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伯龍屬

在19世紀末,馬達加斯加的馬任加盆地(Majunga Basin)發現一些化石,來自於伊薩魯第三組(Isalo III Formation),地質年代相當於侏羅紀的提通階。在1894年,理察·萊德克(Richard Lydekker)將這些化石歸類於溝椎龍的新種,B. madagascariensis。在1986年,約瑟·波拿巴(Jose Bonaparte)認為這些馬達加斯加化石,跟英格蘭的溝椎龍有很大不同,因此建立為新屬。模式種馬達加斯加拉伯龍(L. madagascariensis),屬名是為紀念古生物學家艾伯特·拉伯(Albert de Lapparent)。正模標本(編號MAA 91-92)是兩個神經弓,另有其他化石被歸類於拉伯龍,包含脊椎、四肢,沒有頭顱骨。化石總計至少3到10個個體,來自於不同年齡層個體。這些化石的可鑑定特徵少,仍需要詳細研究。
根據骨頭成長環研究,拉伯龍是種長壽恐龍,要花31到44歲達到性成熟;而且成長速率快,形成大量纖成骨。
拉伯龍曾被分類於鯨龍科。近年親緣分支分類法研究,發現拉伯龍是種基礎型大鼻龍類或巨龍形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