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蒙·伊·卡哈爾,S.
正文
![拉蒙·伊·卡哈爾,S.](/img/f/b75/nBnauM3XwkTMzADM0cDMxgDM5ETMwADMwADMwADMwADMxAzLwEzLwk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他最初從事大體解剖和組織學方面的工作,35歲開始進行神經解剖學方面的研究。1903年他改進了神經組織學的染色方法(主要是創建了還原硝酸銀染色法),並用以研究胚胎和幼小動物腦和脊髓神經細胞的微細結構和細胞間的連線關係,同時闡明了視網膜的微細結構。由他建立的這些特殊的神經染色方法──拉蒙·伊·卡哈爾法,至今在神經組織學中仍經常套用。19世紀80年代他對神經細胞是神經系統基本結構單位提出許多有力證據,認為每個神經細胞都是獨立的,它的軸突末端以不同的形態與其他神經細胞相接觸。他闡明了神經細胞間的真正關係,對神經元學說的確立有重要貢獻。1906年他與義大利生物學家C.高爾基同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拉蒙·伊·卡哈爾是現代神經組織學的奠基人之一,一生髮表了200多篇科學論文和一些專著,其中《組織學手冊》(1889)、《人類和脊椎動物神經系統的結構》(1899~1905)、《神經系統變性和再生的研究》(1913~1914)等,都是神經解剖學領域中的經典著作。
配圖
![拉蒙·伊·卡哈爾,S.](/img/b/2b5/nBnauM3X2kzM3QjMyMzNzQDO3ETM4kjMxADMwADMwAzMxAzL3MzL2k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