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遠縣誌

清順治十七年(1660)招遠始有第一部縣誌。 1961年,中共招遠縣委成立編史修志委員會,工作月余而告停。 招遠為全國最大的黃金生產縣(市),黃金產量居全國第一。

清順治十七年(1660)招遠始有第一部縣誌。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招遠縣續志》刊行。1933年再次續修縣誌,1935年11月完稿,因戰亂未能付梓,底稿散失,僅存續修縣誌序言一文。1961年,中共招遠縣委成立編史修志委員會,工作月余而告停。 新編《招遠縣誌》 編修工作始於1980年9月,在資料蒐集較充足的前提下,經過六易篇目,開始試筆編修,1988年8月完成初稿。1990年8月底定稿送審。本志上限為1840年,個別事物上溯至事物發端;下限為1985年,大事記、人物及黨政領導人更迭延至1988年。除概述、大事記、附錄外,全志設:建置、自然地理、人口、農業、林業、果業、水利、工業、黃金、交通·郵電、商業、糧食、經濟管理、財政·稅務、金融、城鄉建設、黨派社團、政權·政協、勞動·人事、民政、公安·司法、軍事、教育、科技、文化藝術、醫藥·衛生、體育、民情風俗、方言、人物等30編。
招遠市地處膠東半島西北部,全市總面積1380平方千米,海岸線長13.5千米。境內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唐武德六年(623) 於今市府駐地置羅峰鎮,屬河南道萊州郡掖縣。金天會九年(1131)析掖之羅峰鎮置招遠縣,取招攜懷遠之義,意在招集流亡之民安心農耕。 1985年,全縣轄16個鄉鎮、728個行政村,有漢族、滿族、回族、蒙古族等7個民族,總人口546365人,少數民族人數占0.02%。1991年12月撤縣設市。 招遠有著豐富的物產和資源。黃金資源遍布境內,分布有2000餘條可供開採的金礦脈, 尤以東北部的玲瓏山藏量最富, 有“玲瓏山,十八層,金梁玉柱在其中”和“尖斗砂子平斗金” 之說。招遠的溫泉資源全國著名,泉水實際分布面積約1.5平方千米,蓄量豐富,正常情況下可自流,出水口溫度可達95℃。泉水礦化度高,含有20多種礦物元素和微量放射元素,對20多種疾病有較好療效。 招遠山多地薄,新中國成立前,國民經濟發展緩慢,民不足食。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1978年後,招遠經濟取得了長足發展,綜合經濟實力雄踞全國百強縣第四十一位。1985年,工農業總產值71873萬元,社會總產值84576萬元,國民收人35374萬元,分別是1949年的12.5、14.1和9.5倍。1985年,糧食總產量20.74萬噸,花生總產5.21萬噸,為全國花生生產基地縣;果品總產6.42萬噸,為全國紅富士蘋果第一縣;實有林地面積3.27萬公頃,為全國綠化先進縣。 招遠為全國最大的黃金生產縣(市),黃金產量居全國第一。全國最大的國營金礦、縣(市)辦金礦、鎮辦金礦、村辦金礦及全國最大的黃金冶煉廠均在招遠。目前又組建起全國唯一的黃金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金銀首飾專業生產廠家--招遠金絲廠,“金城天府”的美名遠播海內外。招遠是龍口冬粉的發源地和主要產地,冬粉生產歷史悠久。19世紀中期,綠豆冬粉生產已遍布招遠北半部。1860年,冬粉外銷由龍口裝船運往香港, 轉銷南洋、西歐等地,招遠冬粉始稱“龍口冬粉”,逐漸享譽海內外。2 0世紀30年代,冬粉生產遍布全境,據《中國實業志》載:“冬粉業為魯省特產……招遠特產,尤為著稱。”20世紀80年代後,冬粉生產傳統優勢得以發揮,由季節性作坊生產走向常年性機械化生產, 全市冬粉生產專業廠家近200個,冬粉年產量10萬噸左右, 占全國豆類冬粉年產量的81.5%。所產冬粉獲省優、部優、國優和國際食品高質量“金桂葉”獎,產品銷往50多個國家和地區,“銀絲之鄉”譽滿全球。 招遠是全國有名的書畫之鄉。明末清初,楊觀光、楊師亮、宋如濂、柳雲培等皆以書畫名。清末民初,楊橄的隸書、楊儕?的蝴蝶畫、毛悚雲的人物畫、劉蔭楷的小黑驢等倍受推崇。解放後,相繼湧現出全國著名的書畫大師和大量後起之秀,傑出代表有和齊白石共享“二石”之稱的北京畫院教授王道遠(號友石)、天津美院教授孫其峰和王麥稈、北京師院教授劉福芳、北京畫院教授王文芳等。民眾性文化活動異常活躍,獲得全國文化先進縣稱號。科技工作為全國先進縣,在全國科技實力百強縣評比中位列第十六位;教育躋身全國首批“兩基”達標市。衛生工作多年來為全國先進,20世紀60年代推行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成為全國典型,80年代後被評為全國初級衛生保健先進縣市,計畫生育工作連年保持全國先進縣稱號,並獲“全國衛生城市”稱號。 招遠自古名人輩出。三國時,名臣王基深受稱頌,《三國志》稱為“國之良臣,時之秀士”。北宋嘉?六年(1061),王俊民高中狀元。明時,官至司空曹的李篤培學識淵博,在數學界與著名科學家徐光啟齊名。清末,營口統領宋清海浴血甲午海戰,表現了高度的民族氣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擔任少將以上軍職幹部、副省級以上政界幹部的招遠兒女近200人, 傑出代表有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國務委員、國防部長遲浩田及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副主任王瑞林,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司令劉舜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政委隋明太等。
新編《招遠縣誌》1994年獲全國新編地方志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