海全國刺繡藝術博覽會,有行家說:“揚州繡品在整個展覽作品中最具有文化內涵”。為“揚繡”贏得了在全國繡壇的榮譽和地位。
揚繡素有“針畫”之美譽,以針代筆,以線代墨,熔畫理與繡理為一爐的藝術風格在這些作品中得到了充分體現。仿古繡已成為揚州的地方特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