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霞縣位於山東半島腹地。東臨福山、牟平,南依萊陽、海陽,西與招遠毗鄰,北與蓬萊、黃縣接壤。為煙臺市唯一的內陸縣。金阜昌二年(1131),析蓬萊縣陽疃鎮及萊陽北境建置,因“日曉輒有丹霞流宕,照耀城頭霞光萬道”而得名。縣內區劃迭有變更。明清時期稱社;民國時期稱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沿襲舊制,區下設鄉。1958年建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1984年廢人民公社建制,設8鎮、15鄉,轄968個自然村。全縣面積2044.5平方千米。其地貌以山地、丘陵、平原三大類型為主,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說。境內大小山峰2500餘座。以東部的牙山和西部的艾山兩大山系構成境內的地形脊背,素有“膠東屋脊”之稱。境內大小河流114條,徑流多屬山溪性,源高流急,速漲速瀉。縣域屬暖溫帶,東亞大陸性季風型半濕潤氣候,季節交替明顯,四季差率小,冬無嚴寒,夏無酷暑。1985年,全縣17個民族共有人口651584人 (其中農業人口占92%)。縣城居縣境中部棲霞鎮,為歷代縣城駐地。縣城在群山環抱之中,環境幽雅,譽稱“山城”。1985年,駐城人口20634人,有工交企業100餘家,商業服務和文教衛生設施齊全,為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1985年, 全縣工農業總產值達70938萬元,比1949年的2574萬元增加了26倍多;社會總產值由1978年的42469萬元,上升到96853萬元。1978年以後工農業生產總產值年平均遞增12.7%。第六個五年計畫時期,隨著經濟體制改革和調整產業結構,工農業生產總產值年平均遞增22.7%。1984年,全縣糧食每公頃產量達到9225千克,花生每公頃產量3795千克,均為歷史最高水平。多種經營生產,是棲霞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1965年,全縣多種經營收人為2013萬元,占農業總收入的31.2%。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農村經濟體制改革,進一步調整了產業結構,種植、養殖、開採、加工和運輸服務等行業迅速興起, 全面發展。1985年,全縣多種經營總收入達38596萬元,占農業總收入的72.1%。其中果品總產達1.2億千克,居全省第一位。 棲霞工業真正起飛始於20世紀70年代末期,充分開發利用本地資源優勢,縣、社、隊三級工業一齊上,全民、集體、個體三級所有制同時發展,形成了以建材、紡織、食品、機械、化工、冶金六大行業為主體,兼有電器、製革、五金、印刷、工藝美術、服裝、 木材加工等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1985年,全縣完成工業總產值30193萬元,比1949年增長124倍。 新中國成立後,本縣商業得到恢復發展。1956年全縣社會商品零售額1977萬元,其中國營和集體商業為1647萬元,占83.3%。1985年,全縣共有商業網點5997個,從業總人數為15860人,全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23075萬元。集市貿易異常活躍。上市商品達15類、600多個品種,市場成交額為2400多萬元;出口商品已達9個門類、56個品種,出口總額達4300多萬元。 教育、科技、文化、衛生及體育事業迅速發展。1985年,全縣共有中國小917所;科研機構12個,科技人員1989人;擁有衛生醫療機構33個,醫務人員1422人。縣內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52‰,被評為全國計畫生育先進單位。體育活動深入普及,競技水平不斷提高。 棲霞歷史悠久,文化發達,名人、學士不乏其人。元代丘處機是道教全真派創始人,不僅在道行上受世人推崇,被奉為全國道教領袖,而且在養生學方面頗有研究,世代聞名。清代農民起義領袖於七,率眾以牙山為根據地,舉旗抗清。著名學者郝懿行潛心於經學和訓詁考據學,代表作《爾雅義疏》為經學名著。現代經濟學家韓及宇學識淵博,對資本、金融、貨幣等研究頗深,撰有多種經濟學著作,被收入《中國社會科學家大辭典》。 縣內名勝古蹟眾多。 共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個,其中縣級13個、市級4個、省級2個、國家級1個。位於牙山東麓的英靈山革命烈士陵園,是膠東最大的烈士陵園。古鎮都牟二黑子地主莊園,為國內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地主莊園之一。
新編《棲霞縣誌》1994年獲全國新編地方志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相關詞條
-
棲霞[南京市棲霞區]
棲霞區位於南京市主城北部,是中國重要的科教中心和航運中心,華東地區現代工業、科技、人才集中區,華東地區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世界級光電顯示產業基地、國家...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人口 -
赤城棲霞
1988年,在瑞霞、香雲兩洞新建了融濟公精神和形象於一體的濟公院。其主院形似僧帽,後門酷似僧鞋,前門則似袈裟,院內還有醉僧亭、松月軒、碑廊、葫蘆齋等建築...
簡介 相關記載 -
《沙縣誌》
《三明市志·沙縣誌》 編輯說明: 一、為繼承我國歷代編修地方志的優良傳統,適應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特編纂本志。 二、本志以馬克思列寧主...
目錄 -
即墨縣誌
《即墨縣誌》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從即墨固有的悠久歷史和地理環境來反映地方特色;從諸多新生事物的興起發展來反映地方特色。如《商業》篇中突出了服裝批發市場這...
-
牟平縣誌
民國36年(1947)分為牟平、牟東二縣;次年又合併為牟平縣。 1985年,牟平縣總面積為1737平方千米。 牟平為全國第四產金縣。
-
魚台縣誌
魚台縣誌由魚台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張瑞檀主編,喬守榮、王慶禮、張義社、李鴻業任副主編,1997年於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全書共898千字,849頁,...
修志簡介 縣誌特點 魚台縣簡介 -
艾山[棲霞艾山]
艾山位於棲霞市區西北9公里處,因產“靈艾”而得艾山之名。艾山分為東線、中線、西線三個景區和五大功能區。
簡介 交通 景點 -
棲霞艾山自然風景區
艾山有6處湧泉,其中溫泉2處,冷泉4處。 艾山境內共有大小峽谷10餘處,以東線、西線景區兩處環形峽谷最為著名。 丘處機來艾山練功時飲用此井水,後成為天下道教首領。
景區簡介 景區景點 -
《即墨縣誌》
《即墨縣誌》篇目為8篇64目,本志是即墨最早的縣誌,北京圖書館僅存孤本。許鋌號靜峰,武清人,進士。萬曆六年任即墨知縣,有德政,曾議開放青島為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