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拉利貝拉的石頭教堂是在形成拉斯塔高原的大片紅色火山石灰華上開鑿而成的,是12和13世紀基督教文明在衣索比亞繁榮發展的非凡產物。
基督教在公元330年前後進入衣索比亞的阿克蘇姆王國。五世紀末,基督教在來自安蒂奧克的僧侶的努力下開始傳播,但衣索比亞的基督徒卻忠誠於科普特教會。
到九世紀,阿克蘇姆王國在伊斯蘭和貝賈人入侵的壓力下解體。隨著拜占廷帝國的逐漸衰落,信仰基督教的衣索比亞愈來愈孤立。繼阿克蘇姆王國瓦解後發生的起義及其政治與宗教中心的南移,導致了12世紀扎格王朝的出現,該王朝加強了與科普特教會的聯繫,並鼓勵傳教活動。
王國的新首都建於拉斯塔地區一座山的旁邊,它現在是坐落在緯度2600米處的一個小鎮,是拉利貝拉的隱修中心,是以在那裡開鑿教堂的扎格國王的名字命名的,意在將它建成一個新“聖城”。
拉利貝拉有11箇中世紀的教堂和小教堂,它們在一條大部分乾涸的溪流——約旦河兩邊分為兩個截然不同的群體,幾乎沒有高出地平面。其中四個是在整塊石頭上開鑿的,其餘的則要小些,要么用半塊石頭鑿成,要么開鑿在地下,用雕刻在岩石上的立面向信徒標示其位置。每個群體都是一個由某種圍牆圍繞著的有機整體,遊客在裡面可沿著在石灰劃上開鑿的小徑和隧道網四處漫遊。
獨石教堂矗立在7~12米深的井狀通道的中央,是在由深溝將高原的其他部分與之分離出來的岩石上直接雕刻出來的。雕刻自頂部(穹頂、天花板、拱門和上層窗戶)始,一直延續到底部(地板、門和基石)。為了使夏季影響這一地區的滂沱大雨能通暢地排掉,用這種方法創造的空間平面呈輕度傾斜狀。建築物的突出部分,如屋頂、檐溝、飛檐、過梁和窗台的突出程度視雨水的主要方向而定。
開鑿工程顯然分幾個階段進行,這樣,建築師、工人和手工藝人可平視工作,不用樹腳手架。一些人負責開鑿獨石,將它與周圍岩石分離,別外一些人則負責製作成型。碎石是通過開口(如窗戶和門)搬運的,使用的工具很簡單——用鎬和槓桿挖掘,用小斧和鑿子進行細部加工。
拉利貝拉的教堂中最引人注目的或許是耶穌基督教堂,它長33米,寬23米,高11米,精雕細刻的飛檐由34根方柱支撐。這是衣索比亞唯一一個有五個中殿的教堂,據16世紀葡萄牙使館派往所羅門宮廷的神父弗朗西斯科·阿爾瓦雷斯教父說,過去的阿克蘇姆大教堂也有五個中殿。
根據基督教的慣例,有三個分別面向東、北和南的門通向教堂內部。這是按長方形廊柱大廳式基督教堂修建的。呈東西向,隔成八間,28根支撐半圓形拱頂的支柱成行排列其間。
相鄰的聖瑪麗亞教堂比耶穌基督教堂的面積小些,高度為九米。牆上的窗戶為阿克蘇姆風格,裡面有三個中殿,其獨特之處在於它們從上到下都覆蓋著代表幾何圖案(希臘十安、萬字飾、星形和圓花飾)和動物(鴿子、鳳凰、孔雀、瘤牛、大象和駱駝)的裝飾性繪畫及按福音書描繪耶穌和瑪麗亞生活場景的壁畫,但大多均已損壞。一些專家認為這些繪畫可追溯到扎拉·雅各布國王(公元1434~1465)統治時期。主門之上是一個描繪兩個騎手殺死一條龍的淺浮雕,由於衣索比亞的聖所中很少有動畫雕刻(實際上,在基督教的中東地區都是這樣),所以這幅雕塑屬珍品之列。
聖麥可、各各他教堂和三位一體教堂組成一個教堂群,其中最大的教堂聖麥可教堂被用十字形支柱和諧地分為三個中殿,供奉耶穌受難像的各各他教堂的最顯著特徵,是在其兩個中殿的牆壁上雕刻的七個真人大小的牧師系列像。此外,它的壁龕中還有一個基督墓。
供奉聖子、聖父、聖靈的小教堂要經過各各他教堂才能到達。它的布局呈不規則四邊形,內設三個獨石聖壇。聖壇組成一個半圓,並飾以十字架,中央有一個洞,你彌撒時,牧師用它放置"托博特"(衣索比亞禮拜儀式用語吉茲語中的“約櫃”)。在教堂地下室的後面,有兩個雙手合十進行祈禱的神秘人物站立在一個空壁龕的兩邊,壁龕的頂部是一個圓圈環繞著的十字架——或許代表三位一體。
墨丘利教堂和天使長加百列與拉斐爾教堂為地下教堂,起初用於非宗教目的,後被聖化。它們一度可能是王室住宅。往前不遠,利巴諾斯教堂既有獨石教堂的特點,又有地下教堂的特點。它的四邊被一個環繞四周、內部挖空的高高的長廊與山分開,而其頂部卻與高處的岩石塊連為一體。埃馬努埃爾教堂是一個有著三個中殿的長方形教堂,具有阿克蘇姆古典風格的所有特點。
聖喬治教堂坐落在一個近乎方形的豎井狀通道(22×23米)的底部,與其他教堂相分離,形似希臘十字架。它的地基很高,裡面既無繪畫,也無雕塑,因為這些東西會轉移人們對其和諧而簡單的線條的注意力。天花板上,十字架的每個臂都與一個半圓拱相交,而這些半圓拱是在矗立在中央空間的四個角的壁柱上雕刻出來的。雖然這個建築的低層窗戶屬阿克蘇姆風格,但高層窗戶上卻有著與各各他教堂相類似的帶花飾的尖拱。
除了它已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11個教堂外,拉利貝拉還有一些建築成就不太傑出的遺址,這些遺址有助於我們理解整個建築群及其統一性的更為廣泛的意義。這種統一性是拉利貝拉國王的組織意識的產物,即使所有的鑿石工程不可能全部是在他統治時期(公元1190~1225)進行的。這個特殊地點的意義在其地形和地名上表現得非常明顯:將前首都一分為二的溪流名為約旦河,而一個石制十字架標示著施洗禮者約翰為耶穌洗禮的地方。 各各他教堂的基督墓、十字架教堂、聖餐麵包教堂、亞當墓以及天使長加百列與拉斐爾教堂前被當地人稱為“彼拉多的普列托里姆”的平台——所有這些遺址都集中於一個地點,說明拉利貝拉旨在再現聖城耶路撒冷,因為耶路撒冷在公元1187年被薩拉丁占領,而且由於第三次十字軍東征,香客在當時無法前往朝拜。
如果您認為本條內容需要改進,請點擊這裡編輯修改
相關詞條
-
拉利貝拉岩石教堂
拉利貝拉岩石教堂,位於衣索比亞拉利貝拉,海拔2600米的岩石高原上,始建於公元12世紀後期拉利貝拉國王統治時期,曾動用5000人工,花了30年的時間鑿...
概況 歷史 建築群 宗教中心 祭典 -
貝拉利貝拉聖喬治教堂
始建於公元12世紀後期拉利貝拉國王統治時期,位於亞的斯亞貝巴以北300多公里的拉利貝拉,是衣索比亞的岩石教堂中最有名的,有“非洲奇蹟”之稱,是12和1...
簡介 典故 建築群 宗教中心 祭奠 -
西洋繪畫
也可以說是繪畫。不過在純粹的繪畫中更有非常出色的,那就是西班牙阿爾塔米拉...米拉,作為狩獵時代的繪畫,還可以舉出在法國加隆河上游地方發現的野牛圖...在這裡只談繪畫。埃及的繪畫在埃及的雕刻中,有所謂線雕。在一塊花崗岩或雪花石上...
原始時代 古典時代 中世紀 破壞偶像運動 黑暗時代 -
世界文化遺產
簡介世界文化遺產標誌1959年,埃及政府打算修建亞斯文大壩,可能會淹沒尼羅河谷里的珍貴古蹟,比如阿布辛貝神殿。1960年聯合國教...
簡介 分類 提名過程 審批標準 中國文遺 -
世界十大遺產
了印度教對人類本性的寬容與豁達。 2 拉利貝拉岩石教堂 傳說12世紀 衣索比亞第七代國王拉利 貝拉夢中得神諭:“在衣索比亞造一座新的耶路撒冷城,並要求用一整塊岩石建造教堂”。於是拉利貝拉按照神諭在衣索比亞北部...
什麼是世界遺產 1.克久拉霍古蹟 2 拉利貝拉岩石教堂 3 科隆大教堂--德國 -
Rock-hewn Churches of Lalibela
拉利貝拉的石頭教堂是在形成拉斯塔高原的大片紅色火山石灰華上開鑿而成...現在是坐落在緯度2600米處的一個小鎮,是拉利貝拉的隱修中心,是以在那裡開鑿教堂的扎格國王的名字命名的,意在將它建成一個新“聖城”。 拉利貝拉有...
-
外國建築名作欣賞
大清真寺宣禮塔仰光大金塔拉利貝拉石鑿教堂巴黎聖母院比薩斜塔夏特爾主教堂佛羅倫斯大教堂科隆大教堂米蘭大教堂聖馬可廣場嚴島神社京都龍安寺石庭布魯塞爾...玻里斯王宮遺址桑奇大塔帕提農神廟羅馬大角斗場萬神廟聖索菲亞大教堂婆羅浮屠...
內容提要 編輯推薦 作者簡介 目錄 書摘 -
孩子一定要知道的50個世界文明奇蹟
獅身人面像卡納克神殿廷巴克圖遺址拉利貝拉石鑿教堂迦太基古城大辛巴威遺址四...歷史區秦皇陵及兵馬俑敦煌莫高窟吳哥窟清水寺泰姬陵佩特拉古城聖索菲亞大教堂伊斯法罕皇家廣場婆羅浮屠大佛寺蘭毗尼阿旃陀石窟薩邁拉古城二 歐洲文明奇蹟...
內容介紹 作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