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揚州史話:揚州發展史話》儘可能為讀者提供一份認識揚州古往今來的較為可靠的文本。全書共分六個章節,分別為:揚州宗教的概括、揚州的佛教、揚州的道教、揚州的伊斯蘭教、揚州的天主教、揚州的基督教。從每個宗教在揚州的傳布歷史、重要的活動、重要人物等方面展現了揚州的宗教文化,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地方文化讀本。
圖書目錄
引言 這揚州不是那揚州
第一章 先秦溯源
1.邗國
2.邗城
3.邗溝
第二章 秦漢風雲
1.留名《史記》的廣陵人
2.廣陵濤聲
3.江都公主劉細君
4.張綱與張嬰
第三章 六朝流韻
1.天限南北一江分
2.僑郡和重鎮
3.傷今弔古憶繁華
第四章 隋唐鼎盛
1.隋煬帝的江都夢
2.霞映兩重城
3.廣陵大鎮,富甲天下
4.爭奪與割據
5.煙花三月下揚州
6.“香料之路”的來客
7.“過海大師”鑒真
8.崔致遠在揚州
第五章 兩宋波瀾
1.淮左名都烽火揚州
2.李庭芝、姜才與文天祥
3.普哈丁墓園
4.揚州的“一賜樂業”人
5.無邊心事入詩篇
第六章 元明異彩
1.民族壓迫和群雄並起
2.馬可·波羅與揚州
3.維揚新築兩城牆
4.梅花嶺上仰千秋
5.鄭成功屯兵瓜洲渡
6.揚子江頭月滿船
第七章 康乾盛世
1.再度輝煌
2.綠楊城郭名士多
3.清代揚州學派
4.清代揚州畫派
5.清代揚州戲曲
6.清代揚州雕版印刷
第八章 近代變遷
1.太平軍在揚州
2.光復與民國
3.淪陷與抗戰
4.近代揚州文化一瞥
第九章 交相輝映
附錄一 揚州歷代沿革表
附錄二 揚州歷代人口表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後記
我是揚州人,了解和研究揚州的歷史文化,是我的一種心愿,多年來沒有停止過。上世紀80年代初以來,我寫過三本有關揚州的書:《揚州的歷史與文化》《揚州史話》《揚州史述》,後一本還得過中國圖書獎。這些各有側重的書,現在回過頭來看看,都有不同程度的缺失和不足,還有不少排印校對上的問題,一直引以為憾。後出轉精,這一本《揚州發展史話》,總想在史料上更為豐富真切,敘述上更為清晰詳實,吸收新的研究成果上更為全面充分,自己的心得也能得到較多的展現,儘可能為讀者提供一份認識揚州古往今來的較為可靠的文本。相對而言,這是我用力較多的,也是突破以前的。至於是否達到了目的,只有聽讀者的評論了。
在本書的寫作和出版過程中,許多友人給予了親切的關心和鼓勵。廣陵書社為出版工作盡了很大的心力。責任編輯王志娟女士細心校閱,核實資料,提出了許多切實的修改意見。在這裡一併表達深切的感謝。女兒頌橘在電腦輸入和校改方面用力不少,也應該在此一提。書中吸收了不少前哲和時賢的研究成果,限於體例,未能一一標明,在這裡也表達對他們的敬意和謝意。
來福炷
2013年9月,時值中秋前一日
序言
城市是有情感和記憶的。
特別是揚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只要一提及“揚州”二字,無論是朝夕相守的市民,還是遠離家鄉的遊子,或是來來往往的商旅,幾乎都會流露出由衷的感嘆和無盡的思念,即如朱自清先生在《我是揚州人》中所說:“我家跟揚州的關係,大概夠得上古人說的‘生於斯,死於斯,歌哭於斯’了。”朱先生的寥寥幾筆,看似平淡,滿腔的情感卻在字裡行間奔涌,攫人心田。可見,揚州這座城市之所以素享盛名,不僅僅在於她的歷史有多么悠久,地域有多么富饒,也不僅僅在於她從前有過怎樣的輝煌,現在有著怎樣的榮耀,更在於人們對她有著一往情深的眷念,以及由這種眷念牽連出的耿心記憶。
情感和記憶,是這座城市另一種意義上的財富,同時也是這座城市另一種意義上的標識。
2014年,揚州將迎來建城2500周年的盛大慶典。其實,更嚴格地說,2500年是有文字記載的建城史,揚州人類活動的文明史遠遠不止於此。早在距今5500~7000年前,高郵龍虬莊新石器時期的先民就開始了製作陶器和選育稻種。儀征胥浦的甘草山、陳集的神墩和邗江七里甸的葫蘆山也都發現3000~4000前的商周文化遺址。我們之所以把2014年定為揚州建城2500年,是因為《左傳》中有明確的記載:周敬王三十四年(前486):“吳城邗,溝通江淮。”這七個字明確地說明了吳國在邗地建造城池,也就是我們今人時常提及的古邗城,於是,公元前的486年,對揚州人來說,就成為一個永久的記憶。這句話還說明了另一件永遠值得記憶的歷史事件,就是這一年,京杭大運河最早的一段河道——邗溝在揚州開鑿了。邗溝的開鑿,不僅改變了揚州社會發展的走向,也改變了古代中國的交通格局,這一點,也是人們的永久記憶。正是由於有了邗溝,有了後來的大運河,才使得揚州進入了社會發展的快速通道,成為中國古代交通的樞紐,成為世界文明發展史上一座十分重要的城市。
揚州這座城市,承載著太多的情感與記憶。於是,一批地方文史學者一直以揚州史料的蒐集、整理、研究為己任,數十年堅持不懈。他們一直在探求揚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從遠古走到了今天,在中國文化史上留下了哪些令人難忘的腳印?在中國發展史上有哪些為人稱頌的作為?在當代社會生活中又有哪些發人深省的影響?我們今人應該怎樣認識揚州文化在中國文化版圖上的定位?怎樣認識揚州文化的特色和本質?以及揚州文化對揚州城、揚州人的影響又該怎樣評說?等等,這些都是極富學術含量的科研課題,也是民眾極感興趣的文史話題。日積月累,他們的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大量的文稿發表在各類報刊雜誌上。這些成果如同顆顆珍珠,十分珍貴,卻又零散,亟需編串成光彩奪目的項鍊。適逢2500年的建城慶典即將來臨,把這些成果編撰成叢書,讓世人更全面、更系統地了解揚州的歷史與文化,無疑是建城慶典的最好獻禮。
由此,《揚州史話》叢書便應運而生了。這套叢書的跨度長達2500年,內容涵蓋了沿革、學術、藝術、科技、宗教、交通、鹽業、戲曲、園林、飲食等諸多方面,應該說,揚州文史的主要方面都有涉及,是一部相對完整地講述揚州2500年的歷史文化叢書。這套叢書2009年開始組稿,逾三年而粗成,各位作者都付出了辛勤的勞動。編撰過程中,為了做到資料翔實,論述精當,圖文並茂,每一位作者都查閱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吸納了前人和今人眾多的研究成果,因而,每一本書的著述雖說是作者個人為之,卻是融匯了歷代民眾的集體記憶和群體情感,也可以說是揚州的集體記憶和群體情感完成了這部叢書的寫作。作者的功勞,是將這種集體記憶和群體情感用文字的形式固定下來,將易於消逝的記憶和情感,化作永恆的記述。
《揚州史話》叢書是市委市政府向揚州建城2500周年的獻禮之作,揚州的幾任領導對叢書的編纂出版都十分重視,時任揚州市委副書記的洪錦華同志親自主持策劃並具體指導了編纂工作。這套叢書,也可以看作是揚州的索引和注釋,閱讀它,就如同閱讀揚州這座城市。揚州城的大街小巷、湖光山色,揚州人的衣食住行、喜怒哀樂,歷史上的人文遺蹟、市井掌故,當代人的奮鬥歷程、豐功偉績,都可以在這套叢書里找到脈絡和評說。叢書將歷史的碎片整理成時空衍變的軌跡,將人文的印跡組合成城市發展的畫卷,在滄桑演化中,存儲正在消亡或即將消亡的歷史蹤影,於今昔變遷時,集聚已經形成和正在形成的文化符號。
歲月可以流逝,歷史不會走遠。城市的記憶和情感都融匯到這套叢書里,它使得揚州人更加熱愛揚州,外地人更加了解揚州,從而存史資政,熔古鑄今,凝心聚力,共創未來。未來的揚州,一定是江澤民同志題詞所期望的——“古代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名城”。
是為序。
袁秋年
201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