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證解釋
指立身;修身。
《列子·說符》:“子列子學於壺丘子林。壺丘子林曰:‘子知持後,則可言持身矣。’”漢 劉向《說苑·雜言》:“怵於待祿,慎於持身。”宋 蘇軾《廣州東莞縣資福寺舍利塔銘》:“至於持身厲行,練精養志,或乘風而仙,或解形而去。” 沙汀《淘金記》二一:“這個從來點滴不沾、持身嚴格的半老婦人,喜歡喝點酒了。”
持身,指對自身言行的把握;要求自己。語出《列子·說符》:“子列子學於壺丘子林。壺丘子林曰:‘子知持後,則可言持身矣。’”。’”漢 劉向《說苑·雜言》:“怵於待祿,慎於持身。”宋 蘇軾《廣州東莞縣資福寺舍利塔銘》:“至於持身厲行,練精養志,或乘風而仙,或解形而去。” 沙汀《淘金記》二一:“這個從來點滴不沾、持身嚴格的半老婦人,喜歡喝點酒了。
指立身;修身。
《列子·說符》:“子列子學於壺丘子林。壺丘子林曰:‘子知持後,則可言持身矣。’”漢 劉向《說苑·雜言》:“怵於待祿,慎於持身。”宋 蘇軾《廣州東莞縣資福寺舍利塔銘》:“至於持身厲行,練精養志,或乘風而仙,或解形而去。” 沙汀《淘金記》二一:“這個從來點滴不沾、持身嚴格的半老婦人,喜歡喝點酒了。”
依加持而顯現的佛身,即應身。
士君子持身不可輕,輕則物能撓我,而無悠閒鎮定之趣;用意不可重, 重則我為物泥,而無瀟灑活潑之機。
譯文 評語《圍爐夜話》,是明清時期著名的文學品評著作,對於當時以及以前的文壇掌故,人、事、文章等分段作評價議論。這本書是作者王永彬“於清·鹹豐甲寅二月,於橋西館”...
簡介 原文 譯文 評說 創作背景持身之品分別來自《太上洞玄靈寶智慧定志通微經》、《太上洞玄靈寶智慧罪根上品...,漂浪而忘返,流轉於五道,長淪而弗悟。伏聞天尊大聖演說十戒十四持身之品...北嶽先生閻奉受十戒十四持身之品,修行供養,永為身寶,僭盟負約,長幽地獄...
引言 道教文體學考察 道教教義 盟文傳授儀功能 後論簡介 【 法身說法 】 《 佛學大詞典 》 為‘加持身說法’之...身,又經說各說三密,說自受法樂說,皆示非授他之教門也。若加持身說法,則是...說法之文者,皆為加持世界之加持身說法,非言自證會之加持身也。其加持說者,謂...
簡介 參考刀割水,刀不損鍔,而水亦不留痕。得此意以持身涉世,感與應俱適,心與境兩忘...芳名。只是元氣渾然,圭角不露,便是持身涉世一安樂窩也。 從靜中觀物動,向...除害,即是導利之機。 持身如泰山九鼎凝然不動,則愆尤自少;應事若流水落花...
書籍簡介 清刻本 妙語 作品序 版本信息水,刀不損鍔,而水亦不留痕。得此意以持身涉世,感與應俱適,心與境兩忘矣...,便是持身涉世一安樂窩也。從靜中觀物動,向閒處看人忙,才得超塵脫俗的趣味...,便為斂怨之道;遇事而為人除害,即是導利之機。持身如泰山九鼎凝然不動...
內容簡介 菜根譚(清刻本) 創作背景 社會評價 後世影響,而水亦不留痕 。得此意以持身涉世,感與應俱適,心與境兩忘矣。己之情慾...持身涉世一安樂窩也。從靜中觀物動,向閒處看人忙,才得超塵脫俗的趣味;遇忙...,便為斂怨之道;遇事而為人除害,即是導利之機。持身如泰山九鼎凝然不動...
簡介 修 身 應 酬 評 議 閒 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