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詞目:持齋拼音:chí zhaī
詳細解釋
遵行戒律不茹葷食。佛教原謂過午不食,後多指素食。
《梁書·文學傳下·劉杳》:“自居母憂,便長斷腥羶,持齋蔬食。” 唐 白居易 《齋戒滿夜戲招夢得》詩:“紗籠燈下道場前,白日持齋夜半禪。”《警世通言·桂員外途窮懺悔》:“ 桂遷 罄囊所有,造佛堂三間,朝夕佞佛持齋,養三犬於佛堂之內。”《兒女英雄傳》第二一回:“列公,這念佛持齋兩樁事,不但為儒家所不道,並且與佛門毫不相干。”
佛教修行
持齋由來
關於持齋之由來,《大智度論》卷十三載(大正25·160a)︰‘劫初聖人,教人持齋修善作福,以避凶衰,是時齋法不受八戒,直以一日不食為齋,後佛出世教語之言,汝當一日一夜如諸佛持八戒,過中不食,是功德將人至涅槃。’又,持齋之日有三齋日、六齋日、十齋日之分。相傳此齋日有諸天神蒞臨考察,並記錄吾人之非行。故必須齋戒清淨,謹慎三業云云。概述
持齋(diet-keeping),佛教修行制度之一。佛戒遵守齋法不違犯,叫持齋。“齋”有二義:①過中午不食為齋,即八齋戒中的一齋:不食非時食,如過午再食,便是非時食。《釋氏要覽》卷上:“佛教以過中午不食名齋。”②素食稱齋。優婆塞、優婆夷每月於六齋日所持八齋戒只吃素食,名為吃齋。古人在祭祀前或舉行典禮前,穿整潔衣服,戒除嗜欲,即潔身清心,以示虔敬,亦稱為齋,又叫齋戒。經典依據
指受持‘非時食戒’。與不殺生、不與取等八戒,合稱八齋戒。此八齋戒可關閉邪惡,故總稱八關齋戒。近人謂吃素為持齋,其義與古義不甚相同。《中阿含經》卷五十五〈持齋經〉將持齋分為三種︰(1)放牛兒齋︰謂持齋之時,猶作是思惟︰我今日食如此之食,明日當食如彼之食,猶如放牛兒朝放澤中,晡收還村,彼還村時,作如是念︰我今日在此處放牛,明日當在彼處放牛等。此為下根者,雖受持齋法,卻常憶念世事。
(2)尼犍齋︰謂猶如尼犍子外道,因愍念護持四方百旬內之眾生而持齋。然口說與心念不一。此為中根者之持齋。
(3)聖八支齋︰謂持如法齋,不緣餘事,住於阿羅漢明帝受持之心而持齋,此為持齋之正者。此最後一種持齋功德,小則受生於六欲天,大則得四沙門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