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手上勢

提手上勢

楊澄甫老師《太極拳使用法》第六節提手上勢云:“由前勢,設敵人自右側來擊,我將身由左向右側迴轉,左足隨向右移轉,右足提向前,進步,移至左足前,腳跟著地,腳掌虛懸,全身坐在左腿上,胸含,背拔,腰松,眼前視。同時,將兩手互相往裡提合,兩手心側對,右手在前,左手在後,兩手距離約七八寸許,提至兩腕與敵之肘腕相合時,須含蓄其勢,以待敵人之變,或即時將右手心反向上,用左手掌合於我右腕上,擠出亦可。其身法步法與前擠法略同”。

要領

一,單鞭定勢時,重心在左腳,左手手心朝外(左前東方),“眼神隨往前(左前東方)看,俱要同時合作自得之”。而此勢的假象敵人,則是從右後側襲來,所以,“我
提手上勢提手上勢
將身由左向右側迴轉”,這“迴轉”兩字,身形的變換角度,須在135度左右。如此大的身形變換,像是翻身撇身捶中的身形變化一樣,不但身形神情須由閃賺之意,雙手也許有互動協同配合。身向右側迴轉時,左掌右勾,須隨之互動變化,以便於接住對手來勁。倘若只是直來直去的提手而上,沒等你右腳提起,已經被對手擊倒了。
二、左右腳的換勁,須以雙手合提以領起全身精神,陳鑫所謂“以左手領起左腳”、“以右手領起右足”依然具有指導意義,而雙手“合提”以領勁,顯然比陳鑫一手各提一腳的做法,更具有輕靈活趣意味。所以文中“雙手相互往裡合提”不特是動作的摹狀,而別具深意,值得細細把玩。唯有“合提”,方能將右足提起,合提時,右勾手略外翻成側掌,以接對手來勁,右掌隨即扶於左臂,可按,可擠,以成輔佐勢。亦可手足相合,翻身擰腰成左右向的挒摔之勢。
三、接住對手來勁後,提起的右足,向前,在腳跟著地之前,金老師說,田兆麟老師講拳,右足先有踩踏勁,直逼對手前小腿脛骨(俗稱討飯骨),後來他改作,用腳沾黏對手之腳。而今的“腳跟著地,腳掌虛懸”,其實依然能顯示出足下的沾粘功夫。田本《楊氏太極拳傳抄本》(5)“對待用功法守中正”節云:“須練至腰腿皆可沾黏連隨,身形和順,伸舒自如,無絲毫拙力,隨感隨應,方可謂基本之功足”。由此得窺傳統楊氏太極拳,對腰腿沾黏連隨的訓練要求。
四、隨著右足踩踏住對手的前小腿脛骨,或沾黏對手腳背後,雙肘略墜,作截,隨即手足齊舒展,一放,胸中橫氣,一如心中磈磊,瞬時落下,對手隨之跌出。文中特地強調“胸含,背拔,腰松,眼前視”,將“含胸、拔背”作為兩個要領提出來,楊澄甫老師在《太極拳使用法》一書里,也就在提手上勢這式中首次提出。在“起勢預備”中,有“胸微含”的要求,在“攬雀尾按法”中,有“坐腕含胸”,此“提手上勢”,則強調“胸含,背拔,腰松,眼前視”,可見其意義非凡。不可徒作“把老論上的一些話,反正地說了一些”而論。
五、也可以在提手接勁後,將右手心反向上,用左手掌合於右腕上,作擠。這一式擠勁,後楊澄甫時代的拳架中,有些移入到白鶴亮翅之前的過度動作中。此且不談。
《太極拳使用法》中的“胸含,背拔,腰松,眼前視”,在《太極拳體用全書》中改作“胸含背拔,松腰眼前視”。《太極拳使用法》由“余幼讀書時,性好武”的董英傑先生校點,而董英傑自編的《太極拳釋義》中之“提手上勢”中,雖強調“合提手”的意義,卻找不著“胸含,背拔,腰松,眼前視”的要領。同樣,《太極拳體用全書》則有“因復與同事趙仲博、葉大密,研習斯術,不一月,病霍然”的鄭岳鄭曼青校點。我們且不論鄭岳曼青與葉大密老師怎么攀上的“同事”,究竟同的是哪一行的“事”,在其自編的《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之“提手”中,只強調“兩臂亦即隨腰收合”,不但少了“合提”的意義,根本找不著“胸含背拔,松腰眼前視”的要領。董英傑、鄭曼青等,都是被唐豪所諷刺的“號稱能文章的楊氏弟子”範圍內的。楊家這些“讀書人”編著的著作,尚且不重視楊家“胸含,背拔,腰松,眼前視”的重要性。而李雅軒先生,出生寒門,從小練少林,學綿掌,晚年則武人文相,此亦足證他太極拳之修為。張義敬《太極拳理傳真》一書,摘錄1964年11月20日李雅軒至張義敬信札中,也難怪李雅軒老師會發表此般言論:“含胸拔背這句話,老論上沒有。這是形意拳、八卦掌上的規矩。因為陳微明早先跟孫祿堂練過一段時間的形意拳,後來才跟楊老師學太極拳。陳著的太極拳書上,有太極拳十要,把老論上的一些話,反正地說了一些,又添了這句含胸拔背。以後練太極拳的人,以為這句話與太極拳也無妨礙,作書的也將這話沿用了,從此就成了練太極拳的規矩了。其實,不是那回事,所以我今告訴你們,對這句話不要過分強調,如強調了,就脫離了自然。太極拳是以端正為主要的基礎。在這種基礎上,胸腰脊背為了動作的需要,是有時含,有時挺,有時凸,有時凹。這是身勢動態,不能抓著這個含字,就說一定非含不可,成了規矩。”
有關“含胸拔背”的動作要領以及技術含義,對比楊家其他諸派理論,有重新梳理的必要。此且不論。陳微明先生《太極拳術》中,由楊澄甫口授、陳微明筆述的“太極拳十要”之二,就是“含胸拔背”,楊澄甫老師是將“含胸”與“拔背”分開來闡述的,“太極拳十要”之三,就是“松腰”,單獨將“腰”的要求提出來,可見其重要所在。而《太極拳術》一書之“提手”中,只見“沉肩墜肘”的要求,找不出“胸含,背拔,腰松,眼前視”的要領來。由此足證,楊澄甫老師《太極拳使用法》一書中的“胸含,背拔,腰松,眼前視”,不是陳微明、也不是董英傑、鄭曼青所纂入。而是楊澄甫老師底本中原有的動作要求。《太極拳使用法》編撰之前的底本,究竟有哪些人參與修編,至今我們還無法尋其端倪。正像《楊氏太極拳傳抄本》一樣,究竟有哪些楊家學者參與編撰,有待進一步的探究。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