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需求過程

掌握需求過程,作者:(英)羅伯遜,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時間:2007。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掌握需求過程

SuzanneRobertson與JamesRobertson多年來已幫助了數百家公司改進需求技術,進入系統開發的快車道。他們關於需求、分析和設計的課程和講座採用了創新的方式,受到了廣泛的讚譽。Robertson夫婦是AtlanticSystemSGuild公司的主要成員,該公司是知名的顧問公司,擅長處理複雜系統構建中人員方面的問題。他們也是是Requirements-LedProjectManagement(Addison—wesley,2005)一書的合著者。

編輯推薦

《掌握需求過程》(第2版)可作為計算機專業高年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為軟體開發人員在開發過程中隨時參考的手冊。

目錄

第1章 什麼是需求

需求與系統分析――它們如何相互配合。我們介紹了需求說明規範的模板與需求框架,並告訴您本書會將您帶向何方。

1.1 需求與系統分析

1.2 我們為何需要需求

1.3 什麼是需求

1.4 模板

1.5 需求項框架

1.6 Volere需求過程

第2章 需求過程

Volere過程概述。從起始階段(項目準備階段)直至提交需求說明規範我們將帶您穿越整個過程。

2.1 項目啟動

2.2 網羅知識

2.3 做原型和場景建模

2.4 寫下需求

2.5 質量關

2.6 重用需求

2.7 鑑定需求規格說明書

2.8 事後分析

2.9 剪裁過程

2.10 小結

第3章 項目啟動

讓項目起步――讓您的需求項目有一個成功和有效的開始所需的東西

3.1icebreaker項目

3.2 產品目標――我們需要該產品的原因是什麼

3.3 誰為它付錢:客戶和顧客

3.4 用戶――理解他們

3.5 風險承擔者和顧問

3.6 需求限制條件

3.7 為您的寶寶命名

3.8 設定範圍

3.9 該產品的成本會是多少

3.10 風險業務

3.11 繼續還是終止

3.12 啟動會議替代方案

3.13 小結

第4章 事件驅動的用況

如何確定產品的合適組成部分(使用業務事件作為起始點)以及如何確定要構造的最好產品。

4.1 理解工作

4.2 用況和它們的範圍

4.3 工作

4.4 業務事件

4.5 發現業務事件

4.6 工作對事件的回響

4.7 相鄰系統的角色

4.8 確定要構建的最佳產品

4.9 創新的產品

4.10 技術重要嗎

4.11 事件驅動的用況

4.12 小結

第5章 網羅需求

如何收集需求我們討論了發現、提取和創造需求的技巧。

5.1 職責

5.2 網羅活動

5.3 當前狀況扮演的角色

5.4 做學徒

5.5 觀察結構和模式

5.6 用戶訪談

5.7 找出系統的本質

5.8 業務事件研討會

5.9 頭腦風暴

5.10 思維圖:一個有用的工具

5.11 錄像:秘密武器

5.12 電子化需求

5.13 文檔考古學

5.14 白卡

5.15 發現最佳工作

5.16 小結

第6章 功能性需求

功能性需求指產品必須完成的任務。這裡我們討論發現和明確產品的功能。

6.1 功能性需求

6.2 小結

第7章非功能性需求

非功能性需求指產品必須具備的屬性。這裡我們討論如何發現和明確它們。

7.1 非功能性需求

7.2 觀感需求:類型10

7.3 易用性需求:類型11

7.4 性能需求:類型12

7.5 可操作性需求:類型13

7.6 可維護性和可移植性需求:類型14

7.7 安全性需求:類型15

7.8 文化和政策需求:類型16

7.9 法律需求:類型17

7.10 發現非功能性需求

7.11 不要寫解決方案

7.12 小結

第8章 編寫需求規格說明書

如何將所有需求安排在需求說明規範中。

8.1 Volere需求規格說明書樓板

8.2 產品限制條件

8.3 需求項框架

8.4 編寫需求規格說明書

8.5 非功能性需求

8.6 項目問題

8.7 小結

第9章 驗收標準

為了消除模糊之處,我們引入了需求的度量。這使需求變得可測試,這樣就可以知道實現是否與需求相符。

9.1 為什麼驗收需要標準

9.2 度量的尺度

9.3 功能性需求的驗收標準

9.4 非功能性需求的驗收標準

9.5 用況和驗收標準

9.6 限制條件的驗收標準

9.7 小結

第10章 質量關

防止模糊需求成為需求說明規範的一部分的一種機制。

10.1 使用質量關

10.2 完整性

10.3 測試可追蹤性

10.4 一致地使用術語

10.5 是否與目標相關

10.6 檢查驗收標準

10.7 在限制條件下是否可行

10.8 是需求還是解決方案

10.9 顧客價值

10.10 鍍金需求

10.11 需求蔓延

10.12 實現質量關

10.13 小結

第11章 原型和場景

如何讓需求活起來,以發現遺忘的和未曾期望的需求。

11.1低保真原型

11.2 高保真原型

11.3 場景模型

11.4 故事板

11.5 對象生命歷史

11.6 原型循環

11.7 小結

第12章 重用需求

產品極少是完全獨一無二的。我們向您展示了如何利用已經寫好的一些需求

12.1 什麼是重用需求

12.2 可重用需求的來源

12.3 需求模式

12.4 通過抽象形成模式

12.5 領域分析

12.6 重用的趨勢

12.7 小結

第13章 鑑定需求規格說明書

完整回顧您所寫下的東西,這也是一次重新測度和評估需求的機會。

13.1 發現遺漏的需求

13.2 是否已發現所有的用況

13.3 衝突的需求

13.4 驗收標準

13.5 二義性的規格說明

13.6 風險分析

13.7 度量所需的工作量

13.8 功能點計算簡介

13.9 客戶價值

13.10 評估您的產品

13.11 小結

第14章 需求向何處去

寫好需求之後做什麼?我們討論了需求工具、出版需求說明規範、可跟蹤性、更改和管理需求。

14.1 需求工具如何

14.2 工具對照目標

14.3 剪裁過程

14.4 發布規格說明書

14.5 需求可追蹤性

14.6 處理變化

14.7 需求事後分析

14.8 結束

附錄A Volere需求過程模型

一個完整的需求過程模型。

附錄B Volere需求規格說明書模板

一個編寫需求說明規範的模板,它可作為您的需求文檔的基礎。

辭彙表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